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
39
“新来的。”二厨抓着粗壮的勺柄,屋里屋外的找了一圈,却还是没有看见赵承安的身影。
他撸了把汗,大声吼着,“谁见新来的了,新来的人呢?”
“好像是在后院劈柴。”一个声音回吼道。
二厨咚的将里沉甸甸的木勺子扔在屋内的长桌上,拽了身上的围裙便一脸凶狠的朝后院走去。
绕过了火房和水井隔出的远,往后一转,便是另一个院。
这里是他们存放着每日领回来要用的食材和柴火的地方,院子被围起来,只有一个门,算是火头营难得的要重地。
还未靠近院,便听见了咚咚的,斧头砍在木头上的声音,和木头落地的梆榔声。
赵承安光着膀子,下面穿着麻裤,腰上缠了两圈的布,衬的他更是宽肩窄腰大长腿,越发被晒出蜜色的肌肤,在阳光下泛着紧致的油光,随着他动作而事儿鼓起的肌理,和臂上凸起的青筋,无一不在昭示着已日趋成熟的身体,所蕴含的力量和魄力。
“新来的。”杨林还未踏进后院的门,便粗粗的喊了起来。
“在。”赵承安一斧头下去,将粗粗的柴木劈做两瓣,分开掉落在地上,赵承安捡起一瓣扶在大的木墩上,这才拄着斧头,看向门外。
“杨师傅。”
“快忙死了,先来厨房帮忙!”杨林站在门口,粗声粗气的吼道。
“啊,是。”
赵承安应了一声,快快脚的将地上散落的,劈好的柴木码到了墙根儿。
此时,时间已经划入了六月,边关的局势越发的严峻了起来。
听前两日东陇国的股部队已经在陵城关外汇集,而西面一直隐在东陇国背后的焰国边军,动作也频繁了起来。
一场大战,一触在即。
这几天整个军营都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就是连往日吵闹的火房,都因着这战前的气氛显得沉默了许多。
陵城关是矗立于北方边境的最前线,也是大禹国北境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因此,他们才会被叫做铁戍的卫北军。
这么多年来,卫北军驻扎在此处,大大的战争不知经历了多少,对于这场三国各自准备了许久,即将展开的大战,更是严禁以待。
军营中的巡卫比以前更强了,随处可见穿着重甲全副武装的士兵在军营四处巡逻的情形。
从到陵城关以来,一个月来,赵承安还没有见过江城和酒子任。
他平日里的活动范围本就不大,又几乎都是在火房附近,以至虽然知道他们的营军在哪里,却从来没会去见上一面。
这会儿察觉到军营不一样的氛围,他便有些心慌慌的担心。
可是他现在身处火头营,空有满腹的心思,却是什么都做不了。
赵承安憋闷,压抑又紧迫,这才会忍不住用劈柴来发泄心中的郁气。
而大战却是比赵承安想象的来的更快。
就在赵承安码好了柴火,来到火房准备开始忙活的时候,一阵急促的擂鼓声,和悠长的号角骤然在整个营地响起。
这,这是
赵承安迈上台阶的脚猛的顿住,回身看向远处的前营。
这是全军集合的鼓声。
“全军集合!”赵承安呆愣了几秒,身边有人撞过他跑进了乱糟糟的火房。
“全军集合!”
火房内响起那人的吼声。
然后是慌乱却有序的熄火声。
然后有人从里面冲了出来,陆陆续续的一窝蜂的冲了出来。
赵承安回过神来,转身跟着人群往外跑。
“报!”伴随着长长的一声通报声,一身棕色轻便皮甲的士兵,掀了帐帘,走进将军们正在议事的大帐,利落的噗通一下单膝跪在中间。
程平遥站在长桌后,指轻轻点了点桌面上的地图,“起来回话。”
“东陇三十万大军已在距离我军八十里外东北方向的平城废址安营扎寨。”
程平遥看了眼桌面上的羊皮地图,“西焰呢。”
“西焰二十万大军,正从西北方向朝陵城关汇集,目前刚刚通过黑河山。”
“让东陇那边的斥候们留两人远距离观察,其他人撤退,西焰那边的斥候,继续心监视,一有不对,立即撤退。”
“是。”
士兵领了命令,大步退出了议事的营帐。
“将军!”坐在右边第三把椅子上的玄甲男人,一步上前,身上的盔甲摩擦出蹡蹡的声响,“东陇国刚刚扎营,我们现在有绝对的优势,不如先行出兵,在他们二国合围之前,先打东陇一个措不及!”
程平遥皱着眉,脸色沉沉的,敲着桌面不知道在想什么。
“将军,属下认为不妥。”左边的那列同样走出一身,站在他旁边,“虽然东陇国刚刚在平城废址驻扎,可是平城当年本就是东陇国毁去的弃城,谁也难保他们有没有后招。”
“且,消息来回需要时间,我们要谨防这是诱兵之计啊。”
“将军,这会儿他们全军跋涉,正是兵乏马困的时候,正应该先发制人啊!”右边那人急急的着,完瞪了身旁那人一眼,“孙毅,你老子就是怂了,怕了不敢上了。你要是怕了,就一边躲着,老子带队先迎。”
“陈虎!你胡什么,谁怕谁是王八孙子!”孙毅气吼吼的怼了一句,“你能不能动动脑子。”
“光咱们知道的东陇和西焰达成联盟,就是去年的事儿了,谁知道他们之前就准备了多久,这都过去一年了,他们现在才出兵,一个个养精蓄锐,马肥体键的,摆明了来者不善,这种情况下,你怎么知道他们不是请君入瓮,没有后?”
“不定人家就等着你没脑子似的出兵,一举拿了你的狗头!”
“你!孙毅”
眼看着帐内又要恢复之前的火起,程平遥站在长桌后,低头沉吟的看着中的羊皮图,在脑海中逐一模拟出现在三国兵力的分布。
他戍守大禹边关二十年,早已将这里的一切都印在了脑海里,此时他便是在脑中演绎着各自的分布,分析着目前的情势。
“将军!”
“将军!”
下面的两个将军眼瞅着都要干起来了,左右的人阻止了几次,各自了半天也每个准儿,这才想起了上面一直没有出声的程平遥,纷纷回头。
程平遥显然一点没受他们争吵的影响,随着目光的清明,看着下面脸红脖子粗的一众将领,冷冷的训了一声,“像什么样子!”
“一个个拉出去也是一军的统领,看看你们现在的样子!”
程平遥不轻不重的哼了一声,眼见着所有人都冷静了下来,刚才蔓延出的火气消散,这才开口,“你们过来。”
他指了指铺在长桌上的两幅地图。
一副是他之前看的羊皮制的地图,一副是足有近两米长的大图。
“看这里。”程平遥在地图上看似随意的重重点了三下,“看出什么了。”
一群将领们凝眉看向地图上被程平遥点出的三处,一处是他们的陵城关,一处是东陇国选择安札的平城旧址,而另一处,则是距离黑河山一指之遥的东陇国最靠外的边城觅城。
“东陇边城?”孙毅若有所思的看着地图。
“葆光,你怎么看。”程平遥着看向站在桌子另一边,从头到尾都没有话的素面青衫的年轻人问道。
被唤作葆光的男人中一柄只戳了红印的素面折扇,长发牢牢挽在头顶,用一根碧色的翡石簪固定,一身素纱的青衫,扇柄轻摇间,更像一个清冷的书生,在一众银甲皮靴,虎面狮口的将领中,极为显眼。
“很简单,”叫做葆光的男人用眼尾扫了一周,淡淡的开口,“障眼法,声东击西。”
程平遥眉目舒展了一瞬,显然他也是这么想的,不过见下面还有几位依旧面带疑色的将领,微微沉吟,“来听听。”
“东陇国驻扎在平城旧址的不是三十万大军,而是已经集合了西焰和东陇的五十万大军。”
“那黑河山那里的西焰军呢?”陈虎不信,“难道西焰还派了另外的二十万军?举国之兵力为了演着一出戏?”
男人看都没看他一眼,竟是完全的无视模样,“是觅城的平民,假扮的西焰军。”
“沈军师,这不可能!”
“没什么不可能的。”毕竟他们派遣的斥候只是远远吊着,根本不可能靠近去一探虚实。
陈虎瞪大了眼,不少将领和他几乎是同样的反应,可是看看他胸有成竹的模样,再看看程平遥没有丝毫要否定的模样,瞬间了然。
他们相信沈军师不会言之空空,拿这种事情开玩笑,同样他们更相信程平遥的判断。
如果程平遥也认为他是对的,那么他们所有人都不会怀疑这个问题的正确性。
这就是程平遥在卫北军二十多年来打下的威信。
“怕是咱们的斥候也在对方的计算之内,就是为了迷惑我们。”
“如果没有意外,他们应该很快就会发兵前来叫阵了,而且是以东陇国一军的名义。”
“最晚不会超过三日,必来。”
程平遥的斩钉截铁。
而我们如果真的以为只有东陇国一军之力,届时必然会摔一个大跟头。
谁都没有怀疑他这话的真实性,整个议事的大帐中一片寂静。
“听候将军差遣!”孙毅率先反应过来,抱拳跪了下去,身上的重甲和地面相撞,附和这他坚定的声音。
随后所有的将领一同跪了下去,“属下听命。”
程平遥点了点头,
“来人,让斥候们撤退。”
“传令下去,全军集合,我要点兵。”
“是!”
时是诚仁二十五年夏,六月初八,经过一整个春天的修整和筹备,东陇联合西焰国五十万大军,对大禹发起了第一次的正面进攻。
三国大战,由此正式打响。
作者有话要: 写着就忍不住在电脑桌前抖腿跺脚。
好紧张好紧张,好帅好帅。
程将军也好帅。
醉卧沙场秋点兵更帅啊!
鉴于加更的呼声过高:)
意志非常不坚定的某肾虚决定,要不今天评论够25,我就加更一章?(不要负分评论啊!!我不要!!)
作者收藏满00加更一章依然有效(还差个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