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A+A-

    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马上就要中秋了,今年的中秋由于林大姑的到来而变得十分隆重,同时,刘家的大女儿刘萍也会回来!

    秀卿忙着将所有的制作月饼的材料炮制,方便明天的使用,有很多的材料甚至前几天就开始准备了,比如核桃仁和花生仁,制作五仁月饼的材料并不齐全,所以林家一般只会用三种,就是花生仁、芝麻和核桃仁。林家人喜欢甜的,会有红豆的、莲蓉的、冬瓜糖的。满足了所有人的需求,今年还有红烧肉的。

    第二天,秀卿收拾好东西之后就到林家去了,林母已经在开始准备了。秀卿看着忙碌的母亲,瞬间就觉得自己文艺了,她的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

    她觉得自己最近太情绪化了,各种的感动都会有一种流泪的冲动,是不是太幸福了?!每次只要这样想着,很快又会有一种不安,感觉这种幸福不太实在,有种忐忑的心情。

    “娘,我来了!”

    “来吧,搭把手!”林母将一大盆子的馅料交给秀卿,秀卿将盆子放在大桌子上,桌子放在天井里,这是过年时候用的大桌子,由四张桌子拼成的,平时只有做红桃粿和月饼的时候会用到。

    桌子上面放着很多的东西,林母已经将所有的馅料都已经准备好了,一共有五盆子,最多的就是红豆的,这是林家人都很喜欢的。林母还特地加了一些糯米进去,让红豆沙更加软糯。面皮也是林母特别活好鞣制过的,里面加入了很多的豆粉和猪油,这样可以保证面皮在烤制的过程中变得香脆而且不会发硬。在面粉盘子旁边还有五个模子,这是对于的各种的花色,有菊花的、桃花的、牡丹的、荷花的和一个月娘的,其实就是一只兔子和一个半月形的月亮构成的图。林母准备每个模子对应一个味道的馅料,方便到时候辨识。

    “来吧,我们开始干吧!”林母叫上林奶奶和林家两个媳妇,还有秀卿、秀如,刚好六个人。林奶奶、林母、秀卿负责做,剩下的三个人负责上印子。首先是将面皮揉成条状,撒上面粉,用竹片切成团,然后用擀面棍将面团摊成面饼,加入馅料之后包起来,类似包包子,但是皮更薄些,做成的包子就可以放到模子里去印成型了。这可是个考验功底的活,做大了会让包子进不了模子,做了又会塞不满、印不到花纹,所以秀卿的速度最慢,因此她只做一种馅料,而林奶奶和林母都做两种。

    林爷爷负责控制火炉的火候,这时候的火炉类似烤箱,只是做工没有那么精细,而且用的是碳烤。只有像林爷爷这样的老手才能准确把握烤制的时间,才能烤出最好吃的月饼。

    林爷爷将印好的月饼放进烤箱里先烤,然后心里默默算计着时间,感觉是可以了就将烤箱开,在每个月饼上刷一层蛋液,再烤制一会儿然后拿出来就好了。他将烤好的月饼用竹夹子一个个夹到竹篱子上放凉,递过一个给秀卿两姐妹一个,这是每一年的习俗了,两姐妹总能吃到第一个月饼,这时候也是她们最开心的时候,特别是秀卿,她已经从这个家嫁出去了!她原以为再也没有了呢!

    她咬着红豆馅的月饼,外皮松脆,馅心香甜软糯,简直停不下口来。上辈子她最爱的就是红豆类的甜点了,但是由于从爱吃糖,又不注意保养,蛀了好几个牙,从此就和甜点绝缘了。所以可以再来一次,她特别珍惜自己的牙齿,每天早晚都用青盐刷牙,每次吃完饭都要漱口,松江有时候都对她有些无语。

    第一锅月饼的出炉让大家收到了极大的鼓舞,尝过味道之后,大家又开始进入忙活状态,然后还要顺便唠唠嗑,村里的八卦。讲讲村东的肥婆,讲讲村西的寡妇,大家聊着聊着,秀卿听得也很开心,手上的动作也渐渐快起来。

    就这样一家子忙活了整整一天才将所有的月饼做完。当然还有一部分是要分给其他亲戚的,包括林大伯家、林叔家、红雪娘家、王怡娘家等等的,秀卿也带走了很多。

    秀卿回到家的时候,松江已经将菜地起好了,所有的秋菜都收了回来,种上了白菜和生菜,还有一些萝卜。他正在忙活着将家里的农具收拾干净,放进储物室,看见秀卿走进来,连忙接过她手上的两个大篱子,将月饼放好之后,秀卿又指使他去给老人家们送月饼,自己家只留下16个明日拜月娘。

    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中秋可是大节日,各地的人都会有各种不同的习俗,刘家村的中秋要拜月娘。听有些地方还会烧瓦塔,但是刘家村没有过,所有秀卿也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儿。不过活动都是在晚上,一般白天还是会继续干活。秀卿让松江带着她去了一趟集市买一些生果晚上拜祭月娘。秀卿看着琳琅满目的摊子,选了一些应季的水果和香纸,还挑了4个很大的柚子,听是从番外来的呢!她准备送一个给林大姑,送一个给刘父刘母,还要送一个给刘爷爷刘奶奶。

    还没有到中午,大家就齐聚林家。林大姑昨晚就到了,带着她的儿子胡志鹏一起来的,姑父由于身体不适,就没有一起过来。胡表哥上一年已经成亲了,娶的正是他们那儿的女子,现在还有了一个刚刚6个月的儿子,由于孩子还没有长大,也不适于长途跋涉,所以表嫂就留在家里照顾孩子,没有跟着过来了。

    按例中午大家是要一起在林奶奶处吃顿饭的,秀卿对于林大姑也没有什么特别印象,平时接触不多,也几乎没有交流过,只是对她的大嗓门有很深的感触。林大姑话总是很大声,而且也不太注意场合,有时候会让人有些尴尬。不过由于她来也只是住在林爷爷那儿,所有秀卿倒是没有和她相处过。

    秀卿刚一进屋,林大姑就赶紧过来拉住秀卿的手,大声的道:“秀卿刚嫁没多久是吧!哎哟,姑姑都没有来好好给你送送。”着还一直摩挲着秀卿的手,看着秀卿的眼里满含慈爱之情。

    不过一听到林大姑讲的这话,林母的脸就黑了,她在心里吐槽:什么叫姑姑送送啊,这里的习俗可是不想姑姑送亲的,是不吉祥的象征,因为姑姑和“孤”同音,我可不想我的女儿被你送呢!

    林大姑径直撸下了手上的戴的银镯子,套在秀卿手上,“这个就当是给你添妆的了!”也不等秀卿推辞,就到:“可不许推辞,这可是姑姑特意为你准备的呢!”

    秀卿也很是无奈,又推辞不掉。心里默默劝告自己,冷静!冷静!这叫什么事嘛!什么叫添妆的,都嫁了,还添什么妆啊!她感觉自己内心的人儿无语冒黑线。

    林奶奶还在在一旁呢,林母也不能当场发作,她深深吸了口气,憋屈的转身往厨房走去,眼不见为净。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完饭之后,秀卿就拉着松江回去了,外嫁女可不能一直呆在娘家。松江河胡表哥很聊得来,两人有很多的共同话题,聊聊自己的事业,聊聊田里的活计,聊聊军里的生活等等的,两人的经历有太多的相似了。

    秀卿拉着松江去了旧屋,刘芬肯定没有时间准备晚上的祭品,她提着一些生果来到旧屋,帮刘芬收拾了一下午的东西准备晚上祭拜,等到忙完的时候已经不早了,秀卿又赶着回了自己家。

    刘家村的中秋之夜,女人们是要提前沐浴更新衣的,这样才能在晚上的时候,以一种全新的面貌来拜见月娘。秀卿在天井摆上一张桌子,把洗干净的水果、月饼、芋头摆上去,并用红纸剪成各式各样吉祥物一一贴在月饼、水果上面。这些剪纸还是刘奶奶给的呢!昨天她去送月饼,就看见刘奶奶正在剪这个,她从来没有学过,她在旁边看了好一会儿,还亲手尝试了一下,但是都不太成功,最后只能向刘奶奶讨要了几张。

    等到所有的物品摆放妥当后,秀卿就点上红蜡烛,焚上高香,开始恭候月亮升上中天。听这时候新婚妇女要祈求早得贵子、丈夫宠爱的,秀卿跪在蒲子上面,虔诚的烧香祭拜,这时候月光普照,桌上两根红烛高燃,香火旺盛。

    拜月娘要拜到月上中天才结束,秀卿跪下再拜了一拜,刚要起来,突然觉得自己头轻脚重的,眼前一黑,就失去意识了。

    松江刚一回头,就看见秀卿直直的倒了下来,赶紧上前一大步,捞住了自己的娘子,摇了摇秀卿,“秀卿、秀卿……”心里着急死了。他想了一下,赶紧将秀卿整个抱起,赶到刘大夫家里去了。

    到了刘大夫家的时候,秀卿也醒了,她睁大眼睛,“我刚刚怎么了?”秀卿还有些迷糊,松江将秀卿揽在怀里,“没事,就是昏过去了,我带你来看看刘大夫。”完他就敲了敲刘大夫家的门,进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