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距离那天在书房出那样的一番话已经三天了。
这三天里, 兰陵王忙得脚不沾地,甚至连晚饭都没有在王府用过。
应珺在第二天就绣好了那个荷包并送去了书房,但她却也只能见到施侍卫——因为她想亲手送给他, 所以只能作罢。
她还是很失落的。
然而当时间到了第四天的时候, 她却被突如其来的消息惊掉了下巴。
“应娘子, 王爷有请。”
应珺刚接到施侍卫的邀请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然而当她跟着施侍卫一同来到了卫嬷嬷的院子时, 才发现事情好像并没有那么简单。
虽然王爷敬重卫嬷嬷,但卫嬷嬷毕竟不是王府的正头主子, 所以除非必要,王爷自己是很少会来卫嬷嬷这里的。
然而今日他却来了。不仅来了,还请了应珺一起。
应珺在王府里住得名不正言不顺,并且因为卫嬷嬷是长辈,懂得基本礼仪的应珺便每日里来与卫嬷嬷行行礼话;而卫嬷嬷虽然不知为何从来没受过应珺的礼, 并且话语中总是带着些若有若无的敬重,但显然也是很喜欢这么个性子活泼的年轻姑娘天天来跟自己话的。
“应娘子, 请。”
看了看为自己起帘子的杜若,应珺笑道:“谢谢杜若姐姐。”
然而当她进了屋,看到坐在主位的兰陵王时,还是心中突然一紧。
不是为了别的, 而是为了他那一看就是没好好休息的、有些过分苍白的脸色。
“王爷!”
“应, ”高长恭听到她的声音,脸色似乎好了些,睁眼看向了她,“今日邀你前来, 是因为……实在是有事请你帮忙。”
“王爷您太客气了, ”应珺的话语中不知不觉带上了些嗔怪,“有什么事直接吩咐就好, 还什么帮忙不帮忙的。”
“给我帮忙是给你添麻烦,怎么能是吩咐?”高长恭皱了皱眉,“你先做下,让我来与你细。”
应珺点点头:“您,我听——听的同时,我帮您按按头?”
高长恭怔了怔,眼神不自觉滑向了一旁的卫嬷嬷:“可是——”
“王爷不舒服,应娘子有心照顾,这不是挺好的?王爷看老身是嫌老身碍事。那老身离开就是了。”
“不,嬷嬷坐着就好,”高长恭哭笑不得地开口,“罢了,你来吧。”
摘下冠冕,高长恭看向了应珺。
应珺先是对他一笑,随后便绕到了他的身后。
高长恭正准备闭眼,却被眼前突然出现的东西吸引住了注意力。
“王爷,我绣好啦,”应珺细细软软的嗓音在高长恭的耳后响起,让高长恭觉得耳朵后面有些痒痒的,“我在里面放上了些许味道清淡的香草,可以安神,送给王爷!”
高长恭侧过头,看了看她,伸出手接过了荷包。
“你有心了,”他的眼神里出现了一些应珺看不懂的情绪,“多谢。”
应珺被他看的有些不好意思,便岔开话题,将手放上了高长恭的额头:“好了好了王爷我帮您舒缓一下头疼,您吧——”
听了高长恭的话,应珺才知道为什么要她来帮忙。
太子高纬的准太子妃是斛律光的女儿,年方八岁,还是个孩子。以前斛律大娘子在家还未出嫁的时候,只要有空,这丫头就会一天到晚跟着姐姐,无论姐姐要做什么都要跟着,可想而知,姐妹俩的感情有多深厚。然而这次,当斛律二娘子即将出嫁的时候,她却突然特别想见她的姐姐,还哭闹着什么见不到姐姐就不嫁人……
然而,身为乐陵王妃的斛律大娘子,在三日前刚刚过世。
斛律光的三子斛律世雄和四子斛律恒伽急的没办法,只得求助与他们兄弟最为相熟的兰陵王高长恭。
本来,斛律二娘子与高长恭的三妹义宁公主高季玥相熟,而高季玥也时常与斛律大娘子一同陪着她。然而高季玥最近有了身孕,并且因为身子娇弱而被大夫告诫要卧床修养,而斛律世雄和斛律恒伽又恰好在与高孝珩闲聊的时候听闻高长恭这边出现了一位娇客,便硬着头皮前去求助了一番。
高长恭对斛律光的子女一向亲厚,又与世雄恒伽二人非常要好,这个时候听到斛律家两位千金的事情,当然不假思索地便答应帮忙了。
当然,他答应了也只是答应帮忙问问。具体还是要看应珺。
应珺当然很快便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这怎么会是添麻烦呢?王爷答应这事本就是因为关心斛律二娘子,我与二娘子虽然不认识,但也只是举手之劳罢了,于我并没有什么损失……难道王爷认为我是个心狠不近人情的,连这种事都不答应?”
高长恭被她这一串弄得愣了愣:“我不是这个意思——”
一旁的卫嬷嬷倒是笑了出来:“王爷莫急。姑娘的意思是,你这般话,就是没把她当自己人。”
卫嬷嬷觉得有趣极了。
虽然应珺被王爷带了回来,但她总是战战兢兢的,虽然不至于时时刻刻都怕,但显然还是有些不明显的敬畏。虽然卫嬷嬷能看出,这姑娘对王爷绝对是有些情谊心思的,但之前那些敬畏却总是让她有些失望。
可是才短短几日,她就已经敢这么和王爷话了,而王爷也一点都没有生气,甚至还想解释……
他们之间一定发生了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情,拉进了他们的关系。
不过她倒是挺喜闻乐见的。
“是啊,王爷,嬷嬷得对,”应珺理所当然地点头,“我连命都是王爷给的,帮王爷做些事而已,这又算的叫什么?为了王爷,哪怕是肝脑涂地我都绝无二话。”
“你这丫头,混什么呢,哪里就要你肝脑涂地了?”高长恭不冷不热地横了应珺一眼,同时递过去一封信,“看看这个。”
应珺好奇地接过信,拆开看了起来。
这封信是一个名叫“君璎”的少女的身份凭证。
“‘应珺’已经入了军籍,你便改了名字,以‘君璎’的身份跟我过去。到时候你只需要跟着仲瑛去到二娘子身边,与仲瑛一同陪着二娘子便好。”
“仲瑛”应该是高长恭的二妹,与三殿下河间王高孝琬同母的昌邑公主高仲瑛。
“‘君璎’……?”
“嗯,从今日起,你的女性身份便是‘君璎’。”高长恭,“身份也已经安排好了,就是三嫂的娘家表姐妹。”
三嫂……?
隐约记得,那位河间王妃,似乎出身清河崔氏。
应珺不禁觉得有些好笑。
她明明和这几大家族一点亲缘关系也没,然而以前借了表姐的光,由荥阳郑氏出身的郎君教养长大,现在又因为这种原因,拿到了与清河崔氏相关的身份凭证。
“好了,今日起你就不是‘应娘子’而是‘璎娘子’了,”卫嬷嬷笑道,“这样的话,也就有了名正言顺的身份去陪在太子妃与二公主身边了。”
“应,你记得,”高长恭却正色道,“我知你前阵子跟施侍卫略微学了些武艺,虽算不得十分精通但也算是不错;但接下来你便是河间王妃的表妹了,决不能在宫里暴露出你会武的事情。”
应珺正待回话,却被卫嬷嬷断了。
“王爷,请听老身一言,”卫嬷嬷严肃地,“接下来,应娘子便是河间王妃的表妹,那便是河间王府的表姑娘了——您与表姑娘非亲非故,若是直呼闺名,恐怕不太妥当。”
高长恭沉吟片刻。
“那我唤你‘阿珺’可好?”
应珺愣了愣,随后控制不住地生出了强烈的欣喜。
虽然知道高长恭应该叫她“阿君”而不是“阿珺”,但当她真的听到的时候却发现,对方叫的分明就是“阿珺”。
虽然为了掩人耳目,她必须要隐藏起“应珺”,所以只能被唤作“君璎”,但她的本名终归是“应珺”。
“阿君”和“阿珺”,发音虽然极为相似,但对于自己的名字,应珺当然是分得出的。
阿君,阿珺。
一个是姓,一个是名。
高长恭叫的,是她的名字。
自己在心里重复了一遍,应珺垂着脑袋,默默地红了耳垂。
这是王爷第一次叫她的闺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