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0章
第050章
“谢谢娘。”李问看着腕上的镯子,心里有些哭笑不得,还是只好收下了。谁让这是婆婆的心意呢?等回头他找师傅把首饰打出来了,再送一套过来将军府便是了。
“你们是有正事要谈吧,那你们谈吧,我先走了。”王氏看了夫君一眼,就笑着走了。赵卓了一句“夫人慢走”,见夫人走了,视线还一直追着夫人,到见不到人了才收回来。
转头见到李问这子还站在那里没动,“还站着干啥?坐下来吧。”
“是。”李问在赵大将军下面的位置坐了下来。
“毅儿前面已经跟我提过了,那臭子三句话能减成一句。”赵卓的意思很明白,儿子跟他的不清不楚,找李问来是要和李问谈谈这件事,把事情跟他清楚讲明白了。
李问伸摸了摸鼻子,是知道赵向毅那节省的表达方式,能跟赵大将军清楚才怪,他把那天跟赵向毅提过的一些建议都同赵卓详细的提了一遍,“刚才我提的这些,我都抄在了纸上面,阿伯你看看哪个可行的,你们这边再安排人去做。”
赵卓自己也记不住,让人去喊了他身边的两个谋士过来,“你放心吧,这两个都是我的人。我觉得这个玉石可做,还有你刚才提到的搞一个货运的队伍,我觉得这个也可行。”
“嗯,开办货运这个,我也是比较建议你们做的。”李问也是非常建议他们能搞一个大型的货运商行,其实就是搞物流公司,“这样你们边关那里的一些退下来的将士们,不需要等到朝廷的安排,你们就可以把这些人安排去做货运。”
赵大将军喊来的两个谋士对这个提议也是很感兴趣,就与李问讨论了起来,李问把后世的物流大概的与他们了一遍。两个谋士都是脑子聪明的,他一,他们就明白了。
反而是赵大将军坐在那里,李问怀疑赵大将军才是有点听不明白。
他们这一讨论就是讨论了半日。
赵大将军让人摆了好酒好菜,要留他下来吃饭,李问今日过来还带了好几坛子的酒过来,他师傅是闻着酒味过来的,“师傅。”
赵四刚从外头回来,听了徒弟上了将军府来,就找了过来,见到桌子上摆着的好酒好菜,“阿兄,李三宝,你们好啊,躲在这里喝酒吃肉也不喊我一声。”
“哈哈,你今日不是有事不在府上?”赵卓让下面的人添多了一双碗筷过来。一掀开坛子的盖子,闻到了酒香味,这味道太熟悉了,赵卓问道,“你之前的酒,就是问子让人给你送去的?”
“是啊,这酒是我徒弟亲酿的,味道还不赖吧?”赵四一脸骄傲,有一个会读书,还酿得一好酒的徒弟,简直就是他一生的骄傲。
这会儿他突然的想起了他同徒弟一起埋下的酒,问道,“三宝,你还记得不记得咱们一起埋的那些酒?就在山脚下的房子那里埋的那些。”
“”李问上夹菜的动作顿了一下,他要什么好?您埋在那里的酒早已经被你侄子给全部挖走了?
他怀疑就算是亲侄子,赵向毅都很可能被他亲四叔打死。
“哎,你们还埋了酒啊,这得有些年头了吧?”赵卓一听到有好酒,就来了兴趣,问道。“何止是有些年头啊。”赵四比划了一个高度,道,“那会儿三宝才这么高点,你看现在三宝多大了?”最少十年都是有的了,“等回头我派人回去把酒都挖出来,送到京城来。”“好啊,好啊,你多派几个人去,别摔坏了。”赵卓的心里在想着要不要他派人快些去,先把酒给挖出来,这样酒就都是他的了?
刚好这会儿赵向毅从大营回来,想着李问可能还在镇国将军府这边,他就回来了这边。还未走到,就听到了那边他亲爹和四叔在谈的话,他下意识的看向坐在那里的李问一眼。
两个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李问给了赵向毅一个自求多福的眼神,你自己干的好事,就等着被收拾吧。
赵向毅是想到了他偷回来的酒都被他藏在他原先住的院子那边,因为舍不得喝,还有一半都在那里。他最近刚正式的搬到皇上新赐的将军府去住,忘记让人把酒都运过去那边了。
不过他爹和四叔没事不会跑到他从前住的院子那里去,更不会想到他会把酒藏在他原先住的院子那里。
现在他爹和四叔都在家中,等回头他们走了之后,他再把他院子里藏的那些酒都转移出去才行,这要被他爹和四叔任何一个发现,怕是一点都不会留给他。总之酒在他那里了,赵向毅就没有想过把酒还给他四叔。
“哎,你子怎么也回来了?”赵卓见到儿子也回来了,还略有点嫌弃,不过儿子回来了总不能往外面赶吧?
“去添多副碗筷来。”
很快的碗筷就送上来了。
赵向毅坐在李问身边的位置,李问用指戳了一下这人,意思是这个事情你自己看着办啊。赵向毅抓住了少年的指,两个人放在桌子底下的不大老实。
这会儿他爹和四叔正在讨论派人去挖酒的事情。
李问默默的夹菜吃,赵向毅当作不知道这件事,另外的两个人并未注意到他们的怪异之处
两人在将军府吃过饭,就一起离去了。
早在吃饭的时候,赵向毅就注意到了李问腕上戴着的镯子,笑着问道,“这只镯子是阿娘给你的?”他见他阿娘戴了许多年,没想到他阿娘转而送给了少年。
“嗯哼,是啊,是给大儿媳妇的,这不,就给了我了。”李问才想起他腕上还戴着一只镯子,他一个男子戴这种玉镯子不大合适,他拉过衣袖把镯子盖住了,想着等回去了再把镯子摘下来,好好的放起来。
听到少年的话,赵向毅脸上的笑就更深了几分,“那你就好好戴着。”
从镇国将军府回去他们住的宅府并不远,两个人就慢慢的走着回去。等走的远了一些,李问才问道,“你带回来的那些酒呢,都到哪里去了?”
“都喝进我肚子里了。”赵向毅想也不想的道。
李问转头去看这个男人,他才不相信他的鬼话,“我信你才有鬼。酒都还在镇国将军府吧?还剩下多少,你拿出来,把一半还回去给师傅。”不然他不敢保证这酒的事情要让他师傅知道了,这叔侄两个的感情会不会破裂。
赵向毅不话,意思很明显,不还。
见这人不愿意的样子,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人这么孩子气的一面,李问顿时是哭笑不得,真的是要给气死,只能哄着道,“你还一半回去。回去咱们就在院子里埋一批酒下去,以后每年都埋一批,等十年后再开始挖,每一年都可以挖一批,一直喝到咱们老去,都可以保证每年有酒给你喝。你好不好?”
他唯一担心的就是这人等不了一年就开始挖起来喝,那就多埋一点就是了,肯定会有剩下
的。
“如果你不答应的话,等你喝完了那些酒,以后就都没酒喝了,你自己好好的想一想,觉得哪一个比较划算?”他不得不拿出杀锏了。
“嗯,还就还吧。”赵向毅一想,肯定是前面这个选择比较划算了。还就还吧?为了以后都有好酒喝,还一半回去就还一半回去吧?尽管他的内心还是有些挣扎不舍。
两个人在这件事上就商量定了,他们走回到了六元府的门前,李问还不大放心的叮嘱了一遍,“记得啊。你把酒送过来,我给师傅送回去。”
“嗯。”赵向毅不情不愿的应道。
他们走回到大门口,李问走的是六元府的大门,赵向毅走的是他那边的将军府的大门。
转头赵向毅就跨过了门,从将军府到六元府去了。
不过这会儿李问正在给两个子辅导功课,给孩讲解一些他不懂的知识点。讲完了后,李问对两个子道,“你们以后读书中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就要积极的向别人请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多学多问,这样你们的学问才能有长进。”
“嗯,多谢兄长的教导。”李浩鹏起身,给兄长行了一个学子礼。
“淘气。”李问摸了摸孩的脑袋,让两个子一起读书,相互学习。白羽搬出去外头住了,白景阳偶尔还会住在他这边,两个子一起去读书,完了后一起回来。
两个子的个头都长高了不少,看着两个子一天天的长大,他还真的有点自己老了的感觉。
让两个子在这里读书,累了就放松去玩玩。
李问并不拘束两个子,让他们天天回来还得待在书房中读书,读书讲的是劳逸结合。
等他回到自己住的院子,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了,见到赵向毅已经在他这里了。赵向毅在这里等了好一会儿才见到人回来,便问道,“你刚去哪儿了?”
“刚给两个子讲了会学。”李问坐了下来,赵向毅就给他倒了杯水到他的面前,刚讲了半天的话,还真的有些口干了。见到男人在盯着他看也不话,李问瞥了一眼这人,提醒道,“记得刚才的事啊。”
“”赵将军,能不能别提醒他,他都已经快要忘记了。
“哈哈”见到这人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李问忍不住的哈哈大笑。
作者闲话:感谢qy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
第05章
第二日,李问就把从赵向毅那里要回来的酒给他师傅送过去。
“怎么想到给师傅送酒来?”赵四看到徒弟送来的酒,酒盖子都还未打开,他就闻到了香味,打开盖子,一股醇香浑厚的酒香味传来,竟比他从前喝过任何一种酒都醇香,就闻着这个味道,未喝酒就先醉了。
就着上的酒坛子,赵四仰头喝了一口,“好酒!”
“师傅,这个咳咳,那个你不用派人回去拿酒了,那些酒都在这里了。”李问摸了摸鼻子,略有些心虚的道,“我还以为师傅忘记了,不会再回去那百年,所以上回回家的时候,我想起那院子里还埋着好些酒,就都挖了出来,带到京城来了。”
他并没有把赵向毅供出来,一个人就把这个事给担了。
“就是这些酒?哦哦,难怪味道这么香。”这些就是他埋在院子里有十年之久的酒?赵四听到徒弟的话还愣了一下,不过好像有点不对劲啊,“怎么就这么点了?”他问道。
他们当初可是埋了十几坛子下去啊,就还剩下这么点了?
李问解释酒埋在地下,经过经年累月的挥发、坛子里的酒会变得越来越少,当然还有他拿一些去会客,“呵呵所以就剩下这么些了。”这还是赵向毅舍不得喝,所以还有得剩,要不然怕是一滴都没有了。
“我们昨日在这个事,你怎么不作声?”赵四还是觉得这里面有鬼。
不然他们昨日的时候,徒弟为什么不作声?以他对徒弟的了解,徒弟这会儿分明是有点心虚,徒弟这是做了什么对不起他这个师傅的事?因为这些酒?这些酒有什么问题吗?赵四在心里想着。
“那不是怕师傅您责备嘛,我当时就不敢。”李问扯着脸皮笑得有点心虚,顺便向师傅请罪,还承诺了一大堆以后每年都会给他送一批好酒去孝敬他这个师傅云云之类的好处,这件事才算是过了。
见他师傅不再追究这件事了,李问偷偷的拍了一下胸口。
“嗯?”赵四刚好回身就见到徒弟在拍胸口。李问上的动作一顿,夸张的笑道,“啊,这个天气好热啊。”
“是吗?是有点热了。屋里凉快,到屋里来坐会吧。”赵四让人把酒都抱回去屋里放好,千万心,不要一不心就给他碰坏了,宝贝得行。
李问呵呵笑了一声,纯粹是紧张的出了一身汗。
本本本
这一日,一个异族少年带着他的人到了京城。看到高大的城池,少年的心里是不出的震惊,嘴巴微微的张开,好一会才合上,自言自语道,“这就是大成国的国都啊?”
进了城后,他们看到里面一条条宽大的街道,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和他们草原的部落完全是两个不一样的地方。
这里就是大成国的国都,大成国的皇帝住的地方?
好高好大的城池啊,城中好多房屋,还有好多人,街上还有卖各种各样的东西。他们第一次到大成的国都来,异族少年阿祁见到什么东西都感到很新奇,护卫紧跟在他们王子的身后,担心他们王子走丢了,就劝道,“王子殿下,咱们先找个客栈落脚吧。”
“哦,那好吧。”他们赶了这么久的路才到大成的国都,的确是有些累了,阿祁就点了点
头。
于是他们一行人就找了最近的一家客栈落脚。
李问从他师傅那里离去,路上不心被人撞了一下。
撞到他的刚好是进城不久,正出来外面溜达的异族少年阿祁,阿祁忙的道歉,“我并非是故意撞你的,还请你原谅。“
“没关系的。“路上人多,不心被人碰了一下很正常,李问并没有放在心上。听到对方不同于他们大成人话的口音,他下意识的抬头看了对方一眼,就对上了一双灰绿色的眼睛,少年的五官深邃,头发微卷,这是一个异族的少年。
不过京城这里有异族人来并不奇怪的,所以见到这个撞到他的异族少年,李问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奇怪。
两个人在街上不心撞了一下,就擦身而过了。
李问还赶着去忙别的事,他抬了抬,就从少年的身边走过去了,并没有做任何的停留。
站在后面的阿祁见着人走了,就带着他的护卫走了,他到京城来是来找人的,只是初到京城,他对这里并不熟悉,就先出来街上走一走,一不心就撞到了人。
他曾听阿郎过他家住在京城,也就是大成国的国都,只是他只知其人,连那人真实的名字都不知道,要找人谈何容易。不过阿祁并不打算这么轻易就放弃了,他肯定可以找到他的阿郎的!
进了五月之后,京城里的学子们渐渐的多了起来,大多是到京城来赶考的考生们。恩科就在八月,许多人都提前到京城来了,一些还未到京城的考生都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这个时候京城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起来。
“又不是。”路上见到一个相似的背影,阿祁追了过去,最后发现并不是他要找的人,眼里是难掩的失落。
从到大成的国都后,阿祁每日都带着他的护卫出门来找人,只是找了许多天都没有找到他要找的人。来到大成的国都后,他才知道自己想得太天真了,这里这么多人,他要找的那个人连在什么地方,他自己都不知道,想要找到人谈何容易。
护卫每日陪着他们王子出来街上乱晃,他们是王子身边的人,都知道他们王子喜欢上了大成的一个男子,跟着追到了大成来。他们是在发现王子不见的第一时间追了过来,好在半路上追到了他们王子,几个护卫就只好跟着他们王子到大成来了。
“王子殿下,您要再找不到,咱们就回去吧。“见他们王子又找错了人,跟着的护卫首领劝道。王子殿下再不回去,大王和王后那里会担心的。
阿祁有些生气的道,“你们要回去,你们就回去,我要找我的阿郎。”不找到他的阿郎,他才不要回去!
护卫的首领肯定不会扔着他们王子殿下一个人不管,把人留在大成的国都这里。见他们王子殿下不死心,他们就只好默默的跟在他们王子殿下的身后,护卫首领派人给大王和王后那里去个信,免得大王和往后他们担心。
“四爷慢走。“店里的掌柜亲自出来送客。
赵四的里拿着一个盒子,走出店铺,带着他的人走了。
刚好从街角转过去的少年,并没有见到一个男人从他身后的一家铺子走了出来。若是在这个时候少年回头,必定能见到他要找的男人就在他身后不远的地方。
不知道为何,心里闪过一种奇异的感觉,赵四下意识的抬头往前面看了一眼,只是并没有看见什么,他就收回了目光,带着他的人离去了,走的刚好是与刚才离去的少年相反的方向。
再过几日是母亲的大寿,赵四在一家老铺子定制了一套首饰送给母亲,今日特意过来取东西的,拿到东西他就带着人回府了。
原本将士们在回京受赏之后就要立即返回边关的,只是刚好再过不久就是他母亲的寿辰,皇帝特许他们留在京城这里,等过完了他母亲的寿辰之后再返回边关,这也是为什么赵四和赵卓还留在京城的原因。
不过在这个时候,赵卓却是向皇上交出了虎符,并且上了一封请求留在京城的折子。
杨绍慕看完了折子之后,并未立即作出批复,而是把折子给了丞相,问丞相的意思,“丞相你看看这个折子,这件事你怎么看?”皇帝并没有想过赵卓会主动把虎符交出来给他,这等于是赵家主动把兵权交还回去他这个皇帝的中。
这张虎符一直是掌握在赵家的中,赵家世代为将,守护边关,因而这张虎符一直就由赵家拿着。凭着这张虎符,可以调动西北边关三十万的大军,要皇帝见到这张虎符心不心动,那肯定是假的。
见到这张虎符,皇帝的心里也有心动的。
傅易寒看完了折子后,面上并没有任何的惊讶之意,抬起头看向天子,问道,“皇上,您要想清楚了,您若是把赵大将军留在京城,西北边关那里的大军能交由谁去掌管?”
“西北边关的主帅一直都是赵家的人,这样有利也有弊。而毫无疑问的是,赵卓对西北那边的情况是最了解的,这个时候赵卓提出来回来京城,那下一任主帅将要定谁?皇上您心里应当有个人选。”傅易寒当年和赵卓的关系就不错,如今两个人都回来了京城,难得碰上面,两个人就一起喝过两回酒,当时他就听赵卓过想要回来京城的话,他还以为好友是开玩笑。
只是没想到那人还真的把虎符交了上来,还上了折子到皇上这里。
傅易寒对赵卓这个老友多少都还又一点了解,知道那个人要这么做了,那就是决心想要留在京城。
作者闲话:感谢qy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
0:04画
3/3
99%
第052章
“赵卓能把虎符归还,最少是证明了赵卓并不留恋兵权,这个人是可以重用的。但是这折子上面了,赵大将军以母亲年事已高,他多年不在京城,想要留在京城给母亲尽孝,母子人伦,孝悌之义,赵大将军请求留在京城的这个理由是不可辩驳的。”
大成自古以来就重孝悌,一个臣子如果连最起码的孝悌之义都没有,那这个臣子必然是不可重用的。但是一个臣子提出了想要留在母亲的身边尽孝,帝王对这件事是批准好,还是不批准,这个问题就要考虑清楚了。
要批了,西北边关的主帅将由何人来担任?纵观整个大成,太年轻的没有经验和威望,贸贸然调一个人过去,对西北那边的情况不了解,还找不出像赵卓这样能担任西北大军主帅的人选来了。
但是要不批,赵卓从年少就跟随父亲去了边关,这一去就是大半辈子,母亲妻儿都在京城这里。如今赵卓两鬓的发已白,这个老将把他的大半生都留在了西北边关,如今他提出想要回来京城,杨绍慕的心里又实在不忍心拒绝,所以一时间天子的心里也拿不准是批还是不批这个折子。
“皇上,臣的话只能作为您的参考,臣并不能代替您作决定。”傅易寒看得出来天子的苦恼,便提议道,“皇上您不如召赵大将军进宫里来,好好的商谈一下,问问赵大将军的意见和
想法。
况且赵大将军对边关那里的情况了解,他下的将士都有些什么人,什么人能担任大用的,他的心里也清楚,不如先问问赵大将军的意见。”
我能帮你的就到这里了,剩下的就只能靠你自己了,傅丞相的心里也存在一点私心。不过这件事要如何决定,最终决定的人应该是天子,能不能让天子点头,就看赵卓自己的本事了。
但是要站在国家大义的角度来看的话,若是皇上趁此会收回虎符,掌管西北的三十万大军的话,也不无不可。但是天子身在皇城,不可能亲自到边关去指挥大军,那定然还是需要一个主帅掌管兵权,这个人不是赵家,也可能是王家张家,定然是要选出这么一个人。
赵家对天子忠臣,是天子可以任用之人,总比随意调用一个不熟悉的人去掌管大军的好。赵家除了赵卓之外,还有赵四郎赵浩和赵六郎赵先,除此之外还有赵卓之子赵向毅。赵向毅现在刚提为金吾将军,担任了京卫指挥使一职,看天子的意思是把人留在身边任用,应该不会想把赵向毅调到边关去。
那么赵家的人里面就剩下赵四郎赵浩和赵六郎赵先了,这两人都是当年赵老将军一带出来的,这么多年来都在边关,对边关的情况都清楚,但是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这两人都太年轻,担任主帅一职怕是经验不够和资历不足。
但是这样一来,虎符又从赵家的中转出来,又回到了赵家的中去。
傅易寒知道天子想要掌管兵权,要是能趁此会把兵权从赵家的中拿过来,他知道天子是有心动了。
“丞相的是,来人,传赵卓赵大将军进宫。”皇帝命令道。
“是,皇上。”大太监领了命,派人去请赵大将军进宫。
宫里的旨意传到了镇国将军府,赵四是知道兄长递交虎符上去和上了折子请求留在京城的事情,听到皇上那里传兄长进宫,必定就是为了此事,“二哥,我与你一同进去吧。”
“那行,一起走吧。”赵卓换了一身官服,带着人进宫去见皇上了。
这一日,皇帝传了赵卓赵大将军进宫谈了许久的话,天子并未一口就应下赵卓想要留在京城的请求,而是让赵卓回去想想,并不急着做出决定。赵卓明白天子的意思,只是应了一声“是。“
很快的,朝中的官员们就知道了赵卓赵大将军交出虎符,并且提出了留在京城一事。那可是西北三十万大军的兵权啊,众人都没有想到赵卓赵大将军就把虎符交回去给了皇上。
前不久众人还在猜测,赵家得到天子的重用,赵卓握兵权,儿子赵向毅还升为京卫指挥使,果然皇上对赵家是不一样的。没想到一转身赵大将军就把虎符递上去给皇上?这要是换成他们任何一个人,谁会舍得放弃这么大的大权啊。
一时间这京城里面什么话的人都有,有人称赞赵卓赵大将军不恋权势,是忠孝之人,但是也有人在背地里这位赵大将军是个大傻子。总之嘴巴长在别人身上,什么话的人都有。
在这此前李问并没有听到过任何的风声,初听到这个消息还愣了一下,不过转而他又有点可以理解赵大将军这么做的原因。不过若是这样的话,他师傅就必须要回去边关了?
等晚上赵向毅过来,李问问道,“你爹真的决定留在京城了吗?”
“看他的意思,应该是想留在京城这里的。”赵向毅事先也并不知道他父亲的决定,他父亲是在写了折子递交上去之后,才找了他去谈的这事。他道,“从前我就听父亲过,他舍不得让娘一个人留在京城这里等他。祖母这些年的身子也不大好,想必父亲也有因为祖母的缘故吧。“
“哦。”李问想起了他前不久还过,如果这人去边关,他一定不会留在京城这里等着,不管是到哪里去,肯定是要两个人都在一起,“皇上那里的意思呢?”他问道。
“我刚从皇上那里出来。”赵向毅在椅子上坐了下来,捏了一颗葡萄剥了皮,送到少年的嘴里,少年的唇不心的碰到了他的指。
两个人的眼睛相视,李问笑了笑,问道,“皇上怎么?”
如今朝廷大力支持开展商贸,再加上漕运重新开通了,和各地的土匪都剿灭了,陆运也安全了许多,外地的瓜果很快的就能运到京城来。许多新鲜的货物运到了京城来,他们也能尝个
鲜。
“皇上那里也还没有定论。”赵向毅继续给少年剥葡萄皮,只是他剥皮的速度还没少年吃的速度快。李问捏了一颗葡萄送进男人的嘴里,点了点头,道,“所以这件事还是看阿伯的意思了?要是阿伯坚持想要留在京城这里,皇上那里应该是会批准阿伯留在这边?”
赵向毅点了点头,见少年吃了不少葡萄,他就停了下来,不再给少年剥了,道,“剩下的等明日再吃吧。”这会儿晚了,吃太多一会又得在床上滚来滚去睡不着了。
两个人在这件事上商量了一会,看皇上的意思,这件事并未定下来。
第二日要上早朝,他们一早就从床上起来了,李六元刚出门,就遇上了同样刚好出门的赵将军,两人一同结伴去上朝。反正他们现在住在相邻的两府,早上出门碰到了一块去上早朝,也并不会引起别人的什么怀疑。
现在是三日一次的早朝,倒是要比从前每日都上的早朝要有效率的多了,有事的事,没事的就站在下面不要开声。
很简单的一句,就是天子不想看到下面的官员把金銮大殿当成菜市场,与朝中无关的,一些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事就拿到下面去吵,不要整日都在朝堂上扯嘴皮子,浪费大家的时
间。
要在朝廷上言行不当的官员,礼部的礼官员就按照殿前失仪处理。
在这么一个政策出台之后,这些官员们上折子前都要先考虑清楚,这个折子是否可以上,上的折子的情况是否实属,是不是应该上。以前一些官员总喜欢空口无凭就在大殿上胡乱弹劾别人,这些官员毫无例外的都被皇上处罚了,重者丟官,轻者被降职或是罚俸禄等等。
但是若是大臣弹劾上奏的折子的内容,在经过查明真相,事情实属的话,所弹劾的官员都会按罪处理。
新帝在登基的短短时间之内,这些处理事情的法和方式就让朝中务实派的官员们都极为喜欢。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朝中一批话做事浮夸的官员都被降职或是调走了,能留下来被天子提拔重用的都是务实、真正能干事的官员。
今日的早朝上,就有大臣提到了赵卓赵大将军提出留在京城一事,官员们分成了两派,一派是觉得赵母年事已高,赵大将军想要留在母亲跟前尽孝,为人儿女,他们都可以理解;但是一派站在国家大义的角度,认为赵大将军应该为大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卓这暴脾气,一听到这些官员站着话不腰疼,忍不住的就要跳出去。
不可!赵四适时的出,拉了一把兄长,这个时候他们不适合跳出来,这件事如何处理,应该看皇上的意思。
“”李问,他站在下面听着这些话的话,真的是无语极了。
“此事朕的心中已有定夺。”皇上的意思很明白,该如何做,他这个皇帝的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众爱卿们若无别的事要奏,今日的早朝就到这里了。”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百官跪拜,高喊“万岁”,皇帝带着他的人离去了。
作者闲话:感谢qy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
第053章
“李大人,皇上有请您过去。”下了朝后,皇上身边的太监过来,是皇上请他过去,李问并没有什么意外,要是皇上一直都不找他,他才觉得意外,“麻烦张公公领路。”
“李大人这边请。”
李问跟着公公前往去见皇上。
皇上并没有在御书房中召见他,而是在明湖湖中心的凉亭里面。还未走到,李问远远的就见到了背对着他站在凉亭中的皇上,走进了凉亭,他跪下行礼道,“臣参见皇上。”
“李爱卿请起身。”皇帝让人起来,挥让伺候的宫女太监们都退出去。
很快的人就走光了,杨绍慕坐了下来,让李问坐下,“想必师弟知道朕今日找你来是所为何事吧?”
李问在皇上对面的位置坐了下来,听到皇上的话,他点了点头,笑着问道,“皇上,您不是您心中自有定夺了吗?”刚才谁在早朝上过这话的了?他还真的以为皇上的心里已经有决定了。
“”杨绍慕,师弟的胆子大到连他这个皇帝都敢调侃了。
开了一个玩笑后,李问就到了正是上来。
“皇上您为什么会在这件事上这么犹豫?这个问题追根究底,还是因为大成的人才太少了、将才太少了。皇上您是吗?”李问道出了一个很根本的问题,为什么皇帝在任人上面会有犹豫,朝廷所需要的人才没有。
为什么朝廷需要的人才会没有呢?熟读四书五经,会作诗、写文章的人,就能够成为将才吗?
“若是朝廷有多几个像赵卓这样的良将,皇上您今日想必就不用像现在这么犹豫了。”李问微微一笑,道,“若是大成的人才济济,良将无数,那皇上今日的这些苦恼是不是都不复存在了呢?”
朝廷这个时候正是需要人才良将的时候,好官难得,良将难求,这就是朝廷如今面临的一个情况,所以皇上要增开恩科,广纳贤臣,但是谁又能保证这些人里面就一定能符合皇上用人的标准吗?
李问提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对于整个大成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更多的孩童读书,这些人以后在各行各业都能有所成就,朝廷能从中挑选出最优秀的一部分人为朝廷所用,这样皇上就不用担心会缺良臣将相了。”
其实归根究底,还是在教育。
这个时代只有士人子弟、富商子弟才有会读书,平民百姓的孩子很少是能有会读书的。这里面一个很根本的原因,就是穷,平民百姓就是因为穷,才没有那个能力让孩子去读书,若是爹娘有那个能力,肯定是愿意让孩子去读书的了。
到教育,就必然提到了民生的问题,而民生还真的是一片空白。这个时代想要普及教育还是不大可能做得到的,但是朝廷还是要重视教育,重视基层的教育,让更多的孩子去读书,这就涉及到了银子的问题。
李问提到了基层的一个教育问题,“在大学之下,我们应当开设学,,就是针对年纪的孩童所开办的学校,称之为‘学’,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乡学。就像是盖房子那样,只有基层盖牢了,上层才不会倒塌。”
“学?”杨绍慕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两个字眼,不过一听乡学,他就明白了,的确“学”的二字的形容是更为形象和明白。
李问给皇上解释了大学、学,中间还插入了一个中学,所学习的内容并非是只是为了应付科举,而是能够有所针对,有教无类,英材施教。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他只是略提了一下,并没有讲得太详细。
提了点题外话,那么继续回到了正题上来。
上次在他把建造大学的规划呈到皇帝的案桌上后,朝中的大臣们无人反对,皇上那里已经通过了,建造大学的事情已经在选址当中了。
李问提到了开办大学的事情上来,“皇上,我们上次提到的开办大学,更多的是注重文教。皇上,臣这里有个建议,我们需要再建造一座武学院,教习兵法、战术这些知识,没有人是天生懂得如何打战的,这些都是将士们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所得的。”
“而在战场上的将士,这些人大多的是在战场上去摸索,去学习,并没有人教他们如
何去打战。”
甚至的还有许多人连字都不认识,一个连字都不会认识的将士,如何读兵书,学兵法呢?那么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将士只懂得冲锋陷阵,却不懂得擅用兵法。李问提道,“那么,如果我们把这部分老将请回来当老师,是不是就能为大成培养出更多的将帅的预备人才了?”
“这样这些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将哪怕不能继续在战场上杀敌,也能为朝廷所用,为朝廷培育出更多的人才。若是有这样的一所学校的话,赵大将军就算是留在京城这里,也能继续为皇上你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和良将不是吗?”
饶了一个大圈,李问还是回到了赵大将军是继续留在京城还是回去边关的这个问题上来。他喊赵大将军一声“阿伯”,是把赵大将军当成了半个爹看待。看在上一次大将军让人给他送了一箱子宝石来的份上,他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帮大将军一把,让他留在京城这里陪夫人。
“果然是听师弟一席话,朕的心胸顿时就开阔了啊。”作为大成的皇帝,杨绍慕自然是希望大成能够人才济济、良将无数,但是要如何才能让大成人才济济、有更多的良将?
听完李问的这一番话,杨绍慕到底是明白了。
“皇上,户部如今上收的税收不是再每月递增吗?如今户部有了银两。皇上,若是这些收上来的银两,若是能取之于民,而用于民,不是再好不过吗?”在新税法在下面几个重要的城镇推行之后,户部每月上收的赋税都是呈直线型上涨,这些银两大多是经过商业部的,再交由户部去,所以对于这里面上收的商业税,李问的心里多少都是清楚的。
“你还好意思了,你前面刚搞了一个贸易市场,现在又在弄那个什么?”皇帝一时间想不出来了,他看着张口就来的师弟,简直是比下面要银子的官员还狠,“后面还要开办大学,你以为这些都不用花银子的吗?”
这里的每一笔都是大钱,户部上收的银子都还没捂热就出去了。
“咳咳”李问尬笑,略心虚,“那不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吗?开市场,建商场,都是赚大钱的。还有皇上,你以为开办学校不赚钱吗?”李问劈里啪啦的就跟皇上算了一笔账,要知道在后世,开办学校就没有亏钱的,只要你的这个学校能办起来,还办好了,那是大把的人抬着钱过来求进。
总之意思就是,他这里虽然花银子快,但是赚银子的速度也很快。
“嗯。”这一点是毋庸置疑,国库的银子还是李问这子想的办法,户部如今才有钱,杨绍慕是再清楚不过。要是朝中的官员都李问这样能给他这个皇帝想办法来钱,他这个皇帝就是天天躺着都高枕无忧了。
不过李问有一点是对的,朝廷应该重视教育,只有地方上的乡学办好了,朝廷才有更多的人才所用,这个这个银子他就是不舍得,还是得出的。
一看皇帝的这个样子,李问就知道他的心里想通了。
今日过来,李问还有点事情要跟皇上稟报,他从袖口里抽出一份报,收起了面上的笑,认真的道,“皇上,这是下面地方的报社收上来的信息,请皇上过目。”
杨绍慕接了过去,一看,面色就铁青,难看极了,把报往桌子上一拍,怒道,“简直是岂有此理!这些官员还把不把朕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了!查,这件事一定要严查!”
事实上的确是这样的,天子远在京城,地方上的官员被称之为“土皇帝”,意思就是在地方上,他们就是皇帝了。这些官员压根就没有把远在京城的皇帝放在眼里,以为天高皇帝远,就没有人管得了他们,在下面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皇上,这些臭虫一日不除,官场不肃清,这些人的存在总有一日会拖垮大成的。”他们在京城这里进行轰轰烈烈的改革,地方上依然是那个老样子,官员们还是没有进行,地方上的百姓依然是受到当地恶霸官僚的欺侮,那朝廷的变革和努力又有什么用呢?
只有把这些臭虫都除去了,换上一批新的、能办事的官员上去,进行一场从上到下的变革,大成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往前面进步。而不是一直滞留在原地不动。
见皇上看着他,李问就猜到了皇上是在打他的主意了,他建议道,“皇上,臣在京城这里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实在是走不开啊。臣看,建宁王在京城中左右无事,就很适合”当这个钦差大臣了,皇上您是吗?
作者闲话:感谢qy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
第054章
他在京城这里有一大堆事情要做不假,的确建宁王也很闲,李问这话的也没错。
要知道钦差大臣不是那么好当的,一不心很可能分分钟被埋伏在暗处的敌人干掉。建宁王身为皇家人,享受着荣华富贵,是不是应该为朝廷作点贡献?为皇帝这个兄长分担点呢?秉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原则,李问毫不犹豫的就把建宁王推了出去。
“建宁王?嗯,他的确也合适。”杨绍慕一想到他整日忙死忙活的,还有一个整日都在京城这里游好闲,找不到事干,想想心理就不平衡了。
“是吧,皇上,让建宁王出京城,代替皇上到京城外面去巡视下各地方,替皇上您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想必建宁王也是十分愿意为皇上您走这么一趟的。”李问微微一笑,继续提
议道,“皇上,建宁王甚少离开京城,外面的危险太多了,臣还建议派一个武将跟着去保护他”
〇
“哦,师弟你觉得谁人合适?”皇帝一口一个师弟,是觉得有师弟在宫中,他的心情比任何时候都好,他也很想听听师弟想推荐谁跟着一起去。
“皇上,上回王濠王将军带人剿匪,在平定各地的匪乱中表现优异,臣认为王将军有这个能力保护好建宁王。”李问微微一笑。让你上回派人给我送了一大堆女人过来,尽管他让那些女人最后都发挥了最大的用处,已经全部都安排走了,但是王濠这子敢把锅甩给他,就要做好被报复的心理准备。
不是没有媳妇儿,还让他帮忙找个媳妇儿?
京城这里找不到,那就到京城外面去好好的找一找吧,我这会儿向皇上举荐了你陪建宁王到外面去,没准还能有会遇上真爱呢?到时候回来别对我太感激就是了,李问在心里嘿嘿一
笑。
一见到师弟脸上的笑,杨绍慕就知道王濠是得罪了他这个师弟了,他乐意帮师弟出气。不过师弟推荐的这个人的确也合适,皇帝就同意了,道,“还是师弟想得周到,那就按师弟的办吧。”
“来人,宣建宁王和王濠进宫。”
“喳!”
太监领了名,就往宫外请人去了。
“皇上这里要无别的事吩咐,臣就先走了。”刚坑完了人,他这会儿要留在这里就让人当场抓包了?不赶紧跑留在这里他才是傻子,李问抬头看了一眼皇帝。
见皇帝在看他,他给了皇帝一个好想看的笑,意思是皇帝你要没事,就赶紧放我走吧。“行了,朕这里没你什么事了,你走吧。”尽管他是想让师弟在这里多陪他一会,不过见师弟要走了,杨绍慕也不拦着,“哦,还有,你刚才提到的学和中学,还有关于武学院的那些,回头都给朕列一个清楚的章程出来。”
以为随便提提就完事了吗?把刚才的都给他列个章程上来。
“是,臣都记住了,等回去就给皇上您写。”李问行了一个礼后,就跟着领路的太监出宫去了。
在建宁王和王濠进宫之前,李问就赶紧跑人了。
在李问走了之后没多久,建宁王和王濠两人就相继进宫了,从皇上那里领了一道秘密的旨
意。
建宁王怎么都没想到他皇兄会给他派一项这么重大的任务,就差感动的潸然泪下了,五体投地道,“臣弟一定不负皇兄所望,一定会为皇兄把这些贪官污吏都一一的揪出来,还官场一个清明。”
他本以为这辈子就在京城当一个闲散王爷,一辈子都只能留在京中,没想到皇兄会想到让他去办这么大的差事,可见皇兄是信任他。是男人都想建功立业,办一件漂漂亮亮的差事,从就在皇家长大的建宁王的内心自然也不例外了。建宁王的内心也想要实实在在的干一番大事业,不想让别人想到建宁王,就只知道他整日都知道吃喝玩乐,除了吃喝玩乐之外,他一样懂得如何为社稷、为百姓办事。
“臣遵旨。”王濠对皇上对他委以重任并没有任何的疑惑,更不会想到李问在这里面坑了他一把。王将军还觉得能得到皇上的信任和重用,是他的荣幸,“臣一定会护送好王爷,把王爷平安带回京城的。”
比起建宁王一脸的感动,王濠是想到了这一路上的危险,不然皇上也不会特意让他带兵保
护建宁王了。
在三日之后,以建宁王和王将军为首的一支队伍秘密的离了京城。他们领的是秘旨,出京所为何事,就连家中的人都并未告诉,更别告知好友了,因而这一日在京城的城门一打开,一行队伍就低调的离京了。
李问是知道建宁王和王濠离开京城的事情,王濠并没有告诉他,他就装作不知道,所以也没有去送行。
这件事情自然是瞒不住赵向毅,他从皇上那里知道了建宁王和王濠领了旨意出宫办事的事情,还知道这个主意就是家里的这位李大人出的。不过这样也好,免得皇上派李问出京,赵向毅是知道这一次当钦差大臣肯定会遇到不少的危险,能不让李问去的话,他并不是太想让李问离开京城。
见少年像是偷吃了鸡的狐狸似的,笑得蔫儿坏的样子特别可爱,赵向毅忍不住的伸捏了少年的鼻子一把,问道,“是你向皇上举荐的建宁王和王濠?
“皇上告诉你的?”李问把捏他鼻子的拍开,瓮声瓮气的道,“你放开,我的鼻子都要让你捏红了。”
哪里红了?他根本就没舍得用力。
不过尽管是知道,赵向毅还是拿开了少年的仔细看了看,发现没有红才放心,“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你不是知道了吗?还要我告诉你啊。”他不是这几日在忙吗?一忙起来就忘记了自己干过的坏事了,到今日知道王濠和建宁王离京了,才想起前几日自己干过的好事,李问解释道。
“就勉强接受你这个解释吧。”解释的还挺合理的,知道他们家李大人不是故意不告诉他,这件事就过去了,赵向毅亲了亲他的少年。
夜里两个人躺在床上,谈论了一会朝中的一些事情。
张清原先就是他下带出来的人,更何况报社就安在他们工商部的隔壁,没事李问就喜欢跟张清坐下来喝茶,自然对朝中的事情就了如指掌了。报社从京城往个地方上扩张,如今地方上也开始建立起了报社,这就等于朝廷的信息开始囊括到下面的地方上了,这样天子就是坐在京城这里也能把地方上的消息掌握在中。
李问自己当初建报社的时候,只是想着能把朝廷下发的消息用最快速的方法下发到百姓们的上,并未想过还有这么大的好处。不过如今他也能从中得知不少的消息。
“过两日是祖母的生辰,娘让我喊你一起过去,到时候去跟祖母见个面。”赵向毅提道。
“我去见你祖母,合适吗?”要赵向毅不提,李问都差点忘记赵老夫人的大寿了,赵大将军和他师傅留在京城就是因为赵老夫人的大寿,之前他还想着准备个什么礼物,最近一忙起来又忘记了。
不过让他去见赵老夫人,是他想的那个意思吗?
这样合适吗?李问看着赵向毅,等着他回答。
“那日祖母会出来见客,我带你去见见祖母。”赵向毅知道少年的心里在想什么,“这件事还未得到你的同意,我与你的关系,我让爹和娘那里先别告诉家中其他的人。”自然他祖母那里也并不知道他与李问的关系。
“哦。”李问点点头,才没有感到那么紧张了,“那去见就去见吧。你祖母喜欢什么东西?明日我让人去准备。”
“不用你准备,我已经让人给你准备好了,明日会有人给你送过来。”赵向毅道。
“那好吧。”既然男人都已经准备好了,李问就不必费神再去想要送什么礼物了。反正他们两个人都不分你我,赵向毅帮他处理好了这些事情,他也乐得轻松,大概两个人在一起就应该是这样?
夜里两个人话到很晚,到后来自己是怎么睡着的,李问都已经不记得了。
好在第二天朝中休沐,他们可以睡晚一些再起来。
隔壁的将军府有一个很大的练武场,早上起床之后,赵向毅就陪着李大人练武,只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他让着李大人。可惜当年李问不好好跟着他四叔练武,不然也不会是如今的这个半吊子了。
不过李问要跟着他四叔勤练武,大概就没有现在的李六元了?
“看招——”见到这人陪他练武还走神,简直是对他武艺极大的蔑视,李问轮着上的木剑往赵向毅砍去。两个人上拿着的都是木剑,以免被误伤了。
赵将军轻松的就躲开了,对李大人勾勾指,“再来。”
“看招——”
“哈——哼——哈——”
然后没多久就变成了李问双举着木剑,对着赵向毅胡乱挥舞,两个人绕着圈子满场乱跑
“哈哈哈”在不远处看热闹的一群人都捂着肚子笑翻了。
谢军师笑的眼泪都出来了,他们将军夫人怎么就这么可爱呢?
这会儿李问还不知道有人在偷看他们,赵向毅的视线往护栏那边扫了一眼,并没有理会躲在那里偷看的一群人,而是专心的陪他的李大人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