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陆拾壹章
花厅中, 碧衣丫鬟水眸含情的瞟着正襟危坐的男子, 倒好茶水,摆好糕点,蹲身一礼,“大师请用。”
半晌没听得回音, 丫鬟依然兴奋,抬头复又仔细瞧上一眼,轻声出去, 翘着脚同其他姐儿几个道, “啊呀呀,近看更俊呦,那长长的睫毛,挠人心直痒痒,就是, 好像有些心不在焉, 没同我话,这位可是开了金光的怡然大师啊!”
嗡嗡一片叽喳,月亮门前传来脚步声,几人忙站好问安。
侯爷面色轻松暇惬,见花厅中站着僧人, 颔首示意让他坐。
所谓僧人,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贫僧怡然, 施主安好。”
蓑衣放置门外,身穿粗布破衣,一派普渡慈航,过眼云烟各种种,他的心中既起伏,又雀跃,善德接善果,“贫僧此次前来,是为避凶除疾,施主可懂缘法?”
宋巅坐于太师椅中,与他对视,一人深邃幽深,如年久古井,一人淡然清水,如夏日河流,各有各的缘法。
“大师是看出什么门道了?”佛门清净地,还能勾搭着少女的心肠,见不起多清高?
宋巅确实不信鬼神,更不敬神明,世间十有八九,是靠自己双手,那一二,不过运气尔。
僧人周身萦绕着安和祥宁,渐渐想要化解对面男人身上的戾气燥意,声音也如高山上的清泉,一股清凉直达人心底,从袖中拿出一朱色福袋,下边系着个扇形坠角,唇轻掀,道,“春有百花秋有月,下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贫僧有一福签,可保女子顺遂,需日夜佩戴,沐浴可摘。”
外头偷听的几个丫鬟皆沉醉其中,忘了身处的是严寒腊月,犹如在微风和和的春日,阳光些许,普洒周身。
宋巅示意德通接过,德通反手塞了张银票过去,对面的人收回手,银票施施落地。
德通见和尚站的笔直,哈腰捡起,再次递上去。
“贫僧用不着,施主且收好。”了佛号,温声回复。
德通看向太师椅上的自家爷,宋巅站起,二人相对而立,“大师不必谦虚,就当是,添香油。”每个人去寺庙都要先添香油,才能进殿祈福,此时亲自上门还能少拿钱财?
要是百姓鲜少有上香拜佛的,都是官家贵族例行的每月都去添香火,保家宅平安。
僧人听着他言,丝毫没有波动,转动念珠,阿弥托佛,便自顾披上蓑衣离去。
宋巅目光随着他消失无踪,才收回,敛起随意之色,穆沉的让张震来。
老头听的大门再次敲响,连忙佝偻着下炕去开,“干什么去了?这么快?”
从来不苟言笑的和尚突然瞅着他,畅快淋漓的大笑起来,抖落片刻,进屋把念珠盘好搁到桌上,手攥成拳敲两下桌角,双眸亮如星辰,湛蓝无尘,“老头子,你年轻时可爱慕过姑娘?”
呦,难得有个得道高僧问起男女之事,这是,悟道呢?
老头喝的上劲儿,眯着眼回想,苍老的声音传来,“还真有一个,是我们村里的一枝花,长得那叫一个俊儿呦,皮儿薄的跟水豆腐似的,可惜命苦,丈夫横死,守了新寡,好多男人都像个苍蝇似得盯着她。”
到动情处,仰头把碗底那点都干尽,脸色通红的继续,“我当时嘛,已经有个婆娘,而且还正怀着娃,也不知怎么鬼迷了心窍,偷拿家里所有的银子,去找媒婆上门提亲,结果第二天那一枝花就来地里找自己,穿着雪白的棉布裙子,含羞带臊的往跟前一站,问家里的那婆娘怎么办,能怎么办,休了呗。”
佝偻的背越发塌陷,爬满皱纹的手背如颗枯树,带着后悔和绝望,声音嘶哑难堪,“我错了,杏花,我错了,你回来吧,我这就去找你。”
罢,扑通栽倒墙边,后面拽着他的男人长舒口气,让他平躺炕上,亏得他警醒,这老头,醉生梦死。
坐到炕梢,看着崩了瓷的碗,神情涩然,原来人人都有一段情压在心底,不出口,道不明白,怅然回忆道,“我也有一个,特别爱着的,女人。”
那时父亲病重,母亲理家中,希望自己能先成亲,后科举,挑了几家贤惠待嫁女子让自己相看,偏偏走错,遇见个傻乎乎的,惹人疼爱的姑娘。
第一次见面可真算不得美好,她和着一帮姑娘正拿着弹弓树上的麻雀,胆子大的没边儿,穿着一身霜叶红色的裙裾,神采飞扬的张罗着,老远就听着她的语调最高,等石头没了,弯腰低头再四处寻去,可巧,到了他跟前,抬头的一瞬,他觉得有什么撞中他的心,耳边是姑娘清脆悦耳的问询声,“你是哪家的书生?怎么没见过你?”
刚想回话,另外几个姑娘围上来,叽叽的开始念叨起来,“找你爹的,林皎爹是咱村里唯一的秀才,快快,走吧,我们领你去。”
一群丫头片子围着他到了所谓的秀才家里,哄的一帮进了屋子,不大会儿,又一拥而出,嘿嘿直笑的各自回家。
“喂,你等着吧,我爹还得一刻钟能回。”
他本想走,又觉得没礼貌,只能干站着。
不想,那姑娘突然噌噌跑出来,质问他,“你是不是偷拿我的坠角子了?卑鄙无耻,速速交出来,否则,要你好看。”
手握拳,在男人眼前晃了两圈,呲牙咧嘴的道。
她最喜爱那个坠角子了,听是娘亲的贴身之物,这个面生的男人,忒的可恶,偷女儿家的东西。
“我没有。”他真是后悔,遵着什么礼仪规矩啊?
“你休想撒谎,把衣服脱了,我要检查。”
罢竟然直接扑上来要扒他衣袍,吓的他趔踞下,栽了个跟头,哪想,那刁蛮女子竟开怀大笑起来,一串串的银铃声,突地,戛然而止,孺慕的跑过去,看着来人,喊了父亲。
他父亲真是年轻,温文尔雅的回应了一声,问起自己来。
那丫头是个矫情的,恶言恶语的他偷东西,还剜了他一眼。
他父亲从厮手里拿过包袱,给她开,“那几个姐妹同你玩耍,都在这。”
包袱皮里一堆的金银物什,示意她看,接着宠溺的道,“呆会想吃什么,让大娘去做。”
姑娘随手捡起另一个绿玉的坠角,扔给他,骄纵道歉,“我冤枉你了,这是算是赔偿,一笔勾销。”
完,踮着脚一蹦一跳的跑远。
第二次见面,是在自己即将定亲前,父亲已经瘫痪在床,家中拮据,他主动提出不去县里的书塾了,就在家中复习温书,母亲实在痛心,听闻隔壁村子有个秀才学德渊博,便拎着家里仅剩的鸡蛋和碎银子领他去拜见。
依旧是个大院子,那时正逢夏日,热气腾腾的难受,母亲在堂内恳求,他亦诚心诚意,眼神瞥到一旁的屏风时,才觉异样,下头露出一截珍珠绣鞋,趁着别人瞧不见,偷偷挪身往里看,一张白皙圆圆的脸映入眼帘,她闭着眼,在窗前的榻上睡的正香,可能嫌弃热,前襟的丝带微微散开,胸口起伏阵阵,香气四溢。
第三次见面,他已定亲,同着个颇为能干的女子,母亲她是十里八村难寻的好姑娘,干活麻溜又勤快,定于来年开春成亲,母亲百般夸奖言她品行最好,他亦无甚不妥。
上了半月的课,确实受益匪浅,加上父亲身体渐有好转,母亲令他去再拿筐鸡蛋与父亲以前猎的那张狐皮,送予恩师。
恩师不在,姑娘正和一只大土狗玩耍,追追跑跑的不亦乐乎,见着他来,热情的招呼起来,俨然是找到了新玩伴,这般闹闹,二人渐渐熟稔,她不像村中其他女子,干粗活,喂牛羊的,也不像县里的闺阁姐,整日闭门不出,绣花学琴的,反而被恩师散养着,爬墙上树皆能耐厉害,不规矩的很,话唠嗑鬼马精灵,他性子闷,时常被逗的合不拢嘴。
这般晃悠到了冬日,他心中已然很喜欢这个活泼开朗的妹妹了,学堂不开课,就被她拉着去冰上挖窟窿网鱼,要不就拿着个木板从高坡上坐着往下滑,恩师听后,倒是很赞成,恳求唠叨他好好照顾着,别落了水等等。
有一日,他遇见个城里私塾的旧友,聊的投机,就把和她约定好去网鱼这事给忘了个干净,等到的时候,她自己已经捞了一网,活蹦乱跳的招呼他过去,是有条个头大的,正比划着,看她脚下一滑,刺溜就栽进冰窟窿,剩了银红的袄子浮在上头,吓的他肝胆俱裂,疾跑几步欲下水,却,有人比他更快,从一侧窜过直接跳下将她托起到冰面上,送回家中请大夫。
自她被救起,他就一直处于恍惚中,满脑子都是姑娘嬉笑的脸庞,她话时亮闪闪的眼,她蹦跳时露出的绣鞋尖,她奔跑时银铃的笑,她的,她的,全是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