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醍醐灌顶
醍醐灌顶
沧澜城。
此刻硕大的演武场正发出一阵洪亮的喊杀之声,差不多有上千名风暴骑正在奋力训练。
他们的动作整齐,气势威严,显然是一只战斗力非常强悍的部队。
那操练的首领正是元家的卫队长铁塔和陈应。
他们两人,其中一人力大无穷,身材高大,擅长力量和近身肉搏,另外一人,身形灵活,招式多变,倒像是夺命的刺客。
此二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得风暴骑的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升华。
与此同时,一个身形看起来颇为瘦削的中年人此刻正站在元逍的身边,只见他穿着一身厚厚的雪袄,将整个身体包了个严严实实。不过即便如此,还是能隐隐约约看到他的胸前有两个浅浅的血印。
寒风一吹,他有时候会不自觉的咳嗽两声,这人正是元逍在沧澜城的池底所救出的施正风。
元逍救出施正风之后,因为施正风的琵琶骨被洞穿,所以对他的身体造成了十分巨大的伤害,元逍为他找来名医,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将那洞穿琵琶骨的铁爪从施正风的身体里取了出来。
但是因为时间太过久远,一时之间伤势根本无法痊愈,所以即便是过了这么些日子,那伤口之处还是会浸出鲜血。
元逍倒是多次提醒他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过施正风在水牢里面关押了十多年,早已经受够了无尽的黑暗和折磨,现在再也不想躺在床上了。
而且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施正风对元逍的为人也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加上帝国现在的情形,他对元逍已经是信任了许多。
不过现在施正风心中充满了好奇,他非常想知道元逍如何面对接下来的危,毕竟现在沧澜城只有一万多人,而且基本上还是骑兵,并不擅长守城。
丁建尧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要不了多久,就会有大军前来征绞。
“报!”
就在此时有传令兵报信。
“何事?”
“我们的斥候发现有大股敌军正在向沧澜城集结”
“有多少人马?还有多久到达沧澜城?”元逍问道。
“回禀逍公子,对方人马不下三万,最多三日就可到达沧澜城”
“可看清对方的旗帜?”
“对方并未打着旗帜,不过看样子,可能是云州地界的军士,那些士兵都是精锐,战斗力不弱,”
“有意思看来丢失沧澜城让大将军恼火不已,竟然连云州兵都派来了”元逍笑道。
云州地处仁圣帝国的东南方向,包含十几座城,而且由于云州背山靠海,地势崎岖,所以云州在归顺帝国以前一直生活着蛮族。
后来被仁圣帝国悉数收编,其中起了最大作用的自然是卢一苇。
卢一苇在云州拥有极高的威望,其战神的称号早已经深入人心,所以云州数个国、城被纳入帝国之后,一直不敢反叛,就是因为他们被卢一苇打怕了。
当初云州地界不少的蛮族桀骜不驯,但是卢一苇采用远交近攻,逐个击破的办法,将整个云州收拾的服服帖帖。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对于那些不听话的蛮族,卢一苇采用了铁血腕,被斩首者不少,而且断了他们的物资供应,蛮族被彻底打服,再也不敢为非作歹。
所以这一次大将军起兵之后,卢一苇自然要征用这些蛮兵,而且蛮族的战士都长得身强体壮,力大无穷,是最凶猛的战士。
“少主,现在我们沧澜城只有一万多士兵,对面这次却有三万多士兵,兵力三倍于我们,这该如何是好?如果硬拼,恐怕占不了什么便宜啊。”陈应有些忧虑。
自从跟随元逍之后,他见识了元逍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子成长为如今能影响到帝国的人,着实是他没想到的,但同时元逍现在面临的对也越来越强大,也是让他有些压力。
不过现在元逍取得的这些成就都来之不易,都是凭借自己的本事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所以也更加坚定了当初自己的选择,跟着元逍到达更高更远的地方。
“硬拼自然是不行的,我们都是骑兵,守城也不是我们的强项,而且对方兵力三倍于我们,时间一久,如果我们没有援兵,必然会失败,所以这一次我们一定不能硬拼”元逍道。
“对啊,也不知道玉儿怎么样了?按理时间过去了这么久,如果顺利的话,应该已经联系到露依和法蒂斯他们,只是现在还迟迟没有消息,这却是让人有些担心”汶百川道。
元逍也有些担心,玉儿毕竟还是个年轻的姑娘,她一个人独自去帝都请求援兵,本身就要穿过大将军的控制地界,这确实危险重重,现在元逍心中有些后悔让玉儿去冒这个险了。
“希望她没事,不然我心难安百川,周边的肃清行动如何?现在如果我们还指望着援兵的话,这样也太赌运气了,所以只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能抵抗多少时日就只有听凭天意了”元逍问道。
“周边的那些家族和宗门其实对大将军也不是很感冒,在我们攻下了沧澜城之后,很多人其实已经转变了态度,所以肃清工作还算顺利,沧澜城周边基本上已经全部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都能获得第一消息。”
“为了以防万一,我已经命令部队,在沧澜城沿途设下九道山寨,每到寨子有几
百人把守,算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不过按照目前对方的兵力,恐怕我们坚持不了多久,还需早作打算。”汶百川道。
元逍点了点头,有汶百川在,倒是帮他解决了不少的麻烦,只是现在闻人月不在,如果闻人月在的话,排兵布阵可是他的强项。
施正风听着他们几人的谈话,也听得仔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毕竟现在沧澜城面临困境,他也很想知道元逍会如何应付眼前的危局。
元逍看施正风似乎有些话要,但是却又并不明言。
“前辈,目前的危局可有应对之法?”元逍问道,表现得非常恭敬。
“哈哈!我在池底被关押了十多年,脑袋都已经生锈了,哪有什么办法,而且现在帝国的局势我也没法判断,至于行军打仗更不是我的强项不过”施正风似乎故意卖了个关子。
“不过什么?前辈不妨有话直子感激不尽”
“看在你救了我的份儿上,对我态度也还算恭敬,那我可以我的看法,不过成与不成,那就不是我知道的了”施正风道。
“前辈尽可以畅所欲言如能解眼前的危局,自然当感谢前辈”元逍道。
“我虽然不懂行军打仗,不过我却明白一个道理。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谁能把握这三样,谁就能获得胜”
“天时、地利、人和不错,前辈此言有理,只是具体如何部署才行呢?”元逍
道。
“先天时,很明显,现在帝国遭难,敌强我弱,所以天时不在你!再人和,卢一苇在帝国名声极盛,底下能人很多,你这边虽然也有些不错的帮,但是确实比不上对方,所以人和的话,你也不占但是,唯有地利,在你这边所以以我之见,要想战胜对方,唯有从地利下”施正风笑道,不过冷风入喉,引得他又咳嗽了几声。
元逍听着施正风的话语,忽然如醍醐灌顶一般,想通了某些事情。
“前辈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元逍着向施正风深施一礼,显然是想到了某些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