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仙》
虽然丰来书肆被兰雅居针对一事解决了,他们还从中获取了不少好处,但李祁一想到老爹知道他就是梁丘传的作者,甚至老爹极有可能在私底下偷偷看过,李祁就总觉得心中有些别扭。
想想李文彦平日里看的都是些什么书,再想想他的梁丘传
唉
反正爹他平日里也没表现出什么,就当不知道吧。
李祁想着。
逃避虽然可耻,但相当有用。
而现在,他该思考他的第二部话本了,心心念念的仙侠故事啊。
但是李祁发现,仙侠,不是你想写,想写就能写。
首先,仙侠背景肯定要有仙,但是,这个世界的神话传里,没有‘仙’的概念,准确来,有仙这一个字,但却往往‘神仙’一起用,指代神明。
每个文明的早期,人们都会思索自己从哪里来,死亡后会去往哪里,所以每个文明最初的神话里,总是摆脱不了创世神和死神的存在,李祁前世的世界个文明里,东方有女娲和阎王,西方有耶和华和地狱。
这个世界也同样如此,人们最初认为人类来源于大地母神,她生出了人类,但是整个世界只有人类这一种生命,最初的人类觉得太孤单,于是请求大地母神能赐给他们同伴,于是母神又创造了山川河流,飞禽走兽,有了春夏秋冬。
再后来,随着人类对于世界探索的深入,才有了河神、山神、风神、雪神等等自然神明,又随着文明的发展,有了房神、纸神之类的掌管人类造物的神明。
但就李祁收集的资料来看,大地母神算是这个世界最早的信仰,再后来,人们的信仰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大地母神不再是唯一的至高神明,而是大地之神的妻子,掌管生育的权利,而最高的神权,也就是天地创造者成为了大地之母的丈夫,关于这点转变,李祁有理由怀疑这是因为母系社会转为了父系社会。
并且各地的神话传极其混乱,除了现在共同认可的大地之神外,没有统一的、共同认可的,例如有些河流地区,有人相信河神的存在,也有沙漠地区,相信赤地女神等等。
对于大殷存在的和尚与道士,李祁表示也是非常奇葩,明明连玉帝和佛主都没了,还是有道士和尚,只是换了个信奉的主。
譬如宁官道人的花妖,里面的主角就是个游方道士。
而且,虽然民间传挺多,但真正觉得世界有鬼神的还是在少数,特别是大殷建立之后,这个世界也有类似于‘子不语怪力乱神’之类的话,只是换了个法。
所以如果李祁要写鬼怪仙侠,完全是没有问题的,成熟的人都知道分辨真假。
其次,这个世界也没有‘侠’的这一法。
据李祁前世的了解,最初的‘侠’,来源于春秋时代的武士阶层,有些才能与武艺,不愿接受朝廷管辖,所以当初也有韩非子所的“侠以武犯禁”,最初这些人也被称为游侠,随着后来的发展,‘侠’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对于李祁来,最熟悉的自然是金庸里的各位大侠。
在李祁后来的认知里,‘侠’更多的代表一种心怀大义、热爱自由的气度。
可是,这个世界虽然有武功这一法,甚至前朝还有武林传记类的,但这一类人都成为武者,或者武士,没有‘侠’这一称号。
也就是,如果李祁一定要写他一直想写的仙侠,他就要在这个世界,重新讲述‘仙’和‘侠’的概念。
想想,还蛮有意思的。
李祁暗自思索着,准备在找些资料,再开始动笔。
从头塑造一个仙侠故事,相当于重新创造一个世界,还要看的人能够理解,李祁准备从世界开始写,一步步写到真正的仙,篇幅也肯定比较长。
这个新的故事或许没有梁丘传来的热血,但也一定会给大家呈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而它的名字,李祁已经定好了。
就叫:
寻仙
故事的开头,又要从一个山村开始,写到这里,李祁顿了一下,他才发现,怎么又是山村,梁丘的故事也是从山村开始。
唔,不过关系不大,大殷百分之九十的人一生都开始于山村,而且山村怎么了,在前世,多少秒天秒地的宇宙之主、世界之王,还出身在山村呢,嗯,不过下次,下次的主角换个地方出身。
嗯,继续。
故事的开头,要从一个山村开始,有一个无父无母的孩子,他叫扶阿,谁也不知道他的来历,只是某天村长的媳妇在河边洗衣服,装着扶阿的木盆就这样顺水飘了下来。
村长媳妇将这个木盆中的婴儿救了下来,本还想给这孩子取个江流儿的名字,幸好村长识几个字,认出了这个婴儿衣服上的两个字,扶阿。
想着或许这就是这孩子父母取得名字,也就定了下来,没有新取,扶阿也留在了这一山村里,一天天成长。
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子,光是出一次村,就要翻好几座山、趟好几条河,但因为山多,也不是大山,所以少大型野兽,资源又丰富,纵然与外面交流少,但也更安稳自然,家家户户都是些淳朴善良的农民。
扶阿一个顺水而来,被村长收养的孤儿,不仅没遭到歧视,还被村里人各种照顾着,有着哪个伙伴骂他没爹娘,都会被人指点。
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扶阿,自然也是个天真善良的孩子。
可惜,世事总是难料,待扶阿最好、最亲近的村长去世了,他本就上了年纪,春来又感染风寒,喝了几顿隔壁村赤脚大夫的药,依然不见好。
这时候的扶阿是第一次面对死亡,他对死亡还没有概念,只知道大人们的,村长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他也永远见不到村长了。
一想到这些,每每到了晚上,扶阿就将自己埋在被子里痛哭。
扶阿问村长,可不可以不要走,留下来,他以后一定会乖乖吃饭、再也不欺负伙伴、一定听大人的话。
村长也只是艰难的摸摸扶阿的脑袋,告诉他,所有人有一天都会离开,只是有的人早,有的人晚,如果想村长爷爷了,就每晚抬头看看天上的星星,新出现的一颗就是村长爷爷。
扶阿依然不愿放弃,他继续问村长,有没有人可以不走。
村长知道这孩子不舍,他也不舍得,只是命由天定,哪里由人,只是安慰他,或许‘仙’可以不老不死。
扶阿好奇的问,“什么是仙?”
村长有哪里知道什么是仙,他也不过是时候听大人们将罢了,何况他本就是安慰扶阿,让他不要太伤心。
只是村长想不到的是,他临终的‘仙’,从此被扶阿记在了心里,也成了扶阿一生追求和寻找的对象。
村长死后,扶阿依然在村长家长大,待他如初,可扶阿却依然感觉到了疏离,再好,终究不是一家人。
后来缘巧合,扶阿随村人去大城里买东西时,去找工作,却意外成了城中一大户人家的厮。
扶阿也这样慢慢远离了那养育他的山村,只偶尔会寄些钱银和东西回去,逢年过节,主家放人,也会回去看看。
这大户人家虽有几分薄财,但家风正,是个和善的人家,待扶阿这样的下人也十分不错,而扶阿因为听话灵巧,又相貌清秀端正,去当了这家少爷的书童,还跟着他少爷勉强学了些字。
然而,他家少爷在一次出门回来后,就病倒在床,脸色发黑,请遍了城中的郎中大夫,依然找不出问题,更不见好,甚至连最初的清醒都没有了,情况却来越不好,米糊糊都难以灌进去了。
家中人都快急疯了,连些巫者、道士、和尚都请来了,也个个都没效。
直到某天,一个穿着破烂的老道,在门口,府中有邪祟,迎着众人怀疑的目光进了门,负责领路的是扶阿,扶阿见这老道与之前的道士们大不相同,具体哪里不同,扶阿也不出来,只是觉得不一样,和周围的人不一样。
扶阿问老道,“知道‘仙’是什么吗?他们在哪里?”
老道颇为惊异看了扶阿好几眼,才,“这世间早就没有‘仙’了,连知道‘仙’的人都没多少了。”
随后老道摇摇头,颇为随意的道,“仙,就是超脱于凡尘,又游历在红尘,上可九霄揽月,下能五洋捉鳖,以清风雨露为食,凭山河大地为席,传中的存在,莫当真,莫当真。”
扶阿听了自是一番惊讶向往,又听老道莫当真,又沮丧起来。
老道看这脸来回变换,也是一乐,定眼一看,扶阿灵台清明,是个心正聪慧的孩子,喝着酒,从怀中摸出本破破烂烂的册子,随扔给扶阿,扶阿拿在上,还有股油腻的味道。
但别人给的东西,扶阿也没嫌弃,珍重的塞到自己口袋中。
领着老道到了他们少爷的房间,也没见那老道有什么举动,就要了些清水,摇了摇从腰间摸出的铃铛,就好了,神态举止随意,全然没有认真的态度。
只有扶阿心细,一直听着老道,隐约见老道袖口有一张白纸,白纸很快就变得黑红,恍若染上了什么血肉痕迹一般。
老道这番随意的做派,看的众人脸色颇为难看,少爷的爹娘甚至饭都没留,扔了点碎银就赶人走,到底是心善的人家,换个其他家的,怕是要把这老道腿打折。
可是,就是这老道走后的当日晚上,少爷就清醒了过来要水喝。
作者有话要: 看到很多人吐槽新王子变青蛙,于是我去看了旧的,于是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简直被苏到了!我居然错过了十几年!!
这是我想象中的霸道总裁没错了,明道也太帅了吧
而且就算失忆也没掉智商,是失忆不是傻了,爱了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