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第一零四章 ...

A+A-

    京都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勇国公府, 然后勇国公府安静了两天后突然热闹起来, 几队人连夜出了大门往四处而去, 最后这些人又汇合到一起往东都的方向急奔而去。

    很快大家就听清楚了。

    原来是朝阳县主瞒着家里一人一马追去东都了。

    京都吃瓜群众:完全是意料之内的事情, 一点不惊讶, 没错,一点不惊讶!

    皇帝第二天得到消息没多久, 忠勇公顾泯就进宫请罪来了, 理由麻是教女不严, 作为准王妃如此任性听风就是雨, 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顾家已经派人追出去了, 只不过因为是人跑了两天才发现的,所以一时半会儿估计也是追不到的。

    都怪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多年不见难免娇惯, 如今愈发的无法无天了。

    皇帝能什么?

    皇帝还不出什么来!

    人家管不好闺女, 是因为仗受伤落在外面十年,根本没时间管教闺女,而人家闺女追出去还不是因为弟弟那边传了流言。

    但是怪弟弟吧, 弟弟什么人他还不知道,人脸长成那样,狂蜂浪蝶根本禁不住,甚至他在让弟弟去东都的时候, 就已经预感到可能会发生类似的事情了。

    只是比他想象中的发生的早一点。

    皇帝安抚了一番顾泯,让他安心督建演武圆,姑娘冲动点很正常, 她要去就去吧,找到了人也不用往回拉直接送过去吧。

    至于演武圆就是当初顾暖暖想要弄的主题公园。

    这边顾泯急匆匆的进宫又慢悠悠的回家,另外一边宫珩也终于察觉到了流言,立刻吩咐刑一下去查探疏导,这才让愈演愈烈的侧妃流言慢慢平息下去。

    昭王公开否认纳侧妃,果然让流言迅速的平息了下去,但被这个流言挑动起来的人心却是没有那么容易平息的。

    男人嘛!

    昭王殿下的未婚妻是一门双国公,还有表妹要当太子妃,算是显赫之极了。

    这还没有成婚昭王殿下怎么样也要给这位未婚妻面子不是?

    大家都懂的!

    那么美人先挑起来,至于适合侧妃的适龄姑娘,年纪再往下找找,正好培养起来,等到那位准王妃进门,正好送上去,多么完美!

    昭王的身份摆在那里,能有可能坐上侧妃之位的就那么几个,如今听家里人的意思是自己没希望了,转而要培养还一团孩子气的妹妹?

    凭什么?!

    姑娘家要是本身比较听话,或者本身想得开的,那这一来一回,给了希望又剥夺希望,虽然难受但也不是不可以缓过来,但也有那种不愿意接受的。

    特别是那种在家中本来就比较受宠的,又哭又闹,完了还不甘心,死活要去试一试。

    但是宫珩一直都住在行宫里不曾外出,就算要试一试也找不到人,找不到地儿。

    终于来到东都快一个月的时候,宫珩动了,他出门了。

    原因是因为王家老封君八十大寿,特意邀请宫珩前往吃寿宴。

    王家是东都最显赫的大世家之一,之前参加选的后成为永王世子妃的王拂尘就是王家嫡支嫡出的姑娘。

    往前推上几百年,王家的姑娘那是比公主都要金贵的,如今嘛也不差多少。

    在东都这一亩三分地上,王家也是一个超级庞然大物,他们家的嫡出姑娘除了同样的高门大户也只有皇室才要得起。

    先不王家在这一片的影响力,单单老封君八十大寿,宫珩也总要给个面子的。

    宫珩的赴约让一票已经觉得没有指望的姑娘们瞬间又看见了希望的光芒,哪怕渺茫也想要搏上一搏。

    王家的老封君虽然已经八十岁了,但是依旧精神奕奕,脸上也是一片红光,虽然满头白发但是状态看上去也不过五六十岁的样子,保养的相当的不错。

    这时候当家的孙媳妇儿李氏正在跟她收到的回帖。

    按理来王家的宴会都是众人争相参加的盛宴,所以人多一点很正常,但是王家这种门庭人家来参加宴会是不会带乱七八糟的人来的。

    什么表亲,什么好友,甚至讲究一些连家中庶子庶女都是不带的。

    但是这一次真是群魔乱舞了。

    “一群蠢货,眼皮子浅地盛不住一点东西。”老封君还没有开口,老封君回娘家的女儿已经先张口了。

    这位姑奶奶因为是老来女所以从出生就受宠,嫁人后又舒心,如今辈分更高,原本就是不太会顾忌别人的性子,现在更是想什么就什么。

    一屋子女人也没有谁会和她对上,毕竟在东都这一块还真没有几个是她不能的。

    “孩子们都在呢,一把年纪还口没遮拦!”倒是老封君瞪了女儿一眼。

    “我的娘啊,你怎么连实话都不让你闺女了?”姑奶奶一点不介意被自己亲娘怼,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这些个人还不是看着行宫里的贵人撒不开眼了。”

    啧!什么香的臭的都敢往贵人眼前拉。

    “孙媳也是头一回遇上这事儿,心里没个底,只能舔着脸来求老太太给蠢笨的孙媳妇儿指点指点了!”李氏直接就顺着姑奶奶的话下去了。

    “就你精怪。”老封君笑骂了一句,然后收敛了脸上的笑意,带着淡淡的不满对着李氏道,“咱们家虽然已经不比前朝,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我老太婆的寿宴可不是用来给人搭梯子的!”完手里的茶杯都砸到了地上,显然是真的生气了。

    一屋子人大半是气都不敢喘一口,但是也有不怕的,比如姑奶奶:“娘,你生什么气,咱们家到了这份上自然是无所求,这贵人攀不攀得上也没差,但是别人家可不要挖空心思往里钻。”

    “乱什么,叫人听到要你轻狂!”老封君虽然嘴里斥责女儿,但是脸上的表情已经缓下来。

    女儿的没错,他们无所谓的东西,别人还在汲汲营营,怎么能怪他们钻营,不过站的地儿不同罢了。

    李氏松了口气:“呀哟,我果然是个傻的,要不是姑奶奶透我还傻着呢,老太太这次可帮着孙媳妇儿掌掌眼,早日给您娶个聪明伶俐的从孙媳妇儿回来,也好让我这个傻媳妇儿歇一歇。”

    老封君因为李氏的这句话就想到了李氏给王家生的三个儿子,那是各个芝兰玉树,原本对李氏的那一点不满也就没有了。

    众人又笑闹了几句,见老封君似乎乏了就纷纷告辞。

    只留下姑奶奶晒笑一声:看,这一屋子谁也不是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