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〇五章 移花接木 22
A+A-
【勿点,本次发布防盗,正文上午八点前换上到时未显示请刷新
早年经历
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样,晏几道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的父亲晏殊官居相位,比起政治上的建树,其更令人称道的,是他的文采和词作。晏几道出生时,晏殊已4岁,算是老来得子。作为家中最的儿子,晏几道得到了父亲格外的宠爱。晏几道自幼聪颖过人,继承了父亲优良的文学细胞,岁就能写文章,4岁就参加科举考试。拿了个进士的身份回来。晏几道生来就在绮罗脂粉堆中长大,珠围翠绕,锦衣玉食,“金鞍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每天的生活就是跌宕歌词,纵横诗酒,斗鸡走马,乐享奢华,他的六位兄长先后步入仕途,而晏几道过的是逍遥自在的风流公子生活。一部山词,把词人的纯情痴意演绎得淋漓尽致。其真挚、深婉、执着的情感表达,成为了山词最突出的特点,这个突出特点具体表现在下面几点:
.纯情锐感的品性和痴情不移的特征
真与痴是晏几道的性格特点,这种特点贯穿了他的全部词作。他的词充满了忧愁和悲伤,冯煦他是“古之伤心人”,黄庭坚晏几道词“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与大晏词那种淡淡的哀愁和富于哲理完全两样。
鲁迅先生曾透辟地指出:“有至情之人,才能有至情之文。”山词中的许多至情形象其实就是至情晏几道的真实写照,山词的纯情中,是有“痴”的因素在起作用。无论是追情往事,写对爱情欢愉的体验,还是感伤离别,抒发刻骨相思的情怀,都充溢着一股强烈的情感,这感情常常被渲染到十分浓烈的地步,近痴带狂,甚至“无理”,以至于被人称之为“鬼语”。[]
------题外话------
下一章,凤辰出,不过还没码好,下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