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七十四章 ...

A+A-

    “数目都核实过了吗?”秦见深翻看着手上的册子, 随口一般问道。

    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总算是把军饷的事情彻底解决了,冬服的数目也差不多了。

    贾赦颔首,“都核实过了。”

    秦见深点了下头, 合上手上的册子,脸上露出了些喜色。

    而在此时。

    乾清宫内, 圣人脸上却是带着惊怒的神色。

    “你什么?!”圣人仿佛没听懂刚才那话一般。

    但这是不可能的。吴训知道这一点儿,然而他也希望此时跪在殿下话的那人方才错了话。

    “陛下, 边关起了瘟疫, 已有数百名士兵出现高烧不退的现象, 城镇内亦是如此。”跪倒在地上的陈昇低垂着头,硬着头皮道。

    瘟疫!

    怎么会起瘟疫!

    圣人的手从扶手上滑落, 他只感到脑海中嗡嗡一片,四周围好像有千百个人在吵吵嚷嚷着,瞬时间天旋地转。

    “陛下!”一声惊呼突然响起。

    我是怎么了?圣人困惑地想道。

    但他很快就解决了这个困惑——他晕过去了。

    “还差一点儿东西。”贾赦手中握着一只细狼毫, 在桌子上平铺开数来张宣纸,上面画着七七八八个细的图案。

    这些细细的图案分割开来, 没人看得出这是什么。

    可若是把他们拼凑起来,却是能成为一支火铳。

    “想起来了。”贾赦低声道,他在宣纸上画下最后一个零部件。

    所有的零件、方法都已经写出来了,现在缺的是铁匠。

    这可不怎么好办。世袭的铁匠多半都在边关那边,要想制造出一批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的火铳,仅靠着城里那些铁匠可不够。

    “老爷,宫里来人了。”林达的声音在书房外响起。

    贾赦怔住了, 把狼毫笔搁在笔架上。

    发生什么事了?

    宫里来的人正是老熟人——吴公公。

    瞧见贾赦出来了,吴公公顿时松了口气,“贾侍郎,快随咱家进宫,圣上要见你。”

    贾赦一头雾水,但是从吴公公的神色也看出十有八、九有大事发生,否则这个时候,吴公公是不会这么狼狈的出现在这里。

    而当贾赦在宫门口遇上秦见深的时候,二人默契地交换了个眼神。

    粉墙碧瓦,夏日的暑气还未散去,蝉鸣声声。

    大殿内却是阴凉得很。

    贾赦、秦见深二人恭恭敬敬地行了礼,圣上挥了挥手,“平身,赐座。”

    不知怎地,贾赦有种感觉,坐在上面的那人视线在量着他,这不是错觉,他想。

    沉默了半晌,强撑着身体的圣人开口了:“户部的数额清点清楚了?”

    秦见深道了声是。

    圣人的视线落在他的脸上,他的嘴唇蠕动着,心里头在犹豫,这件事交给他们二人,妥当吗?

    边关起了瘟疫,如果处理不好,被蛮子趁虚而入,到时候天下势必又会兵荒马乱,这不是他想看到的事情,能处理好这件事的人不多,能信任的人就更少。

    他知道自己已经老了,也是时候立下储君,以备后患,但是裕亲王和恭亲王这二人都不能让他真正地信任,裕亲王自就是心思深沉的,甄家和盐商勾结上供的银钱不知去向,想想也知道,这笔钱定然会用在一些他不愿意看到的地方,而恭亲王看似温恭检良,但是却容不得人。

    这二人无论谁上位,剩下的那人都必死无疑。

    而在这过程中势必会引起腥风血雨。他老了,早就没有当日那般杀伐果断了,当初太子死的时候,他就后悔了。

    想到那太子,看着底下低着头的秦见深,圣人的眼神流露出哀伤。

    吴总管也不由得有些感慨,造化弄人,圣人当初但凡再谨慎些,今日何须如此苦恼。但是帝王无错,也只能秦见深命不好。

    “边关起了瘟疫。”圣人的声音不大不,却仿佛一道惊雷在殿内二人耳旁炸开。

    贾赦、秦见深脸色瞬间变了,瘟疫!这可是件大事!

    “怎么会起瘟疫?”贾赦下意识地问道,这眼下才是秋初,瘟疫一般都是在春夏之际爆发,这瘟疫的时间不对头,叫他不得不多想。

    秦见深沉吟着道:“这消息可传出来了?”

    圣人心里对二人的反应很是赞许,发生此等事情,第一要紧的是先控制好局面,他摆摆手,“此事尚未传出,京城还无人知晓。”

    秦见深心里松了口气,这件事若传出来,定然会引起民心大乱,到时候就如同火上浇油,事情只会越来越麻烦,如果在这瘟疫的事传到京城前,先处理好,也不至于引起民乱。

    “至于为何会起瘟疫?”圣人的脸上露出几分怒色,“那探子来报,此事尚未查找到源头,边关一带的大夫不比京城,些许头疼脑热,还能医治,这瘟疫,他们是束手无策。”

    贾赦了然,这古代不比后世,寻常人家但凡有些好东西都是藏着掖着,好比那些药方,这些都是治病救人的,但是却大多藏在一些世家手上。

    世人趋利,这本无可厚非,只是难免令人叹息。

    “我已经算派些御医随你们二人前去。”圣人下定了决心,这件事现在也只能交给他们二人去办,他们二人是户部官吏,派二人去理所当然,也不至于让人怀疑,而且这二人向来行事聪慧,料想到了边关定能给随机应变。

    贾赦、秦见深二人自然不会拒绝此事。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大安如果起了动荡,那将殃及的是百姓。

    见秦见深二人干脆利落地应了下来,圣人反倒有些不自在,闭上眼睛深思了许久,才缓缓道:“这次去边关,指不定会碰上不少麻烦。朕赐你二人尚方宝剑,若遇到意外,你们二人代朕行事便是。”

    吴公公心里大惊,眼皮颤抖了下,这等权限……

    他的神色惊疑不定,像是难以相信自己所听到的这句话。

    反倒是秦见深、贾赦二人面色如常。

    贾赦上辈子倒是不曾遇到瘟疫这事,不过,他向来看东西都是过目不忘,倒是记得一些治理瘟疫的办法。

    但凡瘟疫这种突发性大规模爆发式疾病,要么是从空气传播,要么是从病源上传播,甭管是哪种方式,首先就得先备好口罩、酒精这些东西。

    “这是什么东西?”陈旭冉拎起一块四四方方左右各有一条带子的布料,满是疑惑地量着手上的玩意儿。

    “陈大人,这是贾大人命人制作出来的新玩意儿,是边关天寒地冻,用来带在脸上保暖的,名字叫口罩。”旁边一官员道。

    “保暖?就这玩意?”陈旭冉嗤笑了一声,抖了抖手中轻飘飘的布料,“你瞧这玩意,风一吹就飞,能保暖才怪了。”

    那官员赔着笑,“这下官就不知道了,贾大人那么一,下官也那么一听。”

    陈旭冉把手上的口罩随手丢在桌上,看来这贾恩侯除了运气好,没什么了不起的,用军饷做这东西,十有八/九肯定是借机捞钱。

    不过,也好,陈旭冉嘴角掠过嘲讽的笑意,现在他可学聪明了,贾恩侯要怎么做由着他去,到时候,他把这些证据一搜罗,往陛下面前一递,贾恩侯就死定了。

    “听到什么消息?”裕亲王府内,徒进瞧见从外头走进来的严禄,连忙起身问道。

    严禄摇了摇头,心里头有些不安,他爹在边关向来每月都会给他发一次家书,但是这个月的家书却迟迟未到。

    徒进捏着手指,皱着眉头:“父皇让秦见深、贾恩侯二人护送军饷和一干物资去边关,这件事,我怎么都觉得有些不对头。”

    “王爷,难不成是……”严禄想到了徒进往边关送的那些钱,徒进在城外养了一批多是从边关那里重金买来的精兵,又偷偷摸摸地买了一些兵器私藏着。

    徒进也想到了这点儿,但是眼下他们什么都不清楚,若是轻举妄动,反而要出乱子,徒逢那家伙虽然也和他一样,怀揣着不轨的心思,但是谁也暂时不想当第一个出头的。

    “也不一定就是这事。”徒进咬着牙,自我安慰地道。

    他手心里却满是汗水,如果真是这事,那……

    “王爷,荣国府那边儿什么消息都没传来。”厮低声地在徒逢耳旁道。

    徒逢捻着黑子的手指顿住了,“贾政是怎么的?”

    “他贾恩侯院里的人都撬不开嘴,听不到。”厮道。

    “废物!”徒逢几乎把手上的黑子捏碎了,一张俊脸阴沉如水,“跟他,若是再探听不到消息,往后就安心当他个员外郎!”

    “是。”厮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