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神针王

A+A-

    王大夫白眼翻着赵子易,跨步至六儿榻前,皱眉瞧着玉观音的凄凄惨惨,猛地一把将她划拉到一边,镇定地挽起宽大的衣袖,从指上取下一枚金光闪闪的戒指,端详着六儿。

    赵子易挨了王大夫的揶揄,不敢言喘,满腹不解地看着他捏住细细的金戒指慢慢往开拉,金戒指被拉长,如一根细长韧性的金线。

    王大夫感觉到周围人不怀善意的眼神,遂高声喝道:“闲杂人等退出内室,勿扰乱诊治。”

    玉柴儿朝众人拱抱拳一揖,遂率先踏出门去。

    其余人等无奈,也只能踟蹰而出,玉观音走至门边,扒着门框又往里张望,王大夫魁梧的身形微微弯腰,伸在六儿的腹部又按又摸。

    赵子易乘着拽玉观音的空当,也止往脚步,往里窥望。

    只见王大夫粗大的指握着金针,缓缓刺入六儿裸露的腹部,且那金针不同于后世赵子易见到的银针,它足有尺把长,在王大夫里竟如有了生命,尾端直挺,顺着王大夫的势一直进入六儿的腹部。

    从王大夫撸下金戒指行诊,赵子易的一颗心就悬在半空,此时见他运用金针熟稔老道,心下略微释然。

    中医的博大精深在后世蒙尘许久,华夏古国日益强盛,与国际接轨后,才又重现光辉。

    王大夫的鄙夷确实不假,赵子易对它的神奇只闻其一不知其二,传中的中医门诊在许多城市医院门可罗雀,常常隐居山野辟巷的杏林高神龙见尾不见首,觅其行踪破费周折。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医的畅通无阻,低阶门槛,人们趋之如骛,西方国家发明的抗生素一度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

    “得嘞!”

    赵子易恍惚思忆之间,王大夫的声音已是带了成功的自信传来,他赶紧步入内室,定睛瞧去,王大夫正坐在床榻右侧休息,发冠斜戴,面色苍白,撑在膝盖的臂微微颤抖,神情显出的十二分精疲力竭,让赵子易吃了一惊,唯有眼神依然精厉清明。

    “病人已无生命忧患,容我休息片刻,再替他把把脉,开几副汤剂,煎熬服用。”

    王大夫见赵子易在门口逡寻遂抬高声音道。

    赵子易大步奔至六儿榻前,只见六儿已无痛楚之容,神色安宁,脸上现出一丝血色,紧闭着眼睛发出均匀的鼾声。

    “莹莹!”赵子易狂喜地跑着冲出门外,抓住莹莹摇晃着道:“保险箱呢?”

    莹莹听闻大骇,颤抖着声音问:“治死了?棺木就用金丝楠木吧!我的百宝箱拿去”

    赵子易松开莹莹哈哈笑道:“傻丫头,治活了!快给大夫拿酬金!”

    莹莹听闻腿一软,扑通坐在地上,摸着眼泪嘿嘿笑出声。

    玉观音在赵子易出来时就窜进内室了,瞧见六儿逐渐缓过来的红润脸色,抓住他的使劲晃道:“你这个混蛋,我快被你吓死了!”

    王大夫伸欲阻拦,犹豫片刻又收回,咳咳两声道:“娘子留神病人,他还虚弱很!”

    玉观音果然瞧见六儿眉心跳动,眉头微蹙,嘴里发出“嘶”的轻微呻吟。

    吓得她赶紧松,伸着舌头掂着脚尖慢慢退出来。

    莹莹搬来保险箱,轻轻打开放在案几上,等着王大夫出来。

    等了有两柱香的时辰,王大夫才踱着方步慢悠悠出来,脸上的疲惫消退些许,里捏着一张药方递给赵子易:“快去按方抓药吧!卞桥东面的赵太丞家是老字号,一趟去可以抓全药材。”

    玉柴儿劈取过药方,转身离去,黑色的大氅袍角翩飞,衬托出的背影毅然倔庭。

    赵子易见王大夫半晌未提及诊费,拉着王大夫的胳膊:“您辛苦!这一箱子的金银珠宝任你挑选,权当给你的酬谢!”

    王大夫的眼睛瞟过保险箱,兴奋地:“这些东西放在我面前,我很想全部据为己有呢!让人眼红又堕落。”

    赵子易嘿嘿笑了,爽快人!遂上前抱起保险箱,至王大夫面前伸直胳膊递给他道:“那就都拿去么!这身外之物,放着总要消费。”

    王大夫收敛笑容道:“权当玩笑吧!我这一身艺可值不了这么多银子!”

    玉观音却从内室跑出来,抱着赵子易留给自己的八音盒,塞在王大夫怀里,又伸拧转发条,八音盒叮咚叮咚响起来。

    王大夫惊讶地看着怀里的新奇玩意,笑呵呵道:“里面藏着乐师弹弦儿呢?”

    “这个八音盒不成敬意,送给嫂夫人消遣吧!”赵子易解释道。

    王大夫伸敲了敲木匣子的叶紫檀木道:“这玩意好是好,价值不菲呢!我的诊费可没这么多!”

    赵子易笑呵呵道:“王大夫,这是我自己做的,不值钱的,你拿回去给娃儿玩也行。”

    最后在赵子易的坚持下,王大夫只留下八音盒做诊费,临走时还:“若府上再有急诊,万望记得王某,某定当自己之事竭尽全力。”

    接下来几天,六儿每天按时喝下两大碗汤药,然后在床上静养,三日后,竟能挪步曲廊,扶着玉观音观赏花草。

    赵子易彻底被中医的魅力征服了!

    在后世读书作文时,学生们最爱写:“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在浩瀚历史长河中经历过血与火的熔炼,凝聚着华夏儿女的无穷智慧。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展现给世人的是绚丽多姿的人文风情与风格恫异的宗教信仰不断碰撞、交融、演变后的一部历史巨卷”

    这些华丽的辞藻宛如古代的丝绸,披在祖国母亲的身上,致使赵子易心目中的祖国一直以雍容端庄的形象矗立不倒,实是不知她倒与众不同在哪儿。

    今日,汴京的一个中医大夫,让他重新认识了这片两世生存的热土,真的蕴涵丰富,智慧煌煌,博大精深啊!

    “不亏是汴京神针王惟一!”

    玉柴儿进门半晌了,他立在照壁前遥遥望着六儿和玉观音在树下喃喃昵昵嬉笑,脸上挂着浅浅的笑,自言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