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真的是我错了吗

A+A-

    民间的百姓对于拜师一事都极为重视,就更被是自己儿子了。

    他可是真龙之子,如此草率的就拜了别人为师,未免有些不太合适。

    如果拜师的时候礼数不周到,到时候被别有用心的人写了折子送到皇帝陛下的面前,免不了要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再了,高高在上的皇子拜师,又不是市斤升斗民那样随随便便就能拜师的,如果不是皇帝陛下亲自敕封,谁人敢做皇子的师父?

    淑妃现在有些好奇,那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让皇子拜师的家伙到底是什么人?

    想到这里,淑妃便站起身子,皱着眉头问了一句:“轩儿,你贵为皇子,拜师是意见很大的事情,怎么能够如此草率呢?

    你知不知道,要是没有你父皇的敕封,没有人够资格当你师父的!”

    听到淑妃这种话,赵轩便有些不服气了,噘着嘴反驳:“母后,孩儿很认真的行了拜师礼,并没有草率行事!”

    “轩儿,行了拜师礼又如何?这又算不得隆重的仪式。

    你要知道,这天地下的博学之人多了去了,能够有资格做你这位皇子师父的,屈指可数!

    你刚才只不过是去郊外游玩了一会儿罢了,就随随便便的拜了一位师父,这还不草率?

    如果让你父皇知道你出去之后就如此草率的认了一位师傅回来,免不了的要对你责罚。”

    赵轩却一脸的坚决,口口声声道:“翰林院那些老夫子都是腐儒,他们比不上孩儿现在的这位师父!”

    腐儒?

    听到赵轩口中蹦出来的那两个字,淑妃先是一愣,随后面色大变,声音也拔高了很多,带着责备意味的质问道:

    “轩儿,谁教你翰林院的先生们是腐儒的?是不是今天你才拜的那个误人子弟的家伙的?”

    赵轩梗着脖子大声:“没人教我那么,是孩儿自己想出来的!

    翰林院的那些先生们,一天天的就只会什么之乎者也,除了会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之外,其他的什么都不懂!”

    赵轩扬起脑袋,满脸都是坚决,显然是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和自己的母后好好辩论一番的了。

    他接着道:“和翰林院的老先生不一样,孩儿今天认识的那位师父,他教我的不只是空洞的大道理,还有很多我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是翰林院的先生们从来不会提及起来的。

    母后你不喜欢孩儿的师父,可以,但是你不能侮辱孩儿的先生!”

    侮辱

    淑妃这一次是真的生气了,蹭的一下子站了起来,怒视着赵轩呵斥道:“大胆,怎么和母后话的?给我跪下!”

    见到自己的母后生气发火,赵轩却毫无惧意,依旧仰着脑袋理直气壮的质问:“孩儿没有错,更没有做错,母后为什么要让我跪下?”

    “你你!”

    淑妃被气得浑身直颤抖,再也无法保持那种母仪天下的端庄气质,指着自己儿子的指都开始哆嗦。

    赵轩却依旧不害怕,更没有要认错的意思。

    “母后,你以前就教导过孩儿,要尊师重道,这是你亲口所,现在却又教唆着孩儿不认现在的这位师父,这算是尊师重道吗?

    我不管那么多,即便是幕后不喜欢孩儿现在的这位师父,那孩儿也已经行过拜师礼了,那人便永远是孩儿的师父!

    母后当着孩儿的面羞辱孩儿的师父,孩儿当然要为师父便捷几句!”

    到这里,年纪的赵轩有些口干舌燥,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这才继续道:

    “再了,父皇之前就告诉过孩儿,圣贤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是三个人在一起,肯定有可以做我师父的人,肯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和提防。

    福黄高速孩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想要让孩儿多向有真才实学的人学习。

    父皇过的那句话,孩儿一直都民记在心,所以今天见到真正有才能的人才会毫不犹豫的跪下行拜师礼的。

    现如今,母后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却要因此责备孩儿,孩儿想不明白,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了什么地方!”

    着着,赵轩的眼眶便有些泛红,不知不觉就带起了哭腔。

    终究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不管怎么心智成熟,都还只是个孩子。

    受到了委屈的赵轩红着眼眶,但却倔强的不让自己的眼泪流下来,看的淑妃有些心疼。

    淑妃本来还想要严厉斥责几句的,但是看到赵轩那父母养,话到了嘴边儿就有些于心不忍了。

    更重要的是——淑妃竟然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有什么合适的言语来反驳自己儿子之前的那番话!

    尤其是那句三人行必有我师,那句话的确是当今的皇帝陛下过的,赵轩并没有错。

    可淑妃一想到自己怀胎十月生下的孩子现如今竟然因为他觉得自己这个当娘的侮辱了别人,就敢和自己顶嘴,这让她颇为幽怨。

    要是换成别人,淑妃早就让人把他杖杀当场了,可偏偏出那番话的是自己的宝贝儿子

    淑妃想要开口些什么,但是却看到了自己儿子那副倔强又委屈的表情,便有些心软了。

    在这之后,淑妃便开始不自觉的反省了起来。

    仔细想来的话,轩儿之前过的话并没有错误,可为什么自己还要责备他呢?

    难道真的是自己错了?

    淑妃实在是看不得自己的宝贝儿子流泪,便软下心肠柔声安慰道:“好了,轩儿不哭。

    既然你觉得你的那位师父如此厉害,不如让他来见见母后。

    如果那人真的像你的那样才学渊博,有着翰林院老先生们都比不得的能耐,让他做你师父又何妨?到时候母后还会亲自向你父皇引荐此人,让他可以名正言顺的当你的师父。”

    赵轩低头擦了擦眼眶的泪水,抬头看着最疼爱自己的母后,却皱了皱眉,一本正经的纠正道:“母后,师父现在就已经是孩儿名正言顺的师父了,不用您引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