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乘胜归兮

A+A-

    这话像是故意要打陈诗韵的脸似的,直接将她的嘴堵住了。

    陈诗韵有些不确定的抬头瞧了林承明一眼,没敢再出声儿。心里寻思着今日林承明睹物思人,心绪波动太大,这时候什么怕是会起反作用。等过了今日她再磨缠磨缠,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林芳菲点头应下,又道:“天还寒着,爹和姨娘还有妹妹们就赶紧回吧,菲儿这就走了。”

    完,又冲陈诗韵笑笑,道:“今儿还要好好谢谢陈姨娘的礼物呢,正是解了菲儿的燃眉之急。可惜陈姨娘如今掌着林家,轻易不敢出门儿。不然等我爹去农庄上看望我娘的时候,陈姨娘一起来可多好。”

    陈诗韵气的的指尖儿都在隐隐的发抖。

    林芳菲回头冲柳姨娘抛个眼色,便收拾好了包袱同碧红上了马车。

    林芳菲一走,陈诗韵便急不可耐的回姣韵苑去了,今天出师不利,回回都叫林芳菲赢了局面去。昨日她白白挨了几巴掌也就罢了,今日还叫林芳菲翻出了白家的事,并让林承明开始怀疑起府中的账目,拐走了她两件最贵重的首饰,关键的还让林承明答应了要去农庄看望徐文君。

    陈诗韵心中计量着,给林芳菲支招儿的这位高人实在是厉害,此人之深已经超出了她的预料了。林芳菲才回林家两日,却发生了那么多事。她如此来势汹汹,明摆着是冲着林家,冲着她陈诗韵来的。

    是她轻敌了,是她太轻敌了!

    陈诗韵半路上就让荷花去叫媚儿了,她要好好的想想对策,一方面要补救这两日里失去的棋子儿,绝不能让林承明去农庄。另一方面绝不能再叫林芳菲赢一个棋子儿了。

    “潘婆子,你去账房上一声,最近这几日里账本儿要保管好,谁也不能看。特别是老爷,他若要看账本,一定要找个由头搪塞过去。”一边走着,陈诗韵已经开始了补救措施。

    潘婆子刚应了一声‘是’,陈诗韵又摇摇头:“别,这事儿由荷叶去办吧,你得去一趟白家。跟安宁一声儿,这几日里老爷有可能去白家,让她想办法挡住。至于什么理由什么借口叫她自己看着办。这事儿若是拆穿了,于她也没有什么好处。”

    “是。”潘婆子又应了一声。

    至于林承明去农庄的事,则是需要几人一同商量对策了。陈诗韵回头瞧了一眼跟在身后的两个女儿,道:“娴儿,一会儿你也跟着到我屋来吧。”今天多亏她的娴儿脑袋瓜子灵活,把那两件物件成了是‘送的’,不然陈诗韵今天的损失可就更大了。两件首饰固然贵重,但只要她坐在这个掌家的位置上,要多少钱没有?可是如果让林承明知道她在陷害林芳菲,那可就及了根本。

    陈诗韵也由此终于看到了女儿的优势,她虽年纪,头脑却是极灵活的,比林柏风林薇雅都强了不知多少倍。

    林薇娴一听陈诗韵点了她的名儿,不禁嘴一弯,高兴的应道:“是。”

    林薇雅一看娘亲叫了妹妹却没叫她,她再笨也明白娘亲这是嫌她比妹妹笨。林薇雅不禁有些不满,恨恨的瞪了一眼正沉浸在喜悦里的林薇娴。

    且众人自林家大门处各自散去,柳姨娘却并没有直接回院儿,她差了自己的贴身丫环珠儿出了门儿。

    刚才林芳菲临走前递给了她个眼神儿,柳姨娘大概猜得到林芳菲是个什么意思。

    珠儿出了林家大门儿,沿着街边一直朝着东走去,走到一处拐角,就看见林芳菲的马车正在那里等着她。

    珠儿恭恭敬敬的冲车上的林芳菲福了个礼:“二姐,姨娘让奴婢过来看看姐有什么吩咐。”

    “今儿姨娘费了不少口舌,十分辛苦,这条项链就送给你们姨娘,叫她换个茶钱来。”林芳菲着,冲碧红使了个眼色,碧红便将刚刚才从陈诗韵那里得来的那条翡翠珊瑚镶件儿的项链拿帕子包了,递给了珠儿。

    珠儿顿时受宠若惊:“二姐,这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

    林芳菲浅笑宴宴,伸出葱白的纤指往唇边一竖,做了个‘嘘’的势,温声道:“你跟你们姨娘,只要站对了队伍,有的是好处。陈诗韵能给的,我都能给。陈诗韵给不了的,我也能给。”

    珠儿里心翼翼的捧着那条项链,低头应道:“是,二姐的话奴婢一定一字不落的给姨娘带到。”

    林芳菲勾唇一笑,冲马夫点点头,马车便缓缓的行驶起来,珠儿的身影很快就在身后变作一个点儿。

    “姐你何必给她那条项链,那至少要值个上百两的。”碧红忍不住道:“给她这只金镯子也算是不错了。”

    林芳菲无所谓的笑笑:“要拢住一个人,你首先就是要向她证明你有这个能力,有这个实力,而且有这个肚量。今儿这条项链本来就是柳姨娘赢来的,给她又如何?再她可比这条项链有价值多了。”

    碧红翻看着里的金镯:“原以为能给二姐添几件好首饰呢,却转眼就叫你送人了”

    “添什么首饰,这只金镯我也不会留。陈诗韵的东西,你以为我会带回农庄去吗?”

    “那?”

    林芳菲赏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色,悠闲道:“一会儿到了凤仙镇,你就拿去将它典了。大概能典个二十两银吧。直接买成酒和肉,今天晚上叫农庄上的长工们开开荤。”

    这一路走的比较顺利,马车到了林家农庄的时候,天色还未黑下来,满天的霞色映的农庄也都红彤彤的。

    农庄上的做饭仆妇李嫂正找了两个长工在帮她抬些红薯来煮。

    天天吃红薯吃的人身上都没有力气,两个长工一边抬着,一边抱怨着:“李嫂啊,咱们这饭食什么时候能有个改善那?要我可真不是娇气的人,可是天天这么吃,我都快要吃吐了。再这要把人吃坏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