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要给我说亲?

A+A-

    “你把图纸准备好,交给十一。”君廷烨低声着,也不问她这些古怪的东西是什么,拿来做什么。

    “十一会做这个?”李若离连声应下后,看着夜十一问到。

    “他会帮你找人做。”君廷烨。

    秋风渐起,慢慢冷了起来。李若离看着天色暗了下来,她谢过君廷烨,离开了九王府。

    两主仆吃过饭后,李宗华便来了。

    “若离,是父亲,快开门。”李宗华称不上客气,站在李若离的院子门外,看着落了锁的门口,心里有些发堵。

    当初是怎么想的才会同意让李若离自己管她的院子,如今自己身为主人,都不能随意进去!

    “父亲,有何事?”李若离虽然奇怪,但还是让梧桐开了门。

    李宗华走进去,原先的破旧的院子变得整洁,干净,前厅用屏风隔开了左右两个耳房,院子虽,格局不乱。

    他看着李若离,这么多年来的不闻不问,女儿都长这么大了。还和九王爷扯上了关系。

    “没事就不能来找你?”李宗华一屁股坐下,倒了一口茶,呵!这丫头倒是会享受!这茶叶仅仅一两就卖到两百两,他都舍不得买!

    “你这茶叶哪里买的?”李宗华又喝了一杯,“太贵了,我们初来京城,莫要随意花费!”

    “这是从九王府拿的。”李若离笑道,“父亲若喜欢,便多喝些。”言毕,她亲自给李宗华倒上了一杯茶。

    李宗华有些尴尬的咳了声,“我们家是商户,你不要随意和九王爷攀上关系。”

    “父亲,是想什么?”李若离听完莞尔一笑,仿若洞察了李宗华的心思一般。

    今日李宗国来找李宗华,大意是李若离经常出入九王府,被很多人看到了。其中不泛有容乐郡主府的人。

    容乐郡主的父亲是太后的侄子温钧,温容乐自和君廷烨一起住在皇宫里,两人年纪相差不大,容乐今年已经十六了,却还未议亲,她属意君廷烨在京城上下都知道的事情。

    如今听李若离和君廷烨走的那样近,便央求父亲温钧在朝后提了几句李宗国,好让他知道商户不可乱攀高枝。

    所以李宗国才连忙告诉李宗华,两人一合计,李若离年纪也不了,十五岁也可以定亲了,遂准备在京城找个人家把她嫁出去。

    “你今年也十五了,琴儿入了宫。如今只剩你的婚事还没个着落。”李宗华轻咳了一声,“我和你大伯那边会帮你留意,但是你最近就不要老往外跑,尤其是不要老是去九王爷府上,一个女儿家的,成何体统!到时候还有谁能给你亲?”

    见李若离依旧是淡淡的神色,他这才舒了一口气,为什么和自己女儿话,还会有种害怕的感觉。

    李宗华暗自想到,她是自己女儿,肯定是要听自己的。他虽然有心想攀附九王爷,但是听李宗国的,他们家攀不起,反而可能会摔一地。还是作罢了。

    “父亲的意思,是要给若离亲?”李若离笑道,果然该来的还是会来,来的还很早。

    大抵是自己常常出入九王府,让大伯那边为难了吧。

    “正是此意。”李宗华到,“你母亲去的早,就有你二姨娘和大伯母那边操心一下吧。”

    李若离抬头,“若是我不愿呢。”

    “胡闹,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能由得你决定!”李宗华脸色一沉,不愿与她再多,“你以后少点出门,别成日去九王府。现在你大伯正值考核之际,你大哥和堂哥都在为明年的春试学习,你不要添乱!”罢便走了。

    梧桐见李宗华走了,才问道,“姐,这可怎么办啊!到时候二姨娘肯定不会给姐找好婆家的。

    “嗯,不过是亲而已。”李若离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实在是躲不过去,那就离家出走罢了。“事,不必在意。”

    “姐,这怎么是事呢!”梧桐转着圈圈,“要不我们去求求大老爷?”

    “不定要我出嫁的正是大伯呢。”李若离扯出一抹笑,自古女子都是用来巩固家族地位的,李琴儿已经送入宫了,那么自己就算不能为李家带来什么荣华富贵,也不能惹祸上身。

    刚刚李宗华讲的时候,她就猜到了。大部分的问题还是出现在自己常常出入九王府上面,她不过一届商户,君廷烨在尚书府给自己送琴,还勉为其难是欣赏琴技,可三天两头的往九王府去,可就不得不引人所思了。

    像她这样的身份,就算是入王府做个通房妾室都不要的,九王爷哪能和这样的人扯上关系?朝里总会有人和李宗国了吧,不能因为自己一个侄女,就坏了他们李家的仕途。

    宁可赶快找个人家把自己嫁出去,也不闻不问她是什么原因要出入九王府,或者,没人在意。

    天气渐寒,就连人心都寒了。

    李若离次日还是我行我素的出门了,路过芝林堂的时候,只见外面排满了人。

    “怎么今日那么多人啊?”因为人太多了,李若离的马车都过不去,梧桐嘟囔着,“姐,奴婢下去看看。”

    梧桐转了一圈,很快就有人告诉自己,原来是孙太医今日坐堂看诊了,大家都过来排队呢。

    “孙太医倒是个好大夫。”李若离笑道,已经位居太医首了,却还能为民看诊。

    可真想和孙太医交流交流,这个时代的正医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了呢。

    她的马车只能缓缓前行,本来今日打算上街转转,有什么店铺可以盘下来。谁知今日竟这么多人。

    “罢了,去药铺吧。”李若离不愿在车里待着,下了车,去了前些天买了丹炉的那个药房。

    “姐今日要买些什么?”老板看着李若离来,认出她就是上次出就救下一个被芝林堂判了死刑的娃。

    “随意转转。”李若离答。“有什么特别的药材吗?”

    老板到,“今日店里来了一批红石草,姐要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