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旧事和想当侧妃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周景没有长辈,就与洪星华一起跪下给洪二爷磕头。
“王爷,我可把我的星华交给你了。”洪二爷又是激动又是感慨,之前一直不觉得把女儿嫁出去自己会难过,可是今天就不这样了,哪怕女儿嫁的人是周景,心里就是难过。
“爹。”洪星华便是女中豪杰,此时此刻也忍不住哭了。她爹洪二爷为了救她,跑到金銮殿上向皇帝谎称她与周景定了亲事,那可是欺君大罪。
周景正色道:“爹,你放心就是。”
洪二爷听到周景叫爹,心里还是好受了点,这个女婿一不二,身边也没有别的女人,应该会对他的宝贝女儿洪星华好吧?
“夫妻对拜!”
周景与洪星华面对面对拜,而后众人高呼,“王爷、王妃百年好合,千岁千千岁!”
新人入洞房之后,很快就开始喜宴。周景换了朝袍,穿上大红色的喜服与洪星华一起出来给宾客敬酒。
喜宴还没结束,楚王提前大婚的消息就传了出去,所有人震惊。
“不知何故王爷将大婚提前了五日?”
“王爷大婚是何等重要的大事,竟是提前就提前。”
“听大婚提前了,仪式也是一切从简。难当王爷对王妃不喜?”
“好好的一门亲事,大婚的日子特意选的黄道吉日,怎地提前了?”
众人议论纷纷。有人特意去听楚王大婚提前的原因。有人揣测楚王不喜欢洪星华,这才将大婚提前。
黄昏,昆城郊外。张家大厅。
七十多岁的张老太太满头白发,长脸高鼻梁,生着一双细长目光混浊的眼睛,法令很重,一看就不是好话的人。
张老太太是继室,前面元配留下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如今都已经去世,倒是她一直活着,还在张家活得很有地位。
张老太太自己生了一个儿子三个女儿。
儿子是个四品的文散官,快六十岁,身体不太好,一年有大半年都在床上躺着养病,像今天正月初一这么大的日子,都无法起身去楚王府给楚王拜年。
三个女儿远嫁,都嫁的文官。楚地的文官没有武官有地位。三个女婿官职不高,都不到五品,没有资格进入楚王府的议事厅。
几年前,先帝在世时,跟楚王府关系不好,为了恶心老楚王,特意把跟朝廷走的近的家族张家的嫡女指给周景当世子妃。
张家嫡女张氏就是前面元配长子的女儿,也就是张老太太的继孙女。
周景与张氏大婚后,出人意料的很尊重张氏,甚至尊重到后院没有女人。
张氏跟张老太太的关系很一般,不过为了提携娘家人,也是为了让自己在楚王府有点颜面,就求周景帮她的几个堂兄弟,还把张老太太的儿子也就是她的叔叔提到四品文散官。周景爱屋及乌都办了。
那时,张府的人出入楚王府挺方便,昆城大家族都给面子,哪像现在这样几个月都没有人能进楚王府,昆城大家族把张家不放在眼里,什么宴会都不请张家,什么好事也不会想着张家。
张老太太执着的要在余生恢复张家的荣耀,环视儿孙,蹙眉问道:“怎么不见玲儿?”
早在张氏去世时,张老太太就要把亲孙女张玲嫁给周景当继室,理由都找得很好,为了照顾周景的四个儿女。
谁知周景悲伤过度不同意这门亲事,更是拒绝的连一点余地都不留。
那时的张玲刚十三岁,对身份尊贵的周景起了爱慕之心。
可是没过多久,周景被先帝的护龙卫斩断双脚成了残疾还中了毒差点死去。
众人都以为周景会死,张家人也是这么认为。
在周景养伤的时候,张玲没有去看过他,张家人去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更过分的是,周景的几个兄弟为了争夺世子之位拉拢张家,送的礼物张家也收了。
周景去了一趟燕城,还没回到昆城,四个儿女遭遇不测,等他回到昆城时,故意没穿义肢,故意在众目睽睽之下让人背下马。
他的目的是麻痹几个兄弟,让几个兄弟对他放松警惕,目的达到,几个兄弟跟着老燕王北上攻国都,他则留下来守着昆城。
张家也被麻痹了,认为周景的世子之位会被几个兄弟夺掉,甚至连性命都不保。
周景在失去儿女最痛苦的时候,张玲仍是没有出现,张家也没有表示什么,甚至像避瘟神躲着,做的一切让周景非常心寒。
后来,老楚王及周景的几个儿子先后死亡,周景得到王位,率领楚军把敌国军队赶出边境并追击二百里攻破国都大胜,成了千古民族英雄。
周景凯旋而归时,张玲再去楚王府,直接被守门的护卫拒绝进入,张老太太与儿子多次求见,周景只见了一面,而后再次拒绝张老太太的提亲。
张老太太无奈去求周景的生母老楚王妃。老楚王妃未嫁入楚王府的时候,得到过张老太太的帮助。
周景对张氏好的原因之一就是老楚王妃嘱咐他善待张氏。
只是老楚王妃生前的最后时光,跟周景的关系有点僵。她在周景残疾之后,关注点放在了儿子也就是周景的亲弟弟周强野的身上,一心想让周强野当上世子,也是她听了周强野的劝告,让周景的四个儿女都去燕城,结果四个孩子在洛河溺亡。
周景不愿听老楚王妃的话,没有娶张玲。
老楚王妃病逝之后,张老太太还不死心,认为周景没有续弦,张玲就有希望,仍在想办法。
直到新帝给周景与洪星华赐婚,事实摆在面前,张老太太决定退而求其次,让张玲当周景的侧妃。
哪怕做亲王的侧妃也是正四品,若是有了子嗣再封了世子继承王位,那可就不得了。
现在,张老太太的目的就是把张玲嫁给周景当侧妃。
一个容貌清秀的少年起身,表情有些局促,答道:“奶奶,我七姐身子有些不便,过几日再来给您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