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A+A-

    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p;p;lt;/br&p;p;gt;

    “这是我前两个月让工匠做,上月才做出来的东西。学生没什么东西能送给老师的,临走前就把这一把弩送给老师防身之用,这盒子里面附有图纸,若是老师有需要,可以找人按照上面的图纸打造出来。”李问从盒子里面拿出一张纸,他连图纸一并留给老师,还不忘记叮瞩道,“老师,你回头多练练,射头就准了,注意练习的时候别伤到了自己。”

    李问知道有人能伤的到傅院长的会不多,但是凡事总是要以防万一嘛。

    当他是傻子吗?傅易寒甩了一个眼刀子给这弟子,眼里对腕上的弩还是带着点新奇。他以前倒是见过一种,但是绝对没有他中的这个东西来得巧妙,铁箭射出去的力道这么足,就连他这个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都能用。

    外面的人在等着了,李问知道他们要趁早出门,这会儿就该走了,“老师,学生该走了,日后学生不在老师身边伺候,还望老师保重身体。”

    “嗯,去吧,路上注意安全,等到了那边让人给我送个信回来。在外面遇到了什么事自己想办法解决,别屁大点事儿都写信回来问我*”傅易寒把腕上的东西放回去盒子里,对要走的弟子挥挥,让人走了。

    他是不是可以理解傅院长这话的意思是他要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就可以写信回来问他了?果然他的老师还是一如既往的爱反话,李问自己在心里摸摸明白就好了,没打算出来。

    “是,老师,弟子走了,老师保重。”李问行了一个礼后,就转身往外面走出去了。

    在屋里的傅易寒看到少年转身离去的背影,心里莫名的有点不舍和难过。想那一年孩站在他的面前喊他老师,才不过是个九岁的孩童,转眼就成了如今的少年模样,时光存再,过的真快啊。

    门口的管事和护卫们已经等在外头了。

    他们一行七个人,两名护卫负贵赶车,两名护卫骑马跟在一旁。李问带着丫头坐在前面的马车里面,李童跟着护卫坐在车辕边上,跟着的管事坐在后边的那辆马车里面。

    “陈伯保重,来日再见。”

    “公子一路平安,祝公子此次上京赶考,必定高中。”管家代老爷在门口送公子。

    “借陈伯吉言。”李问上了马车,对门口的老管家挥。

    出发这一日风和日丽,适合游子远行。

    “驾i,

    车夫赶着马,马车缓缓地离开,坐在马车里的李问拉开车窗的帘子,看着他们离的傅府越来越远,直到最后最不见了,他才放下帘子*

    在到南阳府来的第一天,李问就知道这个地方之于他来,只是人生的一个过站,他会在这里停留,但是这里并不是他最终会停下来的终点。在这里停留足够的时间,学到了该学的东西之后,他要往下一个站出发。

    京城是什么样子?李问在脑子里想象了一下。

    他并没有到过京城,因而他也不知道京城会是什么样子,但是他知道那里必然是比南阳府更为繁华的地方。

    清晨的南阳府从安静中满满的苏醒过来,街上开始摆上了三三两两的摊子,蒸着包子的笼子在冒着热气,远远的就能闻到肉包子的香味了。

    打着哈欠的伙计在打开店里的门,准备做生意了。

    他在这个地方生活了五六年的时间,走过南阳府的各大街巷,尝遍了这个地方的各种吃,与同学好友坐船游过河,两岸的风署依旧。李问知道街上哪里有摊子卖的吃食好,哪家酒楼的招牌菜不错,哪个铺子里的师傅工做的好,如今到要离开的这一刻,所有的画面都眼前都变得鲜活起来,一幕幕的在他的眼前呈现。

    街上的人影和热闹都被风吹散了,最后只能化成一声无声的叹气,他要离开了,归期不知是何时。

    同李问的惆怅相比,同他一起坐在车子里的丫头就显然对外面的东西都感到好奇,姑娘拉开了车窗帘子往外面瞧,看到什么都觉得新奇*

    “坐好了,别伸个头出去外面乱看。”李问看到丫头肌在窗边都不舍得走了,这个天拉开了帘子吹冷风也不嫌冷。姑娘放下了帘子,坐正了身子,一双眼睛盯着她哥看,在心里哼哼一声,姑娘到底是不敢什么。

    能出来外面,姑娘的心情却是非常的不错,上一次从家中到南阳来,一路坐的船,她一个人缩在一个的船舱里面度过的几日,什么都看不见,四周只有白茫茫的河水。哪像现在坐在马车里面,可以看到外面的街道,外面的摊子和人。

    城门已经打开了,士兵在检查进出的行人。

    这个时候百姓们还在家中过年,因而并不像往常那样有太多的人进城,就连出城的人也不多。如今城门外已经没有什么流民还在了,南边的洪灾已经解决了,到外地的流民除了送回去原地的,还有的在外面找到了活计干,或者是有了别的去处。&p;lt;/br&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