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真好

A+A-

    初八是柔姐儿的三岁生辰。

    林可欣早早地就给外孙女备好了生辰礼,一套厚实的冬衣,岩哥儿则备了双厚实的鞋子。

    娴姐儿九月里满五岁生辰时也是如此,一套漂亮的秋衣,一双好看的鞋子。

    昨儿立冬,做了不少荤素卤,一则是送给刘夫人解馋,二则是留些自家吃,三则嘛,便是今个儿带些去张家。

    张婆子愿意对俩外孙女好,哪怕里头关于利益俩字,她自也是愿意回些许善意,毕竟两家是姻亲,能好好相处便好好往来,省得让外人看了笑话。

    天愈发的冷,风里夹着浓浓地冬天气息,透着股恼人的湿冷阴寒,外面飘起了细细密密的雨丝,一呼一吸间满嘴沁凉,就算穿着袄子,仍不见热呼劲儿,只有窝在火塘旁或是炭盆前,才会浑身暖洋洋。

    岩哥儿从屋外进来,随关了屋门,边走边拍着身上沾的雨。“娘,要不然就让我去张家吃个午饭?”母亲原就怕冷,没下雨还好,这下雨了,出门就更不容易。

    “不成。”林可欣也想这么做,但她答应过俩个孩子,柔姐儿生辰时肯定会去张家吃饭。“今个去张家,不单单是为着柔姐儿,我还有桩事要办呢。”

    “行,一会我去借个牛车。”

    林可欣不想穿蓑衣,见雨风也不大,就撑了把油纸伞。盘着腿坐在牛车上,怀里放着给柔姐儿的生辰礼,还有一篮子的吃食。

    岩哥儿在前头赶牛车,头戴斗笠身穿蓑衣,他如今牛车赶得很是熟练,便是下雨依旧稳稳当当。

    许是下雨,路上没什么人很见冷清。

    林可欣问儿子。“屠夫的事找得怎么样了?”

    “正在找,跑了两家,不是特别中意。”

    “不着急咱们慢慢找,已经付了一整年的租金,就算空着铺子刘家也不会什么。”

    岩哥儿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屠夫找得好,价格合适,一年下来咱们能省不少钱呢。”

    “再,柳家那边订的柜子都还要几天功夫才能成,还有店里的布置,琐琐碎碎的事,怎么着也得半个月的时间才能捋出来。”

    娘俩有一搭没一搭的着话,牛车在细雨里缓缓慢慢地走着,不知不觉便到了桃溪村。

    牛车刚到张家院门前,就见站在屋檐下的娴姐儿脆生生地喊着姥姥舅舅,紧接着是柔姐儿软糯糯地奶腔。

    张山柴夫妻俩也出来了,春杏里拿了把伞,高高举起将弟弟遮住。“娘,岩哥儿,快进屋。没成想会是个雨天,这俩孩子怕你们不来,老早就站在屋檐下望着,也不听。”

    “大姐夫这是借了村里的牛车,家里若是有牛棚的话,劳烦你把牛牵进棚里喂点草。”岩哥儿见姐姐拉着他往屋里去,只得扭头冲大姐夫话。

    张山柴憨憨地笑着。“嗳。好。”

    张家还没分家,林可欣自然得先去正屋和亲家打声招呼。

    “老哥老姐儿忙着呢。”

    张家也没烧炭盆,一家子老老少少就挤在火塘旁,不大的厨房到处都是椅子凳子箩筐之类的,都没地儿下脚。

    “大妹子来了。”老张氏搁了里的针线活,随将针线笸箩放到了旁边的椅子上,起身笑着话。“荣有媳妇,快给她姥姥她舅舅上茶,昨儿刚炒的瓜子也抓一盘来。”

    林可欣见张家人态度都挺热络,笑着将里的篮子递给了亲家。“我昨儿蒸了点枣糕,做了点荤素卤味,给老哥老姐儿尝个鲜。”

    “婶子可真客气,难怪我大清早的就听见喜鹊在叫,这是家里有口福了呢。”张荣有乐乐呵呵地着话,眼睛却盯着母亲里的篮,腆着个脸道。“娘,我来给你拿着。”

    张自厚就见不得大哥这副臭不要脸的样子,也不怕外人笑话。“娘你可千万别给他,给了他,咱们就什么都吃不到了,这可是婶子特意拿过来给大伙儿尝鲜的。”

    “老姐儿,孩子们要是喜欢,就分些给他们尝尝。”林可欣话得亲呢。

    一口一个老姐儿,喊得老张氏心里舒畅极了,有些飘飘然。“我家这几个崽子啊,都是当爹的人了,还跟时候似的,有点吃的都见不得眼。”她得无奈,脸上却带着笑。“正好都在家里,大妹子分,就都尝个鲜。”

    知道张家大大有十余口人,林可欣带过来的枣糕和卤味,份量也挺足。

    老张氏挨个儿的分着,也不知是顾及亲家还是怎么地,老少男女都一样,并没有分彼此。

    孙秋兰和赵大丫捧着属于自个的份,齐齐往二妯娌身上瞄了瞄。这是不是算沾了她的光?自嫁进张家这么多年,还是头回见着了婆婆的公平!

    一时间,俩人都有些不是滋味儿。

    美食往往会让人心情愉悦。

    吃了林可欣带过来的枣糕和卤味,屋里的气氛是空前的温馨和谐,大人们有有笑,孩子们嘻嘻闹闹,倒是热闹的紧。

    瞅着屋角的沙漏,将将要进午时,老张氏搞了个炭盆,放进了明亮的堂屋里,一屋子人便移到了堂屋话,只留下林春杏和大嫂弟媳三人撸起袖子着张罗午饭。

    老张氏俩个孙女和宝贝孙子一样,一碗水端平整,这话还真没糊弄人。

    午饭很见丰盛,有鱼有肉还炖了只鸡,荤菜素菜共有八个,味道也很不错,可以吃出来是春杏掌的勺,林可欣曾指点过她几次。

    碗筷放下没多久,张荣有要出去遛哒遛哒,走前还搁林可欣跟前招呼了下,婶子婶子喊得特亲。他走后,张自厚也要出门,比起油嘴滑舌的大哥,他话要见平淡点,也还是很懂礼数。

    张家三个儿媳在厨房收拾着,少人好几个人,拥挤的堂屋见了宽敞。

    林可欣温温和和地与亲家起心里头的一桩事。“我打算往镇上开个卤味铺,荤卤素卤都有,素卤这边,需要不少食材,家里虽有点,但远远不够,我就寻思着过来问问老哥老姐,像花生土豆晒好的笋干等等,家里如果够吃还有多余,可以卖些给我,市面上卖什么价我就按什么价收。”

    “这,这个”老张氏有点懵,下意识的看向自家老伴。

    张老头反应还算镇定。“你的这些,家里存是存了点但不多,亲家需要的话,尽管拿去就成。前阵儿,娴姐儿柔姐儿劳烦你照顾,俩孩子养得很好,家里也没甚表示,主要是不知道怎么来张罗。”

    “老哥话得太见外了些,娴姐儿柔姐儿是张家的孩子也是我的外孙女,我顾看几个月没什么,是我自己喜欢这俩孩子。今个这事,生意归生意,老哥不想做这买卖也成,就当我没过。”

    老张氏有点着急,这可都是钱啊!“大妹子都开了口哪有不的道理啊,咱们是姻亲,最最亲厚不过了。你什么时候要,只管过来就行,我啊,一准儿给你张罗妥当。”

    林可欣看向张老头。

    “你找她。”张老头指了指自家老伴。“家里的事,她知道的最清楚。”

    “对对对。”老张氏连连点头。“土豆他知道在地窖里,花生笋干搁哪,让他找他都没地儿找,还是我最清楚了,都是我在收拾着。”她咧着嘴笑,眉眼有点得意,好似这是很了不起的。

    事情便这么敲定下来,春杏妯娌三个也从厨房出来了,林可欣和岩哥儿起身准备离开。

    很是高兴的老张氏眉开眼笑的送着亲家出屋,等人坐上了牛车,还在嚷嚷着:有空就过来坐坐话。

    态度前所未有的热情,把春杏妯娌三个给看懵了,就收拾个厨房的功夫,婆婆这是怎么了?

    “你娘性子是真好。”老张氏回屋时,拍了拍二媳妇的肩膀。“卤味做得可真好吃。”不仅好吃,还能让她挣到钱。这话她才不会傻的冲儿媳们讲。

    喔。孙秋兰赵大丫听着这话一脸冷漠。又是一个被林家卤味给迷住的人。

    走时,林可欣问了问俩外孙女,想不想回林家住几天。

    姥姥和爷爷奶奶话时,大妞儿就带着弟弟妹妹在堂屋里玩,知道姥姥要开铺子。她问。“姥姥忙不忙?我想把弟弟也带上。”

    别近段时间还真有点琐碎事要忙,林可欣想了想就,待进了腊月便过来接他们三个。

    这也是老张氏热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宝贝孙子去林家住几天,回来后,肯定会更乖更懂事儿,不定,还能愈发的见水灵了,光想着她心里头就软乎乎的。

    想想以前对亲家的偏见和怨怒,一张老脸就臊得慌。亲家性子多好,分明就是她自个心眼儿,往后得待亲家更和气些。

    于是,张山柴夫妻俩发现,自柔姐儿生辰过后,娘待二房上上下下都很是和气,尤其是春杏,婆婆以前见她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一张嘴三句不离骂,如今却是眉开眼笑乐乐呵呵,目光都显柔和慈祥了。

    难不成娘又做什么事了?除了这个,夫妻俩再也想不到第二个原因。

    这么一琢磨,张山柴俩口子就觉得,娘是真好啊,要多多的孝敬娘待娘好,得搁心尖尖上放着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