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A+A-

    邺城的元夕无疑是很热闹的。

    走在邺城人头攒动的街上,穿着留仙裙的应珺披着斗篷,手里拿着自己做的灯,好奇地睁着一双大眼睛左顾右盼,仿佛怎么都看不够似的。

    大抵是因为胡汉混居,元夕的灯会上也有着不少长相与汉人迥异的异族人行走在街道上。大家一起穿着光鲜漂亮的衣裳,脸上戴着面具,手里拿着吃,一同赏灯猜谜,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显然应珺已经恢复过来了。虽然穿着厚实的斗篷,但那却一点都没有影响到她的行动。

    应珺兴冲冲地穿梭在人群之中。为了让她玩得尽兴,芙蕖和罗衣便接过了他们一开始手中提着的灯。这样一来,两个人走得没她快,没几步就走散了。高长恭见她们这样,便放了她们两人提着灯随意去玩,自己则慢慢地跟在了应珺身后。

    反正这条路就是通往乐安公主府的,让她玩上一玩也没什么不好。

    走到一个放着很多面具的摊位前时,应珺拿起了一个面具,不知怎么就想起了在军营时的那一眼。

    彼时,高长恭并没有戴着面具,甚至也没有穿着铠甲。她走进军帐,他就这么回头看了她一眼——

    她急忙眨眨眼,将记忆中的场景赶出了脑海。

    “芙蕖姐姐,罗衣姐姐,你们看——”应珺举着面具回头,想要找两个丫鬟,却在看到自己身后的人时怔住了。

    她鲜少与高长恭靠得这么近。

    高长恭身穿黑色的大氅,正站在她的身后,俯身看着她手上的面具。

    那是一个黑色的面具,与他在军中戴的那个有着相同的形状,只是上面的纹饰不同而已。

    “王——”

    高长恭用眼神制止了她要继续下去的话。

    “叫我四郎君便好,”他,“这面具,你要买吗?”

    应珺愣愣地点了点头。

    高长恭看她这样,便掏出荷包,付钱准备买下这个面具。

    “等等,郎君,您不买吗?”看到高长恭只付了一个面具的钱,应珺急忙拦住了他,“您看,这个面具怎么样?”

    着,她又随手从摊上拿了另一个面具,比着放在了高长恭的脸上。

    摊主虽然是邺城人,但鲜少见到他们这般姿容出色的男女。他看到应珺将那样一个青面獠牙双眼外凸的鬼面扣在了那看起来宛如玉雕的郎君脸上,不由得失笑出声。

    “娘子,郎君这般品貌风流,您怎么就选了这么个面具,”他笑道,“这是我这摊子上最丑的面具了,换一个好看点的如何?”

    应珺这才定睛看向了自己随手拿来的面具。

    那面具果然是丑,比高长恭自己的那个鬼面还要可怕吓人。

    “那就换……”她伸出手去,想要拿回那个面具,却被高长恭避开了。

    “无碍,我就要这个。”高长恭看了她的动作一眼,将它直接戴在了自己的头上。

    摊主收了银子便不再多话,只是看着那一前一后离开的男女,感叹了一番邺城竟然还有如此风采的美人,便忘了这件事了。

    高长恭买了面具,遮住了自己那极其吸引别人视线的脸。到了一处人流较少的地方,他才终于停下了脚步。

    他这才回身看向了自己身后。

    可是那名少女却已经失去了踪影。

    高长恭只觉得自己胸腔中似乎有什么东西猛地撞上了自己的肋骨。他略有些急促地跨开大步,似乎正准备去往人群中寻找那个与他一同出来的姑娘,就看到一个娇的身影正在奋力挤出人群。

    那正是一直跟在他后面的应珺。

    “王……郎君,郎君,等等我嘛,”大约是现在已经兴奋起来了,应珺没有再那么战战兢兢地守着礼仪,话声音也大了不少,“这里人这么多,您走得太快啦。”

    高长恭没话,只隔着面具,低头看着她。

    被这样看着,应珺有些扭捏,也有些不好意思。

    但她还是抬头看向了面前的男人。

    她伸出手,献宝似的将手里的东西递了出去:“王……郎君,您尝尝看!这是我最喜欢的吃食!”

    那是一串糖葫芦。诱人的鲜红果子被一层透明的冰糖包裹着,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我们家所在的村子没这样的市,但有时候舅舅舅母带着表哥去镇上赶集,我便会缠着他们给我带些城里东西,”她笑着,脸颊上因为兴奋泛起了红晕,“哥哥和舅舅都给我买过,特别好吃!”

    她要将她最喜欢的吃食第一个给王爷品尝享用。

    看着少女紧张又期待的眼神,高长恭将面具推起,咬下了一颗果子。

    “好吃吗?”她问。

    高长恭点了点头,看着她白里透红的脸蛋,一时间有种想要感受一下她肌肤的温度的冲动。

    而应珺似乎也感受到了什么,盯着面具下那张白皙秀气的容颜发起了呆。

    旁边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两人的对视被断,都匆匆忙忙地避开了对方的视线。

    他们看向了发出喧哗的地方。

    原来那里是一个挂着许多灯笼的摊贩。

    与旁边的灯笼都不同,这家的灯笼做工十分精致。而最为吸引应珺目光的,则是几盏不停旋转着的走马灯。

    虽然她自己也做了灯,但应珺自己做的,不过是些最简单的纸糊灯罢了。见到了如此精致的走马灯,她才知道自己做的灯有多么简陋。

    看样子,刚刚是有人在猜谜。

    应珺盯着那走马灯目不转睛的样子引起了高长恭的注意。他将面具戴回脸上,扶着应珺的肩膀,让她与自己一同过去。

    “这灯怎么卖?”因为戴着面具,高长恭的声音有些变化,但也足够让应珺回神了。

    “郎君好,”摊位上的老者笑道,“我这灯,不卖。”

    听到对方这样话,高长恭也没生气,只是继续耐心问道:“在下若是想要这灯呢?”

    “那就请您猜个迷吧。”

    这老者既然有底气猜谜送灯,他出的迷也定然不会简单。高长恭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见到了一排竹简。然而这些写着谜面的竹简却鲜少有因为猜中而被翻过去的。

    高长恭细细看去,发现这些字谜果然不简单。他一个一个看过去,直到眉头深锁,却仍旧是一个都猜不到。

    不过,却又并不是毫无头绪。只要他想,他就能猜到。

    应珺猜到了他想给她赢回一盏走马灯来,但又不忍心看他那惯常总是运筹帷幄的头脑为了个不值一提的灯谜而为难,便大着胆子扯了扯高长恭的袖子。

    “郎君,我、我可以不要这灯的,”她声道,“您看,我有灯,不用费心——”

    高长恭仍在专注猜谜,被她这一扯,差点被断思绪。他为了不被断,顺手握住了拽住自己衣袖的纤手掌,便继续思考谜题了。

    他因为太过专心,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动作。

    然而应珺已经被他手上的温度烫得不敢动弹了。

    她只觉得,自己的手被一抹温热握住,而那抹温热从自己的手上开始,逐渐扩大范围,慢慢蔓延到了她的脸上、脖子上,直至她的全身。

    等她再度回神,便是由于一阵热烈的叫好声。

    应珺眨了眨眼,看向了自己身旁的男人。

    “应,”他的声音低低的,但确实是在叫她没错,“挑一盏吧。”

    应珺猛地抬头看他,却只见到了一张丑丑的面具。

    高长恭鼓励般地又点了点头,应珺才伸出手,指向了其中一盏灯。

    那灯上画着许多身披铠甲的将军。

    “我要那个!”

    “好。”

    应珺接过摊主给她的灯,又向他道了谢之后,才跟着高长恭离开了人群。

    她提着灯,心不在焉地跟在高长恭身后。然而却在路过一个路口的时候,被人猛地拉了一把。

    应珺差点撞上了一辆牛车。

    “你这丫头,走路不看路在想什么?”高长恭的话语虽然是在训她,可是却并不凶,“心被车撞到。”

    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谢谢王爷。”

    “我了不要叫我王爷,”高长恭低头看她,“叫我什么?”

    “……郎君。”她腼腆地叫了一声。

    “嗯,”男人点点头,“还有,我不姓王,我姓高。”

    原来自己刚刚不心叫错的,都被他听到了呀。

    应珺突然觉得很热。

    但她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因为自己脸红了,还觉得是戴着面具空气太闷的缘故。所以,她便将面具摘了下来。

    然而面具的挂绳却卡在了她的发上。

    因为要去乐安公主府,所以两位丫鬟给应珺梳的是那种华丽的飞仙髻。挂绳卡在了她的发髻和簪花上,她又看不见,不免会扯乱她的发丝。

    高长恭看不过眼,便伸手推起面具。

    而应珺则被那一瞬间的美景惊住了。

    灯火阑珊之中,男子将脸上的漆黑鬼面推起,露出了一张极美的、霞姿月韵的脸庞。

    他眸中仿似闪烁着点点星光,正带着微微笑意,专注又疼惜地看着她。

    “我来吧。”他。

    任由他绕到自己身后,帮她将那面具的挂绳从簪花上解下,应珺看着自己手上的走马灯,悄悄地笑了。

    “谢谢……郎君。”

    自以为自己声音太而对方听不到的应珺好不容易松了一口气,却听到了一个带着笑意低沉清越的嗓音从自己身后传来。

    “娘子不必多礼。”

    听到这句话,应珺不禁低下了头,露出了一个羞赧却欣喜的笑。

    她喜欢听他这么叫她。

    作者有话要:

    谢谢灵歌的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