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安氏别墅

A+A-

    “哈哈哈哈”

    楼下,又是妈咪跟妹妹石破天惊的笑声。

    他们又准时在收听香港商业电台的广播剧十八楼c座,周老板每天那一句:“牛腩婆整笼叉烧包啦。”一听就笑。

    蒋耕和蒋云松总是无奈摇头,不知道这两个女怪物笑什么,这句话究竟有什么好笑?

    蒋家两个男人都是沉默的羔羊,天生不爱话。可是两个女的都是大笑姑婆性格,尤其是妈妈孔月,容易笑又容易怒,一扯就上火一哄就笑,急躁又大咧。

    以云熙的话来形容,妈咪孔月,是性格鲜明,毒辣热情!

    蒋耕至今也不明白当年怎么就娶她了呢?

    “我都不知道当年怎么就嫁给你了!一天到晚话也不多一句嘴都憋臭了!”孔月刚笑完,看着被她烦得一脸冷飕飕的蒋耕甩出一句粗俗话。

    蒋耕被噎得出不出话!心想孔月你这粗人!

    此时,香港电台午间新闻报道,动听的粤语新闻主播出一条紧急消息,“香港悬挂十号风球!”

    “十号风球?喂,耕爷!香港十号风球哦,我们这边这么近,是不是要防备一下?”孔月对天灾人祸直觉特别敏感,竖起耳朵再仔细听听台风吹袭香港的具体时间。

    “没事,你大声一吼,十号风球擦边过。”蒋耕鲜有的幽上一默。

    “啊!打你!”孔月拿着鸡毛掸朝丈夫的脸扫几下,笑得云熙倒在地上。

    宁静午后

    一群身穿黑西服的人走进石巷。碰上孔月急急脚走路上班去。她好奇地盯着这一帮人。

    为首一名高大男人拦着孔月就问,“这儿,是安氏别墅是吧?”

    孔月顺朝安氏别墅建一指,“喏,那幢烂鬼建筑不就是咯。”

    安氏别墅躲在繁密的几棵高大无凭的白兰花树后面,阳光耀眼,建筑物被碧绿得玉片似的密密麻麻的叶子遮挡看不真切。

    “那这是烂鬼石巷是吧?”男人觉得孔月的话有趣又中听,接了她的话风问,“怎么就没有路牌?”

    “你都会烂鬼石巷啦,要路牌干嘛?有鬼来咩?”孔月忍不住想破口大骂,像孟姜女哭长城一样把这些烂房子给骂倒!

    这有趣的气势让韩万强恍然大悟,一拍脑袋,“哦你是卖缩骨遮的那谁!走水货的大姐!”

    孔月这才认真看一眼韩万强,呵呵一笑,“我们早就不走缩骨遮了,太碎料了,我们现在走洋酒,需要不?”

    “啊有魄力,有志气!大姐,当年你知道不?我拉货到珠海,遇到你在湾仔走水货,当时雨大,你听是同乡口音,送我一把缩骨遮!”

    “是吗?有个大概,事一桩早忘了。”孔月赶时间,却被韩万强感慨着拖回来。

    所谓“缩骨遮”,是粤语对折叠伞的方言法,八十年代这些折叠雨伞可是稀罕货,一般人听都没听过。当时孔月和死狗仔还有他们的经理肥仔邦一起拉了一货柜的水货折叠雨伞,遇上淋成落汤鸡送塑料包装到关口的韩万强,热心的孔月就大方把头的折叠伞随给了韩万强。

    “哎大姐,当年你知道不?你那把‘来佬货’开了我的窍。那时候我这才第一次见识何谓缩骨遮,打开一看,哈,这还不容易做嘛?”

    “你牛!照抄肯定容易做啦,不就是一块尼龙布加几根铁线嘛,但要是人家没有这个设计的时候,你凭空怎么想出来?”孔月想起来了,当时韩万强还是个精瘦精瘦的黑个,比现在年轻许多的。

    “所以回来后让人拆了再缝上,缝上再拆开好好认真研究了一翻,然后找人再改良了一翻,然后就大规模生产!这事真得多谢你啊大姐。”韩万强哈哈大笑,回忆激情岁月,那舒坦从笑声里众人可直接感受。

    “你牛!”孔月赶时间,没心情听这人吹,“那你要多谢我最后把这烂鬼石巷也拆了再改良一翻,让我安居乐业我就多得你了。”

    孔月操着地道通俗的粤语没好气地完,再扔下两句咒骂石巷的话,便急忙赶着回到隔了两条马路外河边的“土批”上班去了。

    所谓“土批”,就是土产批发部。

    这店门很烂的部门可厉害了,掌控着八九十年代这座城市的洋酒和桐油进出口业务,生意红火,还暗中走私夹板和洋酒香烟等的。

    韩万强八十年代赚得最大的一笔,就是孔月等人带回来的折叠开启了他的致富上升新阶段!

    “土批”部员工就那十个八个,大家从宽松过日子到不知不觉中发起财来。

    孔月在那是会计。可早前,她是乡村学里教语文教数学还有教图画的老师,偶尔还客串教音乐,被迫得无所不能。

    出市后,因为冲着赚钱去,就到野生店工作,天天看着人来活吞蛇胆。然后,再转到土产批发部当上会计。

    所谓出市,就是城市化进程中来到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当时很多城市周边农村的人从到市区工作拿到城市户口,到结婚后一家子一个一个户口随配偶随父母转户口,便从农民成为城市居民的。

    就是这地方的人们所谓的“出市”。

    反正,孔月是十分精明勤奋的一个女人,哪儿钱多就努力往哪钻,但一直靠的也是真本事。

    家庭、工作,里里外外她一包揽,让蒋耕和蒋云松一直活得十分体面,保持着十足的读书人斯文风范;女儿更快乐得像个傻子,吃得圆润健康穿得整齐光鲜的,靠的就是孔月。

    蒋云松和蒋云熙都继承了蒋耕和孔月的读书强的基因,成绩很棒。蒋云松则更像老爸,不大爱话;蒋云熙则继承了孔月乐天派大大咧咧的基因,一天到晚在石巷爆发石破天惊的笑声。

    瞧,这时候,云熙在家里偷偷看会儿电视,又不知道听了啥搞笑的东西,从二层里爆出笑声来。

    石巷里的黑西服男人听见了,抬头往整条石巷仅有的两家二层楼房看过去,嘿嘿一笑。

    “韩总,一眼看完,石巷也就这几户人,要恐吓他们搬走,容易!”身旁的方秘密弹出来讨好道。

    “哎!做人要厚道,自家城市里的老百姓嘛,恐吓什么?要好好劝导,这一片全是危房不是?”韩万强。

    “危房?这是危房吗?还不是吧?”方秘书莫名其妙。

    一溜黑西服所谓的勘测组工作员,看着这别具岭南特色的石巷,干净得仿佛一尘不染,难得是这份清静百年不变,真是遗世独立与世无争的好地方。

    每个人都有儿时情怀,这宁静的石巷满载的就是众人的儿时情怀,不免感觉拆掉忒可惜的。

    不过,在九十年代,这样的地方还比比皆是,也没有蓬勃发展起来的房地产业,全市也只有房管局属下两家公司先知先觉,从香港地产的发展模式里学回来探索了几年房地产开发。

    商品房的概念,才在这座当年的三线城市刚出现不久。像蒋云熙这样的孩子,都不知道房子是可以买卖的,只知道同学的爸爸单位分了新房子搬走了,或者爷爷奶奶的旧房子翻新了,或者离城市只有十几分钟单车路程的乡下建起了新楼房这样子。

    什么是房地产?只会天天经过路边看见过一个大大的招牌,上面写着“安得广厦千万家,万强地产”。

    虽然天天放学路过都会看到,但根本不会有任何的感觉,更没想过这是什么意思。

    “死蠢!你没听见他们自己人都烂鬼别墅烂鬼石巷嘛,烂!烂!再来一趟台风一吹,摇摇欲坠!再不行,放几个收买佬来敲两下,还不危还不烂吗哈哈哈哈!”韩万强亮出神经质的大笑也是石破天惊。

    大家干燥地笑几声附和这霸道的总经理。不知道谁刚才还做人要厚道!

    笑声引来了好奇的云熙,她从房间的窗户探出脑袋来。

    她的房间窗户开在石巷这一头,看见外面一溜从没见过的黑西服在东张西望。其中一个,有点眼熟;他的笑声,有点放肆。

    “请问找谁吗?几位?”云熙脆生生亮出出门迎客的友好微笑。

    这巷子里从来不会出现外人,因为是死胡同,而且在旧城区最隐蔽的地方左拐右拐才会进来的。

    韩万强一看,一个美妞天真烂漫看着他笑,乐了。便冲着云熙道,“孩,你住这多久了?”

    “很久了。”云熙脆生生。

    “多久?”

    “好久。”

    众人憋着笑。韩万强看这女娃是把天给聊死了。好!便亮出招牌大笑。

    “哈哈哈,好!那你打算,还要在这住多久?”

    “好久吧!”

    “多少年?”

    “好多年。”

    “你不打算嫁人了吗?女大当嫁啊。”

    “就嫁在这!”云熙继续笑咪咪脆生生童叟无欺。

    众人终于憋不住大笑起来。韩万强也乐得哈哈大笑。

    “有趣有趣!哈哈哈哈哈。巷市民,有趣!”

    宁静的石巷,从来没有这么多人一齐笑过。

    云熙得瑟了,从窗台那拨了几棵开得正盛的蒲公英,顺着风朝黑西服们一吹,众人此时刚好扭头退出石巷,便在夏日阳光中朵朵可爱的蒲公英吹送下,步出石巷。

    韩万强在云熙天真的蒲公英吹送中,留下一串哈哈大笑便算是完成了第一次的勘察。回去大笔一挥,居然自己先圈定了一份理想的红线图,并自己定名为安氏别墅0号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