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岁末起兵,喂喂就算当兵也得有年假吧

A+A-

    “哈”

    顾楠站在地上,伸了个懒腰,身上薄薄的衣衫从肩膀上滑落,露出了几分白嫩的肌肤。

    外面的天还没有亮,想来才是凌晨几分。

    她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这几日走路都一瘸一拐的,行不得坐不得当真是差点把她给闷疯了。

    兴冲冲地对着一旁正收拾着洗漱用品的绿道。

    “绿,快快,把俺的丈八蛇矛拿来让俺耍耍,这几天不动弹都快生锈了。”

    绿站在顾楠的身后,看着自己家如花似玉的姑娘那种粗话,掩嘴轻笑。

    转眼看到顾楠半露着的身子脸色发红:“姑娘,你先把衣裳穿上,外面冷。”

    “啊,知道了知道了,还真麻烦。”

    顾楠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样子,抓了抓头发。她却是不怎么在意这些。

    自己上一世待在家里就算是只穿着一条短裤也没得什么,哪来的计较这么多。

    她倒是也不想想,自己上一世是个男儿,这一世呢,能一样吗

    绿放下了里洗脸用的绢布,从一边的衣架上取下了黑色的长袍。

    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家姑娘总是喜欢穿着男儿的打扮。

    想姑娘这样的,若是打扮一番

    绿想着顾楠穿着绫罗绸缎的样子,红着脸抿了抿嘴唇,暗自点头。

    定是很美的。

    “姑娘穿衣裳了。”绿一边着,一边将长袍披在了顾楠的肩上,伸要替顾楠宽衣穿上。

    感觉到绿的在自己的腰上摸来摸去,顾楠连忙躲开了开来,她还是不太适应这些,笑着摆了摆:“我自己来便是。”

    知道姑娘害臊,绿也没多什么,笑盈盈地站在一边,帮顾楠扎着头发。

    顾楠的这一头长发,她自己却是根本打理不好的,也只得让绿来。

    等到穿衣打扮完了,站在那的人一下子就从一个不修边幅的姑娘,变成了一个翩然公子般的样子。

    顾楠提起靠在墙角的那一人多高的长矛,往肩上一扛便是走出了门。

    推开门,却发现自己的院中还站着另一个女子,穿着和绿一般的服装,正在站院中那颗老树旁发呆。

    顾楠轻笑着打了一声招呼。

    “画仙姑娘,早上好啊。”

    画仙听到有人唤她回过了头,却见那公子如玉,正笑着和她打着招呼。

    不自觉地翻了个白眼,这顾姐这么一身打扮,若是往街上一走,也不知道又要误了多少姑娘一生。

    想起自己,画仙无奈的抿了抿嘴巴,还真个冤家。

    “顾姑娘,画仙现在在武安君府从事,姑娘无需再用姑娘称呼,叫画仙就好。”

    “嘻嘻。”绿在顾楠的身后笑道:“这下好了,终于不再是我一个人照顾姑娘你这个麻烦了。”

    “嘿!”我这暴脾气,顾楠黑着脸扭过头,伸扯在了绿的脸蛋上:“你谁是麻烦呢?”

    “唔”绿的脸颊被顾楠扯的发红:“姑娘又戚夫人。”

    直到把绿的脸都揉成了一团,顾楠才哼哼着松开了。

    “不和你一般见识。”

    绿对着顾楠吐了吐舌头,而画仙站在那,看着玩闹的两人甜甜一笑。

    双眼中带着不自觉的安宁,她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还能过上这般平常的日子。

    天气有些冷了,天边的清晨刚开出阳光,朦朦胧胧的亮着。

    顾楠横端着长矛静立在院中,长发从她的鬓角垂落,顺着冷风拂动。

    文武同学,为学则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她才四天没练这矛此时摸着却已经有了一些生。

    画仙和绿坐在一旁,咸阳城的雪缥缈,顾楠的一身黑衣格外显眼。

    “森!”

    长矛一动瞬间拖出了一片矛影,近千斤的力道差不多就是半吨几乎可以是人类的极限。

    “呼!呼!呼!”

    一人多高的长矛卷动,阵阵生风,扰乱了飞雪,惊了清风。

    半空中的雪被卷得散开,凌乱的翻卷着。长矛干净利落的刺出,似乎是穿过了数片雪花,使得枪锋上凝结了一层斑白。

    画仙坐在那,呆呆地看着顾楠,略宽的衣裳猎猎翻动,轻拢着的长发飞扬,丈八长矛本是杀器,在她的中却是舞出了几分萧索和美感。

    “是不是觉得姑娘很厉害?”绿坐在画仙的一旁,看到她痴痴的神色,笑着道。

    “兵法,剑术,骑术,诗词。”

    “便是男子,寻常也绝不如姑娘厉害。”倒着绿得意地翘着下巴,仿佛厉害的是她一般。

    她倒是一点也不见外,虽然画仙才来了几天,此时却已经把画仙当成了自己人。

    “有时候我都觉得,要是姑娘是个男子就好了。”绿看着顾楠,轻轻地着,但又发现自己错了话,连忙摇了摇头:“哈哈,你看我,些什么呢。”

    画仙听着绿的话,抿嘴笑了笑,看向那院中人。

    是啊,若是男子,那该多好

    ————————————————————

    平淡的日子过得很快,就像是无所事事的日子会让你觉得就像是没有过过一样。

    自从那日东簪楼之后,顾楠却是再没有给白起闹出过什么乱子,这也让白起松了一口气,自己这徒儿总算是拿出了一点正形来。

    那东簪楼的诗,就是那首什么蝶恋花,他也算是读过了,他不是很懂诗词,但是他也能看得出那文的文采可以能傲视这咸阳才子。

    那日大王在朝会上念出那词的时候同朝的那老儿范雎还被这诗词迷了心智,道了一声好词,却是像是老了好几岁,嘴里还念着一个人的名字,听着像是一个女人。

    哼,好词还需得他,也不看看是谁的学生。虽然顾楠的诗词方面,确实也不是自己教的。

    当然,顾楠的这诗词在白起的眼里就是不务正业,这也导致她日后的兵法课业繁重了许多。

    此番的时节却已经是年末,十二月底。要不了多久便是岁日,平日里有些沉闷的咸阳城中也难得的多了几分喜气。

    武安君府一如往常,门庭冷清,安静得根本不似一个高官的府邸。

    白起坐在自己堂中,黑袍金绣,要上悬着一把长剑,须发斑白。

    中拿着一张兵符,而桌上,摆着一简诏令。

    岁末,帅甲十万,兵发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