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度魂【五】

A+A-

    起龙,宋想了想道:“我记得龙似乎都活在海里?比如四海龙王什么的, 还有什么蟠龙, 蛟龙, 龙之九子,鲤鱼跃龙门之类的, 您听过吗?”

    “你的那是龙。”月见莲眼皮子都不抬的答道:“龙之九子是形容龙子多,因为上古时期,水里的鱼类都被归为龙种, 九是极数, 代表着无法计数, 所以龙之九子并不是龙有几个儿子,而是龙子多的意思。”

    “是这样啊, 那么狴犴饕餮不是龙子了?”宋问道。

    “不是。”月见莲答道:“世人对龙有误解, 最开始的龙是烛龙, 为万龙之母, 但是因为烛龙常年不露爪看起来犹如长虫,所以后人将蛇谓之龙, 《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根据时代变化, 而形成的诸多龙种, 鲤鱼跃龙门,便是如此,四海龙王衍生出这个典故, 随着时代的变化,龙种的外形也一直在变化, 所以才有了各种不同的形象,一直到唐末才逐渐稳定成现代的形象,到了清朝时又被牵强附会,分出了五爪为龙,四爪为蛟的法。”

    月见莲叹了口气:“你以为被误传为龙之九子,饕餮他们就,没什么想法吗?”

    天生天养的妖怪平白多个爹……强行加的因果可不好受。

    “实则真正的龙只有烛龙一脉,烛龙为开天辟地是诞生的第一条龙,最开始的盘古也是烛龙的形象,所以也有烛龙为盘古的法。”月见莲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啊……那么老大你是……烛龙吗?”宋问道。

    “不,我是金龙,真要品种的话,就是纯种的龙,一出生就是龙,并非化龙的龙。”月见莲答道:“所以,我是龙,不是蛟龙,不是螭龙,只是龙。”

    而且这壳子还是天道眷顾过的。

    系统890给的资料显示,那条金龙是真正的龙神,出身一个极高的位面,是那个世界的妖皇,天生龙种,不是混血,也不是化龙,而是真龙。

    先有真龙,后有传,再有龙图,世人造龙,似是而非,最终得诸多龙种,或似或类却都不真。

    月见莲见过傲沧月本身才能断定这是货真价实的龙。

    汉时王符言形有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虾、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后来几经更迭,变成了: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掌似虎,爪似鹰,鳞似鱼,是也。

    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

    其声如戛铜盘。

    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

    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但其实这描述的,都不是真龙。

    而是近似真龙的神龙。

    所谓神龙,便是神似。

    鱼蛇蛟之所以化龙,便是因为龙得天眷,是祥瑞吉兆,所有相关记录之中的龙,不是蛇化,就是蛟化,还有鱼化,并非天成。

    可就是因为太吉了,所以现在已经没有龙了。

    当月见莲以傲沧月的身份莅临于此的时候,这片土地因为龙气降临而略有复苏。

    月见莲隐隐感觉到种花还有几尾龙,但是都不是真龙。

    怎么呢,这大概就是神祗位面与低玄幻位面的区别。

    这个世界的所有妖怪都是迎合人类的臆想而生的形象,八.九不离十。

    而那个神话世界则是以神明妖魔自身的设想为主。

    傲沧月的原型龙神,是在诸天神魔最美好的期盼中而生就出最美丽的龙形,因此神魔避忌、群妖服膺、万兽臣服。

    也因此,与这个世界的龙有着极大的区别。

    再加上月见莲察觉到傲沧月对于这片地图的契合度,他甚至忍不住怀疑,最初的人们之所以造出龙的模样,是不是因为傲沧月曾经来过这里,见过他的本体模样,才有了这个世界的‘龙’以及所谓的龙有九似。

    若是道门中那几个老头子,就能看出之前龙身的端倪,但是宋不是道门中人,他就是个刚毕业的半大子,看的比较多。

    所以他觉得月见莲的龙形是真威风。

    月见莲一点都不高兴,因为这夸赞的都是傲沧月。

    他高兴个屁。

    傲沧月还在他食谱上呢,你夸他食物他会高兴吗?

    不,他只会觉得你觊觎他的食物。

    不过……

    月见莲看了看一边玩手机的宋,决定还是不要告诉他,以后这个别墅不定也会被风水师骚扰的事情。

    ……

    赵子生是青云观的住持,走的是正一道的体系,在道家也算有点名头,只是青云观本身比较偏僻,加上赵子生本身也不是什么有大志的人,所以虽然能力不错,但是名声不显,也就是赵家村这一块的人知道。

    赵子生有两个徒弟。

    一个在青云观陪着他操持青云观的事情,一个在外地,平日里接些风水局的事情赚点香火钱。

    这年头精怪不多,鬼怪多。

    赵子生也只能摇摇头。

    可是这一日,他睡的不太好。

    晚上做了个梦。

    梦里有一头金龙盘桓在一座悬山瀑布上,俯视着某处,久久方才腾空而去。

    那头龙跟记载里的龙不太一样。

    无法形容的威仪绮丽。

    赵子生醒过来时不太明白这梦境的意思,当天就去祖师爷面前占了一卦。

    卦象不太好。

    赵子生又占了几卦。

    勉强凑出个因由。

    他们青云观,似乎、好像、惹上了一尾龙。

    得出这个结论,赵子生的手都是抖的。

    真是应了那句话——何德何能。

    他们青云观居然被龙盯上了??不对,这年头居然还有龙?

    赵子生又占了几卦,在祖师爷面前,来来回回,摔碎了一套茭杯,才明白缘由。

    鸠占鹊巢,真龙乃怒,当局乃晦。

    赵子生看着卦签,必须找出原因,怎么惹上的,这年头精怪都消失了,还能冒出来一头龙,总觉得自己要凉,而且还是真龙……

    真龙这就意味着不是蛟龙,而是已经化龙完成的龙,这年头能化龙的那都是上千年道行的妖仙啊,能惹吗?

    赵子生回忆了一下,最近他都没怎么出门,大徒弟一直在眼皮子底下也没出什么事,难道是二徒弟作死了?

    赵子生离开大殿,拿出手机直接给了二徒弟周明义。

    周明义这时候刚刚做成一笔买卖,心情正好,看着账户里多出来的金额,笑眯眯的觉得自己可以回去一趟了。

    然后他就接到了赵子生的电话。

    “师父,我过两天就回来了。”周明义接通电话笑呵呵的道。

    “你现在就给我回来,我问你,你是不是惹上什么了?”赵子生问道。

    “我能惹什么?我就帮人看看风水,连鬼都不收,符都没怎么卖了,能惹谁?”周明义被赵子生质问的一愣,颇有些丈二的脑袋摸不着头脑。

    “我昨日做梦,有金龙入梦,今日一早在祖师爷面前占卦,是凶卦,当局乃晖,真龙乃怒,你,你怎么就惹上了龙?还是真龙!”赵子生怒吼道,声音搁着电话都能炸耳朵。

    周明义懵了,一到真龙,他就想到那个匪夷所思的龙穴,本是至阴之地,偏生阴秽化生,清气东来,金光罩顶,乃是吉光流风之地,风流过堂聚而不散,轻而不急,湿而不潮,聚气揽风,云浪翻涌犹如云龙腾雾,乃是百年难见的天成龙穴,上吉之地。

    居此处能避邪祟,埋此处借福子孙百年。

    当时周明义就觉得这个地方真好,虽然也有些奇怪龙穴怎么会在这么一个地方,但是因为龙穴本身就是十分玄妙的东西,所以也并没有想太多,现在听赵子生这么一,周明义顿时脸色铁青,回道:“我前日,给人相看迁坟之处,寻到一处天成龙穴……莫不是冲撞了?”

    “你个死子,龙穴是那么好找的吗?还是上吉的天成龙穴?亏你还风水局做得好,天成龙穴怎么来的你忘了吗!”赵子生顿时就炸了:“难怪卦象显示鸠占鹊巢,真龙乃怒,你丫占了真龙的窝给人做阴宅!”

    周明义连忙道:“我不知道啊师父,我以为就是个风水场……”

    “龙穴做阴宅,那是皇帝命的规格,给你钱的人有皇帝命吗?你也不想想福禄太过,寿必折损,尤其是这场地还是你找的,这因果全堆积在你身上了!”赵子生怒道。

    “师父救我!”周明义差点没跪下。

    “你也别回来了,我这就去找你。”赵子生强行冷静下来:“你带我去看看龙穴。”

    “现在还没迁坟,要不我把钱退回去,换个地方?”周明义问道。

    “滚你的,你以为龙是什么,龙那么好脾气任你揉搓,还是龙吗?更别提你这是迁坟,遗骨是阴物,龙最忌讳的就是坟冢,想一想镇龙冢的下场!”赵子生怒道。

    周明义闻言整个人都不好了,道门之中一直有镇龙术,但是施展此术的人,都不得善终,而且祸及后代,连积善行德赎罪都难以抵消,所以一旦跟镇龙术相关的人,基本上都是全族死绝。

    想到这里,周明义整个人都软了,直接就跪地上了。

    周明义不想信的,但是他师父的卜卦之术从没出过错,所以……他是真的做了大死。

    作者有话要:

    月见莲:老子的龙穴就值50W???

    天道:爸爸,我这就去收拾那个占你窝的崽子。

    周明义:……

    系统890:……

    作者:托梦的是天道,不是月爹,月爹还不是很清楚龙爹壳子的全部效果。

    龙爹没来过这个世界,但是这个世界所属的主世界,也就是世界树,是龙爹无意间创造的。

    所以,傲沧月的壳子被这个世界树所偏爱。

    也因此天道对于龙种十分偏袒,所有触犯龙种的都会被天道加重罪责。

    杀人己命偿,杀龙全族葬。

    毕竟龙爹算是这个世界树天道的亲爹,嗯,月爹并不知道这一点,不过以后他会知道的。

    我其实很想写月爹披着龙爹的壳子回去,然后云姬掉马。

    道家风水什么的,别管了,我乱掰的……买回来的资料书还没来得及看……

    突然发现佛经我还能乱掰点,但是道经……我似乎做了个大死,现在去当居士来得及吗?我只看过道德经来着。

    龙有九似出自汉代王符之,后来《六如居士画谱》据是明代唐伯虎汇辑的一本画谱,其卷三首次收录了《画龙辑议》。他首次提出“三停九似”之。

    “三停”是结构学和相面术上的术语,即三个段落或三个部分,“自首至项,自项至腹,自腹至尾,三停也”。

    “九似”则是“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角似鹿,耳似象,鳞似鱼,须似人,腹似蛇,足似凤”。

    加起来这便是“三停九似”。

    后来,北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将“三停”改为“自首至膊,自膊至腰,自腰至尾”,而将“九似”中四个部位改作“头似驼,眼似鬼,腹似蜃,耳似牛”,新添了“项似蛇,掌似虎,爪似鹰”,而去掉了“须、足、嘴”的特征,只保留了“鳞、角”两种,使得龙画的理论更加规范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