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拖拉机手培训班
千源县械厂生产的新产品打麦和拖拉被第一时间送到了北里村。这两款产品也陆续投放了市场。
新产品根本不用厂里去搞什么宣传就已经供不应求了。现在是计划经济,产品又少,只h市的几个县都不够分。各村弄到这个打麦和拖拉的指标也是很不容易的。
第一批打麦和拖拉也很快到了有指标的各个村子。
拖拉和打麦都是新鲜的东西,特别是拖拉到了北里村男人们见到了都舍不得离开了。
何雨涵设计的拖拉不但内里很先进,就连外观都设计的简单大方,很美观。
估计每个男人对车都有着独特的爱好。在现在的农村拖拉对于村民们来已经是很高大上的东西了。
所以乡下没有几个男人不渴望能驾驶着拖拉奔驰。但是他们根本没有接触过这东西,更别开着它走了。
所以一般乡下的村民要想开这拖拉是要到乡里去学习的。
不过北里村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有韩义先、顾祁深以及何雨涵在。
韩义先和顾祁深都是会开车的,他们开拖拉就更没问题了。何雨涵是拖拉的设计者,又会开车,当然也会开拖拉。
所以韩义先和顾祁深就成了北里村的两个拖拉,负责开拖拉。不过他们两个都太热衷这个职位。他们也是想给别的村民会,不想让别人嫉妒。
韩义先就找到了高叔:“高叔,我看这开拖拉的拖拉咱们村得多培养几个。以后我和祁深如果不在村里也能有个替换的人。
再我们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离开,还是培养村里的人比较好。找几个有文化基础头脑灵活的村民学开拖拉,应该很快就能学会,有我们帮忙看着拖拉出不了问题。
再不是还有雨涵呢嘛,拖拉有个什么毛病雨涵就能帮着解决了。
多找几个人,都学会了也免得成了拖拉的人骄傲自大。有竞争他们才能认真、谦虚。”
高树文觉得韩义先的有理就道:“那好,你和雨涵负责考核帮着找几个合适的人选。”
韩义先道:“那还得请您通知大家,让想学开拖拉的人先报名。报名的人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这样就能很快认识拖拉上各部件的标识。讲解拖拉的一些原理和各部件的功能作用的时候也能掌握的快一些。
以后拖拉遇到问题了也能大概知道怎么处理。”
高树文点点头道:“你的有道理。就按你的办。明天我就通知下去。”
韩义先道:“高叔,国华和国安不都上过学认识字吗?让他们都报名,多学一份艺没坏处。”
高树文点点头道:“行,我让他们都报名。”
第二天高树文一要举办一个拖拉培训班时村里都沸腾了。特别是那些年轻一些的男同志们,没有几个不想学开拖拉的。
可是高树文一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村里的大部分男人都蔫头了,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有上过学,大字不识一个。
高树文把要学开拖拉需要有文化基础的原因一大家也都理解。这拖拉可是村里的宝贝,如果因为不懂把拖拉弄坏了那可是村里的罪人了。
好在村里倒是有几个上过学的,高国华和高国安就是其中两个。
兄弟俩也为能学开拖拉高兴。昨天父亲回家一韩大哥的提意兄弟俩都高兴坏了,因为他们都符合报名的条件。
而且韩大哥也了让他们报名,兄弟俩此时特别感谢父母让他们上学了。
韩义先一看好几个人报名正好,不多不少。
举办培训班开始要先讲解一下拖拉的各个部件的功能,然后在讲解一下拖拉的一些原理等。
这个培训班的老师何雨涵来当最合适了。作为这款拖拉的设计者,还有谁比她更清楚拖拉的各部分功能和原理呢?
拖拉就停在了大队部,村里的医务室也在大队部,这下何雨涵也不用耽误工作直接在大队部来个现场教学,有病人来了她还能给病人看病。
何雨涵以前就是村里的老师,有她给大家进行培训谁也没有质疑,好似理所当然一样。
何雨涵曾经给千源县械厂就这几款农用产品编写了详细的明书。现在有明书就更好讲解了。
明书上有各个部件的示意图,还有他们各种的功能明。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和常见的故障处理等等。
有拖拉实物做教学道具讲课也很容易,何雨涵先给大家详细地讲解了各个部件及它们的功能,先让大家熟悉拖拉的构造。
等完全熟悉了拖拉的各部分构造、功能后又开始讲原理。明书上有的和没有的何雨涵都给讲了。
几个学员到是很认真,都拿着笔、本做了详细的笔记,就是为了回家去再多看几遍记牢了。
理论上的知识学完了就该实际操作了。
何雨涵也直接给大家实地进行了操作。
大家一看这何大夫不愧是有文化当过老师的人,连拖拉都会开,真是了不得。也怪不得人家讲的理论这么精细呢。
何雨涵给大家示范了一番,然后她就让韩义先教大家实际操作了。她毕竟是个女人,让她把的教几个男同志学拖拉他们也不好意思。还是由韩义先来教比较好。
韩义先也不希望媳妇把地教几个大男人,能给他们讲理论知识已经不错了。
由拖拉的设计者给他们讲课,有几个人有这个待遇啊。
能上拖拉实际操作了几个学员都激动不已,他们都认真学习了理论知识,现在终于可以上拖拉开着它走了。
开拖拉本来就不是多么难的事,至少比开汽车简单。
几个学员实际操作了几次就慢慢上了。
在培训班学习的后期,北里村的麦收开始了。这也正好让大家多上车练练,到田里熟悉一下。
怕出问题一般韩义先都会坐在旁边进行指导和把关,由几个学员轮流开拖拉。
今年北里村有了拖拉运麦子就快多了。马车、牛车和拖拉一起形成了北里村繁忙的运输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