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A+A-

    青宫选元妃, 可是事关国本的大计。选妃的旨意下来,还没明发示朝, 厂卫们就得先忙起来。

    谢瑛虽然去值班了, 还留了个会武的家丁教崔燮五禽戏。教的人勤勤谨谨,学的也全心全意地学,一晚上就把五式练得精熟了。教习的人都觉得奇怪:“我们大人带兵操训这么多年, 肯定比我教的强。怎地崔举人前些日子学得那么慢,今天倒快了?”

    谢山嗤笑一声:“自然是前些日子大人都已经把崔公子教会了,今天跟着你就是练练从前会了的东西,哪得不快?”

    崔燮沉稳地应道:“前些日子是谢兄边教边改,所以慢些。毕竟李师弟年才十岁, 身体又一向不好,之前还曾卧床两月, 大病初起之人练拳脚也和寻常好人的练法不同。”

    那家丁听得有些惭愧:“的却只会按着练熟的, 不会修改。”

    崔燮宽慰他一句:“不必自责。你家大人从前要给卫所的人操训,思虑自然周全些。你教的也极精细,回头我先教师弟谢大人改过的,等他身子养好些就能练。”

    谢瑛不在, 他也不好成天泡在谢家了。

    回家之后他便把太子要选妃之事告知祖父母,问他们有没有亲故人家, 提前通知人家赶紧结婚。崔家家主是从四品官, 不符采选良家子的条件,不必担心这个,只要问问老夫人外家亲眷就行。再就是叫人飞马回乡告诉崔源, 通知邻里、匠人们早做算。

    除此之外,和他们家谈得上有亲,又够得上选妃标准的就是前继母徐夫人家了。

    反正下任皇后姓张,崔燮也就没多事去提醒徐家,反而去提醒了一下张斋长——他家是有个姑娘的,仿佛就在待选的年纪,不管想不想去,都得让张斋长拿个主意。

    张峦先是一惊,之后便满面复杂地看着他。

    崔燮以为他不信自己这道消息,忙劝他:“这消息确实可信,斋长早做算吧。你要是不愿意让女儿入宫,此时叫她避回家乡还来得及。”

    张斋长叹道:“我老家在兴济,亦是选淑女之地,此事何可避之?唯有想法子提前嫁女……”

    只是他看好的女婿人选不肯成亲,他原算在家乡给女儿订的亲事也没定,真个是两头不到岸。

    他待怪崔燮不肯早娶他女儿,崔燮又是在他刚有暗示时就一早表明了不肯成亲的,并未拖着他家。今日又亏他提前告知选妃之事,让自家能提早算,实在是该感激的。

    可先见了崔燮这么个年少俊美、品学兼优,还一日长进过一日的人,他哪里还挑得着别个合意的女婿?

    他这姑娘聪明美貌,足配得过崔燮,他们俩情谊又好,简直是天作的翁婿。这么好的婚事,怎么崔燮就不肯答应呢?

    弄到如今翁婿成了主宾,崔燮跟自家女儿差着辈份,再不可能成亲了!

    张峦咳声叹气地回到自家赁的宅子,告知妻女这一噩耗,叫她们准备成亲。

    张夫人一听“选妃”就六神无主,恨不能立刻上街捉着个男人就成亲。张大姑娘倒十分冷静,父母急的就要去拉郎时还能稳稳坐在椅子上,握着亲娘的手:“母亲别怕,此事我们躲不开,也无须躲,索性当入宫便入宫吧。”

    张斋长愁眉不展地:“皇宫哪儿是好进的,你要是选中了,这一辈子就不得出来了!运气好的当上太子妃,运气不好的便充作宫女贱役,我们当父母可怎么过日子!”

    张姑娘摇了摇头:“选妃不好,匆匆捡个男人嫁了便一定好么?崔家叔父虽是提前得知选妃之事,怕也早不了几天,至多十天内朝廷便该明发旨意,采选淑女。父亲为我的婚事挑到如今,尚未挑到合适的人物,难道三五天内就能找着合意的了?”

    张斋长叹道:“便是不好,总有父亲和弟弟们替你做主,若嫁进宫里不好……哪怕是当了皇后,如当今那位王娘娘,又得了什么欢乐么?”

    张姑娘垂眸答道:“选妃究竟与采选使唤宫女不同。我听宋先生讲过,今上选妃时只挑了一后二妃,落选的还要退回八字,送还宁家的。咱们张家虽然家法森严,女儿也算得略有姿貌,却也只是寻常人家,未必有幸选作青宫元妃,到时候自然该还与父母。”

    若有幸选中……当今太子正在少年,听又爱读书,也是一桩好姻缘。

    她端坐在椅子上,决意要参选。张斋长急得直跺脚:“我怕的就是你选中!宫里还有个万皇贵妃呢!”

    太子与万贵妃不穆已不是一天两天了,若不是泰山地震,去年就该废太子了!一想起那位贵妃来,他都不担心女儿当宫人了,只怕她当了太子妃,叫万贵妃磋磨死。

    张斋长的愁得恨不能杀进崔府,不管三七二十一,拉着崔燮回家拜堂。

    还不只他这么想。提前听到朝廷选妃风声的也不是一人两人,这消息就跟瘟疫一样,仿佛一天之间就传遍了京城。光国子监内便不知有多少人向崔燮伸出手,要把他拉回家成亲。

    崔燮一一逊谢了,不管那些人是不要聘礼还是倒贴嫁妆都绝不动心,只父亲不在家,无人做主,不敢随意成婚。国子监的学生们也要些脸面,关键是也都不能,崔燮左挤右挤,轻松逃了出去。

    但出了国子监,更有抢亲人。富商和官吏家更是全家上阵,家丁们带着绳索出来抢荒亲,只要是男的,无论老幼婚否,都肯绑回家拜堂。

    崔燮骑着马左避右避,险些叫人拿绳子绊了马腿。路上遇见锦衣卫巡街,欲要求助,走到近前才发现那些锦衣缇骑也叫人围得动弹不得。

    早年锦衣卫名声不好,是缇骑一出,四野为空;如今这戏那戏演多了,百姓们都把锦衣卫当作英雄,抢亲竟抢到了缇骑头上,围着人自荐女儿不,甚至大着胆子就去牵马。

    领队巡街的千户脸都跟衣裳一般绿了,高声喊着:“朝廷不采选役使宫人,百姓每当自安生活,不要胡乱婚配……不得强抢锦衣卫人!”

    崔燮在旁看了几眼,默默伸臂捂脸,拨马就跑。

    这一路可跑得极为坎坷,几回被人围堵在街上,要不是他马术好,险就回不来了。回到家正见着陆举人也被几个人押着往他家里走,一见着他,便仰头叫:“和衷,快来救为师!”

    那群绑他的人看向崔燮,见着这么个骑着白马的少年书生,都愣了愣,抓着陆举人的手放松了些,想改拉这个年轻的回去。

    崔燮心中一紧,振了振缰绳,骑马直直冲向那群人,吓得他们放开陆举人避向四周。而他冲到陆举人面前时猛地一拉缰绳,白马人立而起,他一侧身抓着陆先生的领子叫他横趴在自己身前,拉动缰绳叫白马转身奔向府内。

    马后蹄才落进府,他跟陆举人同时呼喝:“快!快关门!”

    几个家人趁乱跑进门,重重关上角门,拍着胸口长叹一声:“这选妃可真害人!”

    陆举人大头朝下趴在马上,叫马颠得七荤八素,还要撑起身子替朝廷辩护:“岂是选妃有害!太子年将弱冠,自然要选妃,为皇家广育子嗣!”

    崔衡不知什么时候跑出来看热闹,还真情实感地叹息:“先生方才跑什么,这抢荒亲是多难遇的事!看那家仿佛还挺有钱的,要是我我就应了,白捡一个妾呢。”如今他连个正妻还没有呢,看着都替先生遗憾!

    陆举人颠得发青的脸又叫他气得发黑。

    崔燮二话不就叫人把他绑去抄书,双手托着陆举人从马上下来,又问他怎么赶上这等事的。

    陆举人气吁吁地:“今日跟几个同乡到养济院里捐了些石墨笔和木板,想资助那里的孤儿识几个字。回来路上遇上几家抢荒亲的,甚是无礼,把人绑了就要回家拜堂!”

    幸亏他反应快,报了崔家的家门,要这些人跟他回家拿庚帖。本想到了崔家有家人帮忙救他,却不想这个学生真管用,单人匹马就把他抢出来了,总算没让他落个临老入花丛的下场。

    他长叹一声:“京里事太多,明年若考不中会试,真个得回乡住住了。反正如今你有新老师了,你那两个弟弟在家做笔记、卷子就够了,我留在这儿倒没多大用处。”

    他大概是叫抢亲的吓着了。

    崔燮劝了他两句,叫人先去弄些定神的汤水来喝,把他送回房,又叫了崔良栋来:“叫车夫驾车带你出去,明天替我往国子监生李学士那里请假。咱们家这两天关紧门户,除了采买的,尽量都别出门。”

    反正朝廷马上要下旨禁止民间婚娶,到那时再出门吧。请假在家几天,正好有宽宽裕裕的时间设计《国子监名师讲诗经》。

    《大学》《论语》都是一人的作品,直接印一套就成,《诗经》笔记却是两位博士、助教并力合作的。若拆分成博士几本、助教几本,那读者们不就尽都要单买博士的了?

    要知道这年头卖书的是可以一册一册卖的,他们这笔记又不是精装套盒版,读者绝对是要挑着买的!

    两个人合作出书,博士的都卖了,助教的卖不出去,谢助教能高兴吗?谢助教这个能在三国美人大选会上得了第三的才子,他的书不值得买吗?

    那不行!他这个主编就得和读者斗志斗勇,叫他们买够了全套!

    可两个人的笔记凑在一起印也不容易:若是都印同样的字体、颜色,一会儿“林博士曰”,一会儿“谢助教曰”地混着讲,读者看着便觉乱,也不爽眼。可若要将两人的笔记分成不同颜色——他之前出的笔记里都是用颜色分重点的,蓦然改成这么印,读者容易代入从前的经验,将两套笔记分出轻重来。

    他做了几种方案都觉着不够清爽,最终决定用正反双版装订,正面一半儿林监丞,反面一半儿谢助教,将两册册页颠倒装订。如此印出的书便不分前后、正反,哪面都是封面,只在书名上加以区分——林博士那面便把他的名字印成朱红色,谢助教亦然。册页度着每本书里双方笔记的进度一样就行,倒不强求两边厚度相同。

    装订成册后,还可以刻两个花章,在他们笔记所在的那半册页边分开来各印一记,读者看着页边就知道笔记印到哪页了。

    他满意地写了设计方案,交给崔良栋,叫他亲自送去谢掌柜那里——崔启这么个年轻秀气的哥太容易被抢了,崔良栋这年纪相貌还比较安全些。

    他在家里安安份份地闭门做事,崔梁栋出去请假、送书时不免得把他险些被抢的事得夸张些,省得人家怪他们崔家大惊怪,有点事就不出门。

    林监丞心知国子监里不知有多少人想招崔燮当东床,也知道当选秀时民间总得乱上一阵,轻轻巧巧就准了他的假。

    李东阳听到这些故事后倒是笑了半天,问崔良栋:“你家公子真个差点叫人抢了?抢个美少年也罢了,怎么你家那个举人面色黧黑、肌骨支离的也有人抢?”

    崔良栋嘿地叹了一声:“抢荒亲还分老幼?别是我家那光杆儿举人,就连一队队的锦衣卫还叫人围住了要拉回去成亲呢!”

    李东阳惊讶道:“不会吧,百姓们竟都不怕锦衣卫了?那锦衣卫也不驱逐他们?”

    崔良栋:“我家公子看见的,抢的是那郑千户的队伍——就是那位救助贫寒士子的郑千户,他那人又洒脱多金,待人忠义,怎么能伤好百姓呢?若能教女儿嫁给他为妾也行啊。”

    戏里写的东西,百姓们竟就当真了。好像那些锦衣卫自己也当真了似的,一天天的改得像好人了。

    李学士摸了摸胡须,笑着摇了摇头,不再想那些杂事,转而叹道:“这回是东宫选妃,又不是选执役宫女,是着父母送进宫中,不中者还要赐还年月帖子还于父母的,怎么闹得这么厉害。想来是有太监提前放出风声,好从中诈取钱财……”

    他虽非督察院的御史言官,却也有几分风骨,不能看太监们如此祸乱京城,明天就得去找相熟的御史问问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