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民国糟粕(九)

A+A-

    谢婉这一年来陆陆续续收到许多容二爷送来的东西, 其中以书籍为多,看得出来是下了大力气的。

    有一些明显是从国外寻来的, 国内的相关技术并不发达。

    书房里,谢婉点了支香,这香也是容二爷送来的,静心之用, 阳光从窗外洒进来, 落在她的肩头,她眉目如画,宁静祥和, 许久才停下笔。

    画纸上只是初具雏形,但谢婉却是不敢再作下去。

    她轻叹一声,手指从画上拂过。

    不能再在安城待下去了。

    局势越发紧张, 安城虽是容二爷的地盘, 可篱笆扎的再紧, 也难保没有虫子爬进来。

    谢婉又抽出一张信笺, 提笔写了几行字,换上出门的衣服,门口宋叔已经在等候。

    车子在一间老字号糕点作坊门口停下,谢婉提着裙摆下车,作坊里正在忙碌的老人一见到她就笑了起来,“凌姐来了, 还是和以前一样吗?”

    “程老好, ”谢婉摇头轻笑, 一根葱白玉指在面前轻轻晃了晃,“嘉卉这次可是算要给您家搬空呢。”

    她了两句俏皮话,把程老逗得哈哈笑,这才道,“嘉卉算请好友到家里做客,好友们也都最中意您家的糕点,所以嘉卉这是要给您带了桩大买卖。”

    她一口气报出十几种糕点的名字,笑道“就这些吧,每样来两斤。”

    程老一直笑眯眯的听她完,“呦,可真不少。”完还趣的看她两眼,“就知道凌姐最喜欢我家的糕点。”

    谢婉状似羞赧的笑,又来这的常客见了还和她招呼,“凌姐来了。”

    安城的人差不多都知道女报的创始人凌嘉卉最喜欢程老家的糕点,连带着程老的作坊生意也好了许多。

    如今已经是无数女性的榜样的凌嘉卉,一举一动都引人注目。

    她买的糕点有点多,程老的孙子,一个年轻人帮她提到车里放好,谢婉和他道谢后离开。

    十二月底,凌家一家四口回乡祭祖,凌家虽然已经在安城扎根,但真正论起来并不是地道的安城人。

    凌家是一个大家族,安城凌家只是一脉分支,但关系已经很远,并不需要每年都回去,尤其是乱世,不过五年一次大型祭祖各分支族人都要回去。

    在谢婉的记忆里,凌嘉卉也只回去过三次,第一次年纪还,并不清楚。

    陶青筠嘴里塞着糕点,掰着手指头数了数,“回去要十天,祭祖要三天,再回来又要十天,算起来要有近一个月见不到你了。”

    她满脸的不情愿。

    谢婉好笑的指了指她衣服上的碎渣,“一个月而已,只是五年一次,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姝女》年节一期的刊印要你多费心思了。”

    “那有什么,”陶青筠抢过她的帕子擦了擦嘴角,看得谢婉一阵无语,“不过事,《姝女》已经走上正轨,不成问题。”

    的确不成问题,随着《姝女》在更高一个阶层的发行,它的影响力更广,来稿的人也更多,其中不乏思想进步又有才华的大家。

    谢婉和陶青筠每日最繁重的工作也不过是整理来稿而已,这一点,两人从始至终都不曾假他人之手。

    “那辛苦你了,”谢婉垂眸看了一眼空了的点心盒,笑道,“等我回来请你吃程记的糕点。”

    陶青筠露出微笑,眼波盈盈,“好啊。”

    ……

    陶青筠终究没有等到谢婉回来。

    年节刚刚过完,街上的店铺陆续开张,程记的糕点依旧广受欢迎。

    这一日,程记门口来了一位女郎,天青色青竹刺绣交领长袄,雪白百褶裙,堆叠如云,陶青筠眼底青黑,垂眸低眉的样子清丽出尘。

    程老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将包好的糕点双手递给的,“陶姐慢走,”顿了顿,他又低低的补充一句,“节哀。”

    陶青筠抬眸扯了扯嘴角,“程老什么呢,我有什么好节哀的,又不是我的亲戚。”

    但她的样子像极了强颜欢笑。

    她慌慌忙忙提着糕点离开,像是怕他再出些什么。

    程老摇了摇头,对屋里忙碌的孙子叹道,“这人啊,老了就容易心软。”

    陶青筠提着糕点没有回陶家,而是去了报社,年节过后,报社正常工作。

    她不想回去,她觉得仿佛每个人看她的目光都透着同情。

    坐在熟悉的办公室里,开盒子,里面摆着的也是以前常和她一起吃的糕点。

    陶青筠看着看着觉得喉咙哽咽,想哭,她连忙拈起一块糕点扔进嘴里,声音含糊不清,“大骗子……了回来请我吃的……”

    新年刚过几日,陶青筠没有等到凌家人回来的消息,反而等来了据是凌氏宗族的人前来接收凌宅的消息,以及……凌家一家四口回安城途中丧命于枪战。

    按照族内规矩,绝户之家家产归于族内,陶青筠几乎是梦游一般去了凌宅。

    凌氏族老再一次和她确定了消息,一同遭遇枪战的还有住在安城附近城市的另一户人家,混乱一开始两家就失散了,另一户人家幸运,没有死亡,但当家顶梁柱为了保护妻儿受了重伤,如今还在医院里。

    陶青筠以凌家女儿好友的名义取了凌嘉卉的一份遗物,以做纪念。

    “……陶姐拿了您书房里的一本书,”中年男子在她面前汇报道。

    “书?”谢婉想了想,“是什么书?”

    “《诗三百》。”

    诗三百啊,谢婉拨了下手上的玉镯,那是以前的凌嘉卉最喜欢翻看的,是前朝一位大家的手抄本,闺中孤寂,可以看的书也少,那本书被凌嘉卉放在最显眼的地方,触手可得,一看便知是喜爱之物。

    谢婉也没有刻意抹除过凌嘉卉存在的痕迹。

    “那就让她拿去吧,”也算是全了一场她和凌嘉卉的友情,“还有,再检查一遍可有疏漏。”

    中年男子领命而去,谢婉起身进了楼,“爹娘,哥哥。”三人坐在一起,闻声向她看来。

    凌夫人露出关切笑容,招手让她过来,“处理好了?”

    “嗯,”谢婉顺势在她身边坐下。

    “是女儿连累你们了,”她看着几人,在他们准备话的时候断,“女儿明日就会封闭研究,轻易不得外出,爹娘和哥哥我会请容二爷帮忙安排工作,但为以防万一,以前的名字是不能用了。”

    “还有,最好不要暴露我和你们的关系。”

    “我现在叫谢婉,明面上是容二爷的表妹,我知道哥哥想参军,爹娘你们会被作为参军家属安排住处,爹爹如果想继续工作,可以给军人扫盲,娘可以在绣坊工作,负责军人制衣。”

    “当然,这只是我的安排,其实最好是将你们保护起来,但我知道爹娘你们轻易不愿如此。”

    她将一席话出口,凌培玉接受良好,其实在他知道女儿到底是在做什么的时候就有预感了。

    “你的对,我和你娘有手有脚的,没必要让人养活。”凌培玉微仰着头,畅快笑道,“我闺女做的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我不能帮忙,但也绝对不会托后腿!”

    凌夫人和凌令栩也都齐齐点头,凌夫人更是拉着她的手不放,像是怕一松手她就不见了。

    谢婉又安抚了她几句。

    第二天就进了秘密研究所,战争不等人,局势越发严峻,一刻都等不得。

    三个月后,少女摘掉口罩,露出一张芙蓉面,眼眸低垂,无端显出三分清冷,“试验品207,拿去测试。”

    站在她身后三步远处的士兵抬手敬礼,“是,谢姐。”

    一位年纪偏大的研究员吸了口凉气,不出是赞叹还是酸涩,“谢姐这次该成功了吧。”

    谢婉抬眸看了他一眼,“还没有经过测试。”

    老研究员摇摇头,带着些感叹道,“谢姐上一次的试验品就已经接近于完美,这一次想必更佳。”

    他看着面前瘦弱还显出几分稚嫩感的少女,自从谢婉来此,他们这些老人就都往后靠,顶多只能个下手。

    倒也不是不嫉妒,但国难当头,哪里能够容忍那么多私人情绪。

    而且他也为这少女感到遗憾,如果不是战争,不是侵略,这样的人才该受到国家保护,而不是像现在还要躲躲藏藏。

    他们这些人明面上都有安排的身份,谢婉是容二爷的表妹,但谁都知道这是一个保护。

    谢婉没把对方带着恭维的话放在心上,点了点头,“我该去看试验数据了。”

    士兵将记录的数据报告给谢婉,谢婉眼中掠过满意,“通知督军,可以全力投入生产。”

    士兵声音明显比刚才更大,眼眶微微湿润,“是!”

    士兵是容二爷安排给谢婉的人手,既是保护,也是监督。

    三月没有回去,谢婉也知道爹娘肯定不放心,时时担忧,就让士兵给她安排,她想回去看看。

    她回的是容二爷住的地方,“二爷呢?”

    管家认识她,“姐,二爷在军中,您有什么事可以吩咐我。”

    “嗯,”谢婉点点头,“我上去睡一会儿,晚上安排我……见面。”她没把话详细,但相信管家肯定知道。

    她扶着扶手刚上了几个台阶,就听到管家道,“姐放心。”

    谢婉步伐加快,为了早日研究出完美品,她已经近一月合眼不超过三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