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 街道办

A+A-

    “请问这是校前路街道办吗?”

    虽然知道大概的位置,但是真找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文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校前路街道办。

    “就是这里!”

    一个中年妇女看着手中的报纸,眼都有抬地道。

    这基本上就是八十年代街道办最常见的情形,一张报纸一杯茶,一把瓜子一整天!

    倒不是街道办的人不想办事,在前世的时候,街道办负责要办理的事情也是非常多的,很难再像现在这样悠闲。

    其实不仅仅是街道办,许多机关部门都有这样的情况,这主要是社会发展经过长时间的停滞,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认为将来的日子还会继续悠闲下去,所以才这样浪费时间。

    “请问您是这里的负责人吗?”

    文倩客气地问道。

    “嗯,我是这里的主任!”女子还是没有看文倩一眼,慢悠悠地道,“你有什么事情明天再来吧,下午人都出去做事了!”

    她虽然这么,但是明白人都知道,如今街道办的人一天能上一二个时的班就不错了,这个时候只怕都在家里呆着呢。

    “请问校前西路79号那个推车修理厂是不是街道负责管理的?”

    文倩没有绕弯子,开门见山地问道。

    反正谁都不认识,拐弯莫地也没有什么意思。

    “推车修理厂?”

    中年妇女眼珠转悠了一圈,硬是没有想起来自己管理下还有这么个地方。

    “就是已经搬空了的那个院子,里面的房子是两层结构的!”

    文倩尽可能地将厂里的情况给对方描述了一遍。

    “哦,你的是那里啊!”

    主任又想了近五分钟才恍然大悟地道。

    “那个厂子怎么了?”想起之后,她的眉头皱了起来,担心地看着文倩,“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吧?”

    她似乎是很不喜欢那个厂子。

    “那倒没有!”

    文倩摇摇头。

    “还好!”主任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估计也不能有什么事情发生,里面的东西早被偷光了,为了那个破厂子,都不知道被骂了多少次了!”

    “对了,你提那个厂子干嘛?”

    主任反应过来,这才抬头向文倩看去,当发现文倩只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时,脸上的表情更加惊讶起来。

    “我想租下那个修理厂!”

    文倩很正常地道。

    “噗嗤!”

    她觉得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主任却一口茶水喷了出来,脸上随即露出凶横的表情来,“姑娘,这里可是政府机构,你敢跑到这里来逗乐子,心我找警察来抓你!”

    “我真的,”文倩没有丝毫的退缩,她可不是会被吓退的人,而是非常认真地道,“我真的想租下那个修理厂!”

    “你租那破地方干嘛?”

    主任有些讶然地看着文倩,一时间摸不清头脑了。

    “我准备办一个高考补习班,”文倩一本正经地道,“招生学生,为他们参加高考进行辅导!”

    “哦,你是燕京大学的学生啊!”

    主任的表情稍微和缓了一些,毕竟这个时候的大学生可是真正的天之骄子,社会上的人对他们都是高看一眼。

    “嗯,我是文学系的新生,去年省内的高考状元!”

    文倩自我介绍道。

    她倒不是喜欢这个头衔,只是这个帽子现在对她来非常好用,会让对方对自己有更大的好感。

    “高考状元!”

    果然,主任听到高考状元之后,看文倩的眼神也认真多,脸上露出笑容,“来来来,了不起啊,这边坐这边坐!这么漂亮的姑娘,竟是高考状元!”

    “主任!”

    文倩落落大方地坐到中年妇女的对面,“我也是想让更多的学生通过我的学习方法考上理想的大学,而我也能赚取一些生活费,缓解一下家庭的压力,毕竟我家也是比较贫穷的县区!”

    这个时候文倩也是尽量把原因得高大上一些,这有这样才能在这个主任面前更有服力。

    “真是懂事的孩子!”

    主任果然一脸赞叹,“可比我那女儿出息多了!”

    “主任,您的女人读几年级了?”

    文倩目光一闪,赶紧问道。

    “已经高二了,”主任叹了一口气道,“明年就高三了,她那成绩可愁死我了,这要是考不上大学,工作又不能顶替,你她将来能做什么!”

    作为首都,自然是改革的重点区域,顶替工作这种事情也是最早废除的。

    “阿姨,”文倩换了一个称呼,“如果你相信我的话,可以把她放到我的补习班里,让我来辅导她试试看!”

    “真的啊!”

    在老百姓眼中,一个高考状元愿意辅导自己的孩子,那还不是巴不得的事情。

    “不过您看那院子是否可以出租给我?”

    文倩试探地问道。

    “孩子,也不是阿姨为难你,”主任叹了一口气,“那地方空着没人闲话,可我真要让你去办辅导班了,那别人就要过问了,毕竟是集体的地,按照上面要求,这个地方可是要负责养活十个劳动人口的!”

    “十个劳动人口?”

    对于主任的话,文倩没有觉得丝毫的意外。

    这个时候各个集体手上有一些地和产业,他们都是有劳动就业指标的,空在那个地方没人去经营是一回事,毕竟谁也不敢去接手,那也没有话可。

    可是一旦有人接手,那许多人就会过问指标的事情,如果达不到那个指标,则会有许多人闲话。

    其实也正是当时社会上出现了诸多的弊端,作为改革设计师的平才提出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

    这也是正是伟人伟大的地方,他们总是能看到别人看不到,去做别人想改变却又不敢改变的事情。

    “阿姨!十个人一个月是一千块钱吧!”

    文倩稍微盘算了一下,向主任询问道。

    “按照规定估计得一千二的样子!”主任也估算了一下才道,后面又加重语气道,“一年可就是一万多!”

    万元户在那个时候可还是非常少见的,万元户在当时最先出现在八十年代中期的农村地区,私人承包后,先丰富起来的还是农产品,所以第一批富裕起来的其实是农民。

    一万多,即便在北京,当时是大部分想都不敢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