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何田的分析
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并不代表碰了阳山当中的宝藏真的会死。
所以,如果第一波人不是话里的这些明初人,那他们在发现宝藏时必然会发现前人留在这里的白骨。
可是在第二幅和第三幅的雕画中,这些人只运出了宝藏,而没有任何一具带有死亡味道的骨骸出现,甚至是把全部的宝藏都运出了山洞。
因此,从这里就不难判断出来,这些人的着装证明了前三幅雕画当中的时间背景是在明初,而第三幅中的雕画却表达宝藏是具有危险的,但在第二幅画中,明初人却还是把宝藏运了出来,这也就能证明这些明初人在发现阳山以后找到了宝藏,并且没有在宝藏周围见到任何的死亡
不过,关于这些明初人、在碰了不该碰的东西以后的事情嘛我想,还得要找到缺失的那幅、甚至是几幅雕画才会知道。
但在何田的观察之下,他却给了我一个大胆的猜想
何田是干什么出身的我不知道,但他现在作为一个盗墓贼,往往在很多时候用不着全部的信息就能推测出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出来。
就见他举着纸灯在所有的雕画前走走停停、看来看去,直到他来回看了几圈、终于站在第一幅雕画的前头时,他这才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同时对我“这些雕画其实是一个并不直白的叙事故事,而且几位作者要表达的东西也各不相同不过在我看来,这些雕画无非是在总结前人的教训罢了,而我把这些雕画的故事叫做鬼身上”
“你什么意思难不成你已经推测出缺失掉的那幅雕画里头的内容啦”
何田认真的对我一点头,“有些故事必须要看过程,可有些故事并不用在意过程我们已经知道这些雕画是不同的作者在不同的时间下雕刻在这里的作品。虽然这些作者未必会互相认识或是见过,但他们却都在经历了自己的事情之后、把自己的故事和前人的故事进行了连接”
到这,何田指了指第三幅壁画当中的那些明初人,“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幅雕画中的明初人上都出现了一个黑点,而在前面那两幅当中却没有”
听他这么一,我和另两位美女就上前仔细检查,果然发现第三幅雕画中的明初人们的上都有一个圆形的黑点,而前头那两幅画里的明初人上却没有
可这些黑点并不明显,仔细去辨别的时候,你还能发现这种黑点也并不是纯黑色的,而是墨绿到了发黑的地步。
就好像是一种深色的苔藓一样,因为在洞壁上生长的位置太巧了,所以才碰巧出现在了那些明初人的背上
但何田将其指出来以后,我们这才发现那其实并不是什么山岩苔藓,也不是山石本身的涂料掉了缘故,而是作者故意在用这么一种法进行了纹身般的点缀。
这时,何田就继续对我们“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这些黑点,黑点和这些鬼脸出现的时间是一致的,这些明初人只要碰过宝藏后,他们的背上就会出现这种黑点。而从此往后的每一幅雕画当中,也是屡屡出现背上带有黑点的人,虽然特曼他们没有同样的时间背景和样貌,但黑点的位置却是一样的。所以,从这里就可以进行推测,后面那几幅雕画中的人物,想必是这些明初人的后代”
而赵瑾却提出了相左的意见,她“可你怎么证明这些黑点会得到遗传呢这里可是缺了一副关键性的雕画的”
何田自信道“我知道这里缺了一幅,但这并不会影响我的观察”着,他就往后走了一截,站在那幅明末时间背景的雕画前“这些明末时期的明朝残军的背上也有黑点,但你没有发现吗,这个时间段的几幅雕画的环境确实同一条街道,就算是明朝残军在抢掠百姓的资源作为军饷补充,那为什么他们只抢这一条街上的东西呀”
不等赵瑾作何解答,何田就继续“很明显,他们的抢掠位置是固定的或者是必须要在这一条街上进行抢夺而且这条街上的很多东西我还觉得似曾相识”
听了何田的这句话,我立刻就明白了什么,走过去仔细在那些倒霉的百姓身上、或是街上进行着检查,最终把重点放在了几个残军中的东西上
我看清那些东西后,几乎是条件反射的就了一句“乖乖怪不得他们只在这一条街上抢掠百姓的东西,感情是这条街上出现了二号图和三号图中的宝贝呀”
没错,就是那些宝贝那些宝贝竟然流落到了民间的百姓里而且,这几幅凄惨民怨的雕画当中还不只有宝藏这一个共同点。那再联系到那些明朝残军背上的黑点,这就完全和第三幅雕画中的两样细节对上号了
而何田却不给我们反应的时间就继续“据我猜测,缺少的雕画至少在两幅以上,一幅是明初人带走了宝藏、并且使用了不少去兑换其他的东西,而另一幅应该是那些明初人在用了宝藏以后、开始遭受那些鬼脸人影的影响,所以,后面的这几幅才会是明朝末期还有背上带着黑点的人在寻找当年流落出去的宝藏”
“至于后头就简单了到了清朝,那些人的后代上便不会在出现黑点,而这也是作者在雕刻那些清朝人物画时、将所有的细节都表现在了时间和人物的身上,而并不是在表达那些人在处理什么事。直到民国的时候,当年明初盗宝者的后代才终于变成了和其他人一样的正常人,并且活在正常的人群之中,难以发现谁才是那些盗宝者的后人”
何田这番话总结起来是合情合理有头有尾,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完整的解密翻身的故事题材。而进行一番整理之后,是不难得出一个完整的故事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