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番外

A+A-

    时间似乎还跟之前没什么区别,除了林敬松的家里多了个白白嫩嫩的姑娘。

    时间转眼就到了盛夏,今年的种植方面很多都沿袭了去年那样,除了对地里的作物越来越感兴趣,提出一条条更加有助于作物生长生产的王师师。

    现在,不论是林敬松这边的山上,还是枣庄的村民,到处都传遍了,王师师是个知识渊博的专家,林敬松种植的优良种子也是她那边搞来的。

    王师师听了,还相当的自豪,声称一定要真的杂交出优质的种子。

    林敬松随她去了,他自己有时也会跟着去看几眼,意外发现她照顾的苗还不错。

    水泡儿价钱很高,八十块钱一斤,但是这东西不怎么压秤,石鑫想了想,跺脚也买了那么一批,做成果酱伴着酸奶卖。

    一盒掌心那么大点儿都不如的酸奶,竟然卖十块钱,即便是这么高的价格,一群学生蛋子们都嚷嚷着还要买、还要买。

    石鑫后悔了,他哪里想得到现在这群学生们手里这么有钱啊,赶紧去找林敬松增加订单量,却被告知没有了。

    搞得石鑫那叫一个后悔啊!

    至于学生们,他们精明着呢!就在石鑫以为他们手里钱多的时候,他们也算算在食堂吃的饭菜,竟然不比之前开学的时候直接交款的多多少!

    “咱们平常一学期餐饮费大概是三千元左右的样子,一个学期按五个月算,一个月大概就是六七百块钱。要是算到一周,大概吃饭的花销也就是一百七十块钱,一周五天,一天就是三十块的伙食费。”

    “我现在一周的伙食费也就是二百块钱,主要是咱们餐厅的饭菜除了付费餐,都太便宜了啊!”

    “就是就是,付费餐贵也就贵了,问题是我们大多时候也抢不到,也就等于是手里捏着钱也花不出去啊。”

    突然,一个胖乎乎的男孩就拍桌子了,着急道:“老石干嘛去了,次次开会都要提高付费餐的进货量,结果我还是捏着钱买不着啊!”

    “就老石那精明劲儿,要是能买来,不得赚翻了啊,我估计还是买不来货。”

    “嘶!老石都买不来?到底是睡觉种的菜这么牛皮啊,我以后也干脆去种地好了。”胖子流着口水。

    学生群们立马轰然笑起来,有人开他的玩笑:“你要是去种地,怕不是苗苗刚长出来你就把它给吃喽!”

    胖子捏着拳头,大声反驳:“你们都没看电视的吗?现在外国都是大农场,种植都是全部机械化的,一个农场里面只需要两三个工人开车撒种子收获就行,我能吃得完吗?”

    班主任准备上课,走到教室后排就听到了班里吃货胖子这么一番话,她都忍不住返回办公室,又跟里面的老师们学了一遍。

    “哈哈哈哈哈!胖子大概是不知道咱们国内现在还多是农家精耕细作吧!”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师笑着。

    另外一个男老师倒是支持胖子:“不定等他长大以后,咱们国内也开始推行外国那种规模化的种植了呢?”

    地理老师摇头:“不行的,咱们国内平原不如米国那边多,没办法想那边一样进行规模化的种植业。”

    另外一个班的班主任道:“你们班那个胖子跟我们班的猴子一样,都是吃货,他们俩现在天天下课在一块就‘我的理想’。”

    “理想是啥?”

    那位班主任老师轻咳两声,学道:“我的理想,是以后长大当个农民,能种植出特别好吃的饭菜,每天吃自己的喝自己的,不用花钱也不用排队。”

    “哈哈哈哈哈哈哈!”

    “初一的学生们还是啊,思想还跟学生差不多。”

    政治老师也是个隐藏的吃货,他翻着手机里的备忘录,道:“咱们今天晚上后面餐厅付费餐做的是披萨啊。”

    林敬松那边原本牛奶就不够使的,也就冬天不方便运输跟夏天他们学校放暑假能攒起牛奶的时候,才会做成奶酪,平常他哪里舍得呦!

    奶酪存货少,一星期也就做一次,不光是学生们掰着指头算这天,老师们也是一样。

    生物老师不高兴:“今天上四没有我的课!太悲伤了!”

    下课的时候,办公室里一片安静,每位老师都勤勤恳恳的批改作业写教案,可等到学生们一上课,一没有学生到办公室旁边来,老师们就放飞了。

    思源里面待遇一直都不错,老师们从来都只是跟自己比,没有绝对强压的成绩排队拼比,是以老师们还算和谐,办公室里面也不少见欢声笑语。

    只是,自学校开放餐厅给上午第四节有课的老师们免费提供付费餐以后,老师们在办公室里每日话题就变成了:“今天付费餐是个啥?”

    石磊在教学楼转了一圈,有餐厅那个招牌吸引着,不少学生面对上午第四节精神都很亢奋,学习劲头还算不错。

    但当石磊转到教师办公室外面的时候,听到的不是老师们在讨论教学方面的问题,还是一水儿的都在“吃”。

    转一圈准备也去餐厅蹭付费餐的石磊,心里思考着:是不是老师们的业务压力还不够大?

    时间到十一点,上四没课的老师就可以先走了,一群老师们看见下楼梯的正校长,都默了。

    直到石磊的背影完全看不见,才有年轻没多少经验的老师疯狂的问:“咱们之前在办公室里谈论的,校长是不是都听见了啊!”

    老教师相对来,脸皮就要更厚一些,他们很淡定:“别慌,校长每天也在后面餐厅吃饭。”

    ……

    夏季来临,一门口的健康粥店也进了大批量的西瓜。

    郑民望是在听他们家隔壁老太太的外孙女到的,思源学校里面有一个付费餐是西瓜皮。

    西瓜皮还能吃?这瞬间就引起了郑民望的注意。

    林敬松那边每年夏天的西瓜供货量都不够他卖的,郑民望也算是让粥店的厨子想尽了办法,但是仍然没不够用。

    偶尔听学生那么一,郑民望立马感觉有所灵感。

    一般来,粥店这种铺子都不会有多厉害的厨子,但郑民望舍得下本钱,这个大厨是他在外地请来的高级甜品师。

    这个师傅也完全不亏他的工钱,给粥店带来不少创意,再加上林敬松那边进来的绝对高质量原材料,郑民望的粥店在整个羊城都有着绝对的名气。

    平时不光是一的学生上学要吃,老师也经常蹲在他们店门口买饭,甚至于还有别的学校孩子,以及□□点钟才上班六点半就来顿点儿的白领们。

    健康粥店也一直带领着羊城的粥店不断的创新,他的粥店上西红柿蛋花汤,别的早餐店也要后续跟进,他的粥店上新果酱,别的早餐店就立马进货相关工业产品。

    可以,郑民望的粥店稍微有个什么吃法儿上的创新,立马就会有别的早餐晚餐点山寨,也间接的带着不少吃店生意日益高涨起来。

    可以,健康粥店起头儿,别的店跟风捡漏。

    一开始陷害郑民望他粥店的隔壁早餐店早就做不下去关门歇业了,后面捡起来继续做早餐生意的老板是个能人,光是捡健康粥店每天买不到他那边正宗早餐的漏,都赚的盆满钵满。

    见到了郑民望更是从来都好脸相向。

    一路上他一边搜索西瓜皮制作美食的方子,一边坐车,一路直奔粥店,即便是不怎么搭理隔壁早餐店的老板,他也不会对郑民望有所怨恨。

    粥店后厨还在忙着准备明天的材料,郑民望把他搜集到的方子统统交给大厨,并且问:

    “这个有操作的可能性吗?咱们之前就浪费了不少的瓜翠,思源学校跟咱们这边是同一地方出来的货,他们能做的学生吃着忘不了,咱们应该也没问题吧!”

    大厨皱着眉头,点头:“应该是没问题的,这种西瓜汁水足,口感脆爽,也没有苦涩杂味,按理瓜翠的品质也会是很高的。”

    郑民望立马就随手拉一个工人,交代道:“你去把咱们之前的西瓜都把外面的绿色硬皮削掉,留着瓜翠咱们再做一道菜!”

    工人听着整个人都不好了:“用西瓜白瓤做菜?能行么?”

    大厨笑着:“可以的,其实北方一些地方还会拿着瓜翠跟黄豆制酱,南方也自古以来都有吃瓜翠的传统。”

    见大厨这么有自信,郑民望干脆也就不走了,他就这么坐着等大厨研究做出来成品菜。

    大厨还真是有水平,按着刚才郑民望给他的方子一一都做出来。

    只不过网络上的方子原本就存在各种缺陷,五道菜里面只有一道郑民望吃着还算是不错。

    “我再研究研究,应该是有些地方盐糖比例不对,或者是需要别的什么程序。”大厨吃了自己做出来的菜,也很不满意。

    店里进来的西瓜品质一直都是最高的,要是不能好好做出来,简直就是辱没了这西瓜!

    健康粥店稍微有个什么新品,就立马能让隔壁那个早餐店的老板盯到,这次郑民望急匆匆的进店,他也是琢磨了什么不对,品咂出来之后立马就往他粥店里面钻。

    伸手不笑脸人,面对着往自家粥店里面送礼物的隔壁早餐店老板,郑民望也不好把他赶出去。

    隔壁店老板把送来的茶叶放在柜台,笑嘻嘻的往后厨望了望,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腆着脸笑道:“郑兄弟又是搞什么新品吧?闻着味道就老好了!”

    关于瓜翠这东西,大厨都不好做出来,郑民望根本就不怕他跟风,爽快的接了礼物,同样脸上假笑着把他店下一步的新品告诉他。

    隔壁店老板很快脸上就笑不出来了,什么鬼啊!竟然连西瓜皮都用上做菜了?!!!

    隔壁店老板年纪约莫四十多岁,他是从在农村里饿着长大了,他知道瓜翠那玩意,吃着一点甜味都没有,要是西瓜品质不行,吃着还一嘴的苦涩味儿!

    郑民望他们就这么有信心把瓜翠做成好菜?

    但是他不得不相信,尤其是闻着后厨飘来清香的味道之后,店老板简直都要抓狂了!

    他们粥店到底是从哪儿来的什么鬼西瓜啊!别的粥跟菜他都可以学,可这个,他怎么学?

    大厨失败了几次之后,顺利的做出了风味各异,但是又都一流好吃的瓜翠相关的菜,隔壁店老板就这么一直坐着、还有幸品尝了下。

    品尝之后,他就绝了跟风这款新品的心思。

    太难了!

    大厨又把方子磨了下,跟着第三天就投入市场,一时间瓜翠这个名词引得羊城满城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