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皇帝北巡
杨倓眉头皱了皱,显然对祖父此时的情况失望之极,很不满意,但还是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对杨广直接跪了下去,大声道:“祖父,孙儿有一事禀报,东郡瓦岗叛军已经控制了两郡之地,周边各郡也已经被隐隐控制,如今已经威胁到了洛阳京都安危,而如今民间谣言四起,一些奸贼鼓吹李密那奸贼,请祖父调集大军全力围剿瓦岗寨的叛军。”
杨倓慷慨激昂的将完话后,便低着头等待杨广的回答,可过了半晌却没有回音,抬头一看,却只见杨广眼睛半睁半闭,昏昏沉沉的斜靠在身后宠妃的怀中,也不知道睡着了没有,虞世基跪坐在一旁,附耳正对杨广不知些什么,看杨广那模样,也不知道自己方才的话是否听清楚了。
过了好一会儿,杨广才低声含糊不轻的道:“倓儿啊!此事朕自有主张,那瓦岗李密不过是跳梁丑,朕想要灭了他们,只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你自去东宫跟着朕给你请的老师好好学习。”
杨倓显然对杨广这样的回答很不满意,大声道:“祖父,孙儿愿意带领大军去灭了那瓦岗叛军,将李密奸贼的脑袋给祖父提回来。”
杨广摇头道:“倓儿你还年轻,如何能够统领大军去打仗。”
杨倓急声道:“祖父年轻时,不也统领大军亲往江南,灭了江南前朝陈国,祖父能做的事情,孙儿也能做。”
杨倓的话仿佛勾起了杨广的美好回忆,好半响之后,突然长笑一声,大声道:“倓儿所言倒有几分道理,只是统领大军终是太过凶险。”
旁边裴世矩突然站起躬身道:“陛下前些日子还过想要出去走走,巡游天下,不如陛下北巡各郡,让太子殿下在洛阳京都监国,也算是考教殿下这些年所学,是否能够独挡一面。”
杨广一听,当即大喜,道:“裴爱卿提议很合朕心,传旨,朕七日后北巡,由太子留守东宫监国。”
“皇帝又要巡视天下了。”杨广采纳裴世矩的提议,决定北巡的第三天,范阳郡便收到了消息,王君临神色复杂的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刚刚召来的杜如晦和刘子明,杨广可能要北巡他其实早就知道的,甚至北巡时可能发生的事情他也知道,只是如今历史已经改变,他也不能确定一些本来要发生的事情还会不会发生。
刘子明不知道王君临脸上的复杂之色另有他因,叹息道:“皇帝巡视一般都要地方献食,如果是几十人几百人倒没有问题,但皇帝巡视从未少过十万人,百官、后宫、十数万军人的吃食,一个郡根本就负担不起,我记得五年前皇帝去江南巡视,连江南那些富庶的郡县都喊吃不消,更不用北边平凉、灵武、五原这样人口稀少的郡县。”
杜如晦冷笑道:“皇帝和洛阳的那些人什么时候在乎过百姓的死活。三年前丘和和杨廓的事件子明难道不知道?”
刘子明叹息道:“我怎么能不知道,三年前皇帝巡视雁门郡和马邑郡,雁门郡太守丘和倾尽一郡之力,招待了杨广及其十数万随从三天,尽管雁门郡几乎被剥削一空,但丘和却因招待得力,被调到富庶的博陵郡去做太守。后来杨广巡视到了马邑郡,太守杨廓为官清廉,不忍剥削民众,不肯奉献美食,有点怠慢杨广,结果令杨广极为不满,虽然没有罢免他,却命他去向丘和学习。”
王君临也冷笑着接口道:“从此以后,杨广所到一地,地方官都竭尽全力招待,不敢怠慢,这便使得杨广的巡视成为各地民众一项极其沉重的负担,但同时也是地方官大发其财的良,有御史曾弹劾丘和,圣驾在雁门郡三天,丘和以献食为名,向雁门郡民众额外收刮了五十万吊献食钱,仅他一人便贪污了十万吊,其他下属官员也不知趁贪污了多少?这是一笔糊涂帐,谁也算不清,更重要是杨广把御史的弹劾压下去了。”
三人为皇帝北巡给地方带来的苦难感慨一番,王君临便神色一肃,起正事:“如晦和子明这几天可以准备粮草了,皇帝北巡,突厥人恐怕会有所异动,而且很可能会倾尽全力南下,到时候我们很可能会出动大军。”
杜如晦和刘子明闻言一惊,前者疑惑道:“王爷的意思是突厥人会对皇帝不利?”
王君临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果儿这些天派去突厥的探子搜集了不少突厥人的情报,突厥人已经做好了随时南下的准备,只是在等一个良,如今皇帝北巡去了边关,或许在突厥人看来就是他们的良。”
半个月后,隋帝杨广庞大的巡视队伍出现在了平凉郡广袤的土地上,巡视队伍足有十四万人之多,延绵二十多里,旌旗铺天盖地,声势浩大。
巡视队伍的核心,便是皇帝的行宫六合城,六合城是一座巨大的可移动木制宫城,由少府寺卿何稠制作,顾名思义,呈六角型,周长有八里,女墙距地面高达六丈,皇帝杨广以等一众宫女宦官都住在里面,并有三千内宫甲士在城头上防御。
六合城下面装有数百只巨大的木轮,它本身并不能行走,需要上千头牛拉拽,缓慢而又平稳地向前推进。
明知道如此巨大的六合城行动起来速度很慢,光是让地方修路便要征调不少民夫,但杨广却喜欢这样,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这样的座驾才能配得上他天子的身份。
从心理学角度讲,当一个人非常重视通过外物来体现自己身份时,其实是丧失自信心的体现。
不过随着接近五原郡边关,杨广兴致越来越好,因为他并不是第一次来五原郡,开皇二十年,他作为主帅统领十五万大军,从五原郡出塞,击败了西突厥达头可汗,这次重返旧地,使他又想起自己当年的勇烈,丧失的一些信心仿佛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