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现实打脸
现实打脸
徐尚定郑重道:“爹,你看到了吧,你听到了吧,这就是现实。并不是所有的容忍都可以换来同样的对待。有些人,你让她一步,她会前进两步,你让她一百步,她就会前进一百零一步,永远都不会餍足。你无休无止的忍让下去,只会让她越来越嚣张,越来越彭胀。到时不管是对她还是对咱们,都不是好处。”
“而且,那王家婶子也了,以后不让咱们再去大集摆摊了,也不让咱们去旁的地方摆摊儿。难道咱们就得那么听话,自己个儿断了自己个儿的生路?爹,这些年来,咱们徐家过的那
么不容易,王家都不肯放过咱们,而咱们还要无底限的忍让下去吗?现在菲儿肯帮尚书做生意,咱们徐家好不容易得了这么个会,难道又要毁在王家里?难道真要闹出了人命,咱们徐家才能醒悟,才能懂得反抗,才能知道如何跟人‘不’?”
徐尚定刚完,徐尚能立马在旁上附和道:“爹,三哥的对呀!”
徐方树长长的叹息着:“可,可是”
这时,徐尚此也开口道:“爹,三弟的话都对,你和我的想法,是有些过于陈旧了。这王家之所以能那么肆无忌惮的欺着徐家,还不全是仗着咱们不会像他们那泼皮无赖,永远都会
忍着她们让着她们?那王家婶子总是念书人念书人的挂在嘴上,可我看在她的心里,念书人并不是个什么光荣的词儿,她就是觉得念书人最好欺负罢了。可是咱们念书识字,寒窗苦读,是为了出人头地,为了为官福民,并不是为了能挨人欺负呀!”
徐尚此是家中长子,又是从随徐方树念书的,他话徐方树向来最是听的。
徐尚此完,徐尚能又在旁上附和道:“爹,大哥的对呀!”
“爹!!”
“爹”
被几个儿子团团的围住,苦口婆心的相劝一番,徐方树的脸色终于有了变化。
徐方树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道:“你们的都是对的,爹心里清楚呢。就是这读书人的脸面要了几十年,突然要丢掉了舍不得。”
徐尚定道:“爹,人要学会拒绝,都要学会‘不’。这跟是不是读书人没有关系,也不丢人。”
“是啊爹,三哥的对呀!”徐尚能道。
徐方树感慨着:“你们都长大了,不但能律已而且还能服人,真是让为爹十分欣慰啊!”
徐方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像是做了个什么决定,点头道:
“成!既然你们都长大了,爹就听你们的!以后王家要是再想欺在咱们头上,咱们不再忍着了!虽然咱们做不出伤人害人的事,但也不能让旁人总这么欺负着!现在尚书要去做薯粉生意了,你们大哥为着不拖他的后腿,把多年的心事都出来了,我这个做爹的自当也有些表示!”
“太好了爹!!”
“只要咱们硬气起来,看那王家还能欺负咱们不!”
“还不让咱们赶大集呢,他们算什么东西,凭什么能不让咱们去?那大集还成了他家的了?!”
三日之后。
徐尚书从凤仙镇回来了。
同时还带回来了满满三大车的薯粉。
车和拉车的都是林家农庄的,将薯粉全卸在徐家之后,车队就回凤仙镇去了。
徐家众人将薯粉都收拾妥当了,就纷纷聚在堂屋,听徐尚书讲他在凤仙镇的见闻。
徐尚书满面红光,一脸兴奋:“爹,娘,这真叫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咱们只听人家林家农庄怎么怎么好,长工们挣的钱怎么怎么多,可是我这回去了亲眼一看才知道,这林家农庄呀,比传闻里的还要厉害多了!!
咱们菲儿如今可真是了不得,她营务那林家农庄,真是营务的红红火火!!这薯粉的生意就不了,几乎每天都有人想方
设法的要见菲儿,想跟她这儿拿货去卖。要不是农庄只跟王黄二位老板签了约,恐怕农庄的大门都要被人挤破了。爹啊,娘啊,菲儿下光制作薯粉的长工,就足有三四十啊,专门盖了一间大院子!”
徐尚书一边着,一边拍着自己的脑袋:“哎哟真是的,我都了不薯粉的生意,怎么又上了。咱们就光农庄上的作物吧,桃园今年产的桃子又大又甜,菲儿这东西再甜也是卖个时节,个把月的时光一过,剩下的桃子就只能腐烂扔掉了。所以菲儿想了个办法,把桃子都制作成了一种叫‘罐头’的东西。这罐头吃起来麻,味道跟鲜桃不一样,比不上鲜桃子新鲜吧,但也别有风味儿,反正我吃了是觉得真好吃!而且菲儿
了,这东西是至少能放上六个月!等寒冬腊月没有水果吃的时候,这东西再拿出来卖,岂不就抢疯了?!”
(前头写的保质期三个月写错了,应该是六个月,正好能放到冬天)
“二哥,你的我都馋了。那么好吃的希罕玩艺儿,你咋不给我捎一个吃呢!”徐尚火忍不住抱怨起来。
徐尚书摆摆:“有有有,我带了不少回来呢。不过这事儿咱们一会儿再,我这还没完呢!!”
“爹,娘,你们道菲儿农庄上还种了什么?”
“还种什么稀罕物了?”
“她种了鲜蔬菜!咱们这儿的气候长年偏于干旱,缺水而且
夏日烈日又毒,所以鲜蔬菜这种娇嫩东西很少有,一般都是农户在荫凉地里种一点罢了,贵的要命,还不一定能买得到。可菲儿就有本事,在农庄里头种了一大片!她弄了个水车,挖了水库,还用竹筒子在农庄里架了水渠,反正具体的我也没搞明白,总之就是取水十分方便了而且也不用担心旱季无水就是了。而且她还给菜地弄了遮阳,我去的时候,那菜地里的鲜菜长的油绿绿水灵灵的,听现在已经开始往外出货了,镇上和县上的各大酒楼争着抢着的来买呢!!菲儿,那一片菜地,单这一季挣的钱,就几乎可以抵上农庄一年的收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