第四十一章 沐府少夫人
沐老夫人看着眼前的儿媳跟孙女淡淡的挥了挥手:“你们回去吧,我累了,我先歇着了,等赵家丫头自宫里回来了,凝儿去趟将军府吧,至于怎么解释,你就自己看着办吧。”
沐老夫人揉了揉发痛的额角,便由一旁的嬷嬷搀扶着往内室休息去了。母女俩坐在外室有些尴尬,别各自往回走了。
嬷嬷搀着沐老夫人回了内室,沐老夫人歪在榻上,由着她给自己捏着头。嬷嬷道:“老夫人不要生气了,那天也是夫人太高兴了,一时走了嘴,夫人也不是有意的。倒是您老人家为此气坏了身子反而不美了。”
沐老夫人摇了摇头道:“秦桑啊,你是我从家里带来的,跟了我有四十多年了,如今我们也都老了。”
嬷嬷笑道:“奴婢是老了,到今年正好伺候了老夫人四十五年了,老夫人却还硬朗呢。”
沐老夫人笑道:“你啊,这么多年还是没变,老实的连劝人都这么直白。”嬷嬷不话只是淡淡的笑着,却那么让人心安。
“你也别干了,坐下来陪我聊聊吧。年岁越大,能陪我聊天的越发的少了,幸好你还在。”
嬷嬷搬了个圆凳,坐在老夫人的下首边给老夫人捶着腿边笑道:
“是老夫人太聪明,等闲的人不入你的眼,所以才会如此感觉的。其实奴婢看啊,夫人其实很好了,府里下人规矩,少爷姐教的也好,如今少夫人再给您添个重孙子,您啊,就享受天伦之乐也就行了。”
沐老夫人,止住了嬷嬷捶腿的手道:“今天咱们就是好好话,这个儿媳确实不笨,可若聪明她还谈不上,咱们这府里人员简单,没那么些个勾心斗角的。可是这内宅跟朝堂是息息相关的啊,她帮不上彦儿的忙,我不怪她,可是她也不能拖后腿不是。”
嬷嬷笑道:“是老夫人要求太高了,奴婢看啊,夫人这样就挺好的,老夫人是顶顶的聪明人了,我看啊这少夫人,也是个聪明的,夫人这样就很好了,不然祖孙三代都个顶个的聪明,好事也不能全让咱们府上占了不是。”
老夫人明白秦桑的意思,若是一家三代媳妇都是个顶个的聪明,在府里起擂台来,那才是不得安宁了。
“秦桑你的意思我明白,可是我今年五十有八了,老婆子没有几年可以活了,我活着还可以提点她,可若是我去了,辅国公府不能毁在她们手里啊。我啊就是想给她个教训,让她以后谨慎一些,莫要着了别人的道。”
嬷嬷看着苦口婆心的老夫人突然想劝的话,却不出口了。
沐凝自延鹤堂出来,想着母亲寿辰那天,母亲提起嫂子有了身孕,一时得意脱口而出:“这还要多亏了赵将军家的嫣儿。”
当时京城的贵妇差不多都在场了,幸好嫂子岔开了话题才将此事揭了过去。可是这京里,又有谁是笨的呢。
恐怕就是当日不知是谁猜出了雪燕会医术的事情,才将此事捅到了皇上跟前。到底是自己家人做错了。
沐凝走着走着恍惚间竟来到了嫂子院前,青莺被发卖之后,嫂子还是没有回到原来的院子里。而是以保胎的理由,一直在这个院住着,沐凝不知为何想把今日之事跟嫂子一。
沐凝进屋时,少夫人正由贴身丫鬟陪着下棋,见沐凝到来有些意外。但还是笑意盈盈的道:“妹妹可真是稀客怎么今日想起嫂子来了”
沐凝看着养胎的嫂子,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原本有些瘦的鹅蛋脸也渐渐圆润,泛着红光。沐凝突然便不想破这份属于嫂子的宁静了。
“没事的嫂子,我就是有些闷,想来看看你,想着给我未出世的侄儿做身衣裳,也不知道嫂子喜欢什么花样。”
郑令仪笑道:“他还未出生呢,用不了那么多东西的,我娘家得了信已经送来了一批东西了,还有母亲、祖母命底下人做的,尽够用了。你啊若是有心,便常来陪陪我,整日憋在屋里太闷了些。”
沐凝很想问问郑令仪她想家吗,可是答案不是很明确吗,独自远嫁,京城里连个认识的人都没有,怎么会不想家呢。
郑令仪看沐凝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便道:“凝儿,有什么话要跟嫂子吗?若是有什么烦心事就尽管告诉我,怎么我也痴长你几岁,总比你自己闷着的好。”
沐凝看着淡淡笑着的嫂子,她好像有一种魔力,什么事情她都能波澜不惊,虽然只是淡淡笑着,却让人感觉那么安心,可以信赖。
“嫂子,祖母刚才,雪嫣被召进宫去为太后治病了。祖母对母亲发了脾气,我不知道怎么办了。那日确实是母亲一时疏忽,可是祖母为何会发那么大的脾气啊,我不懂,所以想来问问嫂子。”
郑令仪愣了一下,笑着道:“你是不知道如何跟雪嫣解释,还是不知道祖母为何会朝母亲发脾气呢?”
沐凝低着头道:“只要我照实,嫣儿想来不会怪我,可我心里还是有些不好受。我是不懂为何祖母会发那么大脾气。”
郑令仪苦笑道:“凝儿,你这就想错了,雪嫣帮咱们家是情分,咱们为她保守秘密是本分,可是咱们却没有守好这份本分,她不责怪咱们是她大度,可是咱们家却不能没有表示,你可懂?”
沐凝想了想点了点头,郑令仪接着道:“至于祖母为何发脾气,我想并不是因为母亲无意间将这件事了出去,而是因为母亲话太过不谨慎。祖母想的不是今日之事,而是整个国公府的以后。”
郑令仪看沐凝似懂非懂便笑道:“你啊,还,这些事还是慢慢悟啊。不过你要记住,这后宅跟朝堂息息相关,后宅的一句话可能就会让朝堂上掀起大风云,所以咱们虽身处内宅,也要谨言慎行。”
姑嫂二人,聊了会天,沐凝越发佩服起自己的嫂子了。沐凝离开后郑令仪的丫鬟映秋上前道:“少夫人,刚才少爷来了,在外间坐了会又离开了。”
郑令仪点了点头便继续下棋去了,可是手里的棋子却怎么都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