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山中粮库

A+A-

    “是我们在山里捡到的一些稻子,把它脱出的米,怎么?”嫣红以为杜书彦是嫌米的味道不好。

    杜书彦吃出了这是陈年的稻子,以现在的灾情,本地的稻子与大米,都应该已经吃完了才对,怎么还会有存粮?

    一般城镇人家,都是囤米,只有村中农户才会囤稻子,他们有用于脱粒的农具。

    杜书彦刚走出一步,就被嫣红扶住:“杜公子,你的伤还没好,别乱动,有什么事,吩咐我们去做就是了。”

    “山里有粮库。”杜书彦闭了闭眼睛。

    嫣红按照杜书彦的吩咐,将县官带来,县官又将城里的粮商全部带过来。

    “杜公子,人都在这里了。”县官点头哈腰的赔着笑。

    粮商们猜测杜书彦又要让他们卖粮平抑粮价,抢先着叫苦不迭:“钦差大人呐,我们真的手里没有粮了,库里早就光了,都是乡里乡亲的,我们全卖掉了。”

    “你们,当真没有别的库?”杜书彦看着他们。

    粮商们用力摇头,不知这个脸色苍白的年轻人,会把他们怎么样。

    杜书彦点点头:“我知道了,都下去吧。”

    “杜公子,还要不要去找了?”嫣红问道。

    “要。”粮食危机是第一件需要马上解决的大事,别他现在还有力气话,但凡只要有一点能够思考的力气和神智,杜书彦都会先把这件事解决了。

    嫣红去找了几个轿夫,帮着把杜书彦抬进山里。

    “这么大一座山,怎么找呀。”姹紫看着眼前的重峦叠嶂,面露难色。

    杜书彦静静的看着山体走势,片刻后,指出一个方向:“往那里走。”

    又走了许久,抬轿的轿夫都有些累了:“大人啊,前面没路了。”

    “那就是到了。”杜书彦微笑着,指着被藤蔓层层叠叠盖着的洞口,“进去看看。”

    姹紫嫣红两人挑起长藤,弯腰走进洞口,没几步,她们就跑出来,脸上带着笑意:“杜公子果然神机妙算,里面累着层层叠叠好多麻袋,都是未脱壳的稻子。”

    很快,山洞里藏着的稻子全部都被搬到了城里,几乎每个人都在等着放粮。

    眼看着马上就要连草根子都没得吃了,忽然天上掉下来这么多粮食,大大的惊喜。

    杜书彦却没有马上将这批稻子放出去,

    他先让县令派人将所有的粮食统计数量,造册登记,然后又仔细查看稻子的品种、判断存放时间,甚至连装稻子的麻袋都没有放过。

    “杜大人,可以放粮了吗?”县官赔着笑脸,站在杜书彦的面前。

    从听山里有粮开始,城里的百姓的眼睛都绿了,要不是有官兵挡着,他们早就自己动手,根本就等不到运进县衙统计。

    现在粮食已经在县衙里放了整整一天,百姓的心里犯起了嘀咕,为什么这么久都没有放粮,难道官府想要卖高价,还是想囤积居奇。

    别普通百姓了,就连衙役们,都很着急,

    他们也是住在城里的人,他们也有家人要吃饭,要是真把这批粮食拿出去卖,不用百姓造反,只怕这些绿了眼睛的衙役都能把县官和杜书彦给撕了。

    杜书彦手里拿着统计出来的所有数据时,太阳已经完全落山了。

    “杜大人呐,能不能放粮了?县衙门口已经全都是人了!”县官心急如焚。

    杜书彦点点头:“去吧。”

    县官与衙役们行动如风,也不管什么官威气度了,飞奔着往门口跑。

    之前已经放过粮,他们做这件事,还是可以让人放心的。

    杜书彦听着门口传来的欢呼声,揉了揉眉心,重伤之后又做了许多事,他的体力与精力几乎耗到了尽头。

    但是,现在还远没有到可以休息的时间。

    山洞里不会凭空出现这么多粮食,杜书彦故意先问粮商,就是想看看这批粮食,会不会是他们囤着的,但是直到搬出来,他们也都毫无反应的样子,眼里射出的光只有惋惜,惋惜为什么自己事先没有在山里转一圈,发现这批粮食。

    杜书彦面前摊开几大本册子,册子上记载着的是南嘉道去年水稻的总产量、去年上缴国库的总量、人均对稻米的消耗量……

    算下来的剩余数字,再折算成人均囤粮量,剩余数字相差甚远,山洞里的那些粮食,怎么也不可能是城里百姓自己存的。

    杜书彦的脑中跳出了一个名字,只能是他。

    律王。

    南嘉道的上游河堤,工部每年都会进行维护,维护费用也都列得清清楚楚,好好的,怎么会闹洪灾?

    河堤损毁的地方,并不属于南嘉道,而是在云西道的管辖范围之内,云西道的知州,似乎一向与律王过从甚密。

    在灵楼的情报里,时有提及。

    这批粮食,王六似乎并不知情,所以,这并不是用于造反军的军粮。

    囤粮不卖又不吃,还能为了什么?

    听着从门口传来的百姓声音,杜书彦想到了一个可能:“以律王的名义送粮,邀买人心。”

    到时候,朝廷不仁律王仁,民心如何向背,已经十分清楚了。

    只不过,这一切都只是猜测,并没有实据,杜书彦从不把没有实据的猜测递到御座之前,皇者的决定,牵一发而动全身,所有“根据常理推断”的东西,都不能真的拿到台面上做为决策依据。

    杜书彦疲累的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忽然,他睁开眼睛,嫣红正端着一杯茶走进来。

    “杜公子,喝口茶,歇歇吧。”嫣红娇俏的微笑着。

    着,她便凑过来:“杜公子,那山这样的大,女子真的很好奇,您到底是怎么找到粮库的呢?”

    “粮食有保存的条件,山里符合条件的地方不多,随便看看就知道了。”杜书彦的很敷衍。

    嫣红却知道,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保存粮食的地方,无非是阴凉干燥,少人去。

    但是山里这么大,符合条件的地方很多,为什么杜书彦一下子就断定,存粮的位置,连一点错路都没有走,就好像他曾经去过一样。

    “杜公子难道已经学会了观云望气?”嫣红娇笑道。

    杜书彦没有回答,他只是看着嫣红,问道:“你们老板,或者你,到底是向着哪一方的。”

    皇帝,或是律王?

    嫣红捂着嘴轻笑:“杜公子笑了,我不过是一个女子,我们老板,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生意人罢了,哪敢卷入朝廷的事情里。身在漩涡,也只能随波逐流罢了,哎。”

    她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好像十分的无奈。

    “不过杜公子放心,生意人是最讲究规矩的,只要能谈得拢,什么都好。”

    “是么……”杜书彦的声音渐渐低下去,嫣红低头向他脸上望去,只见他已经闭上眼睛,不知是睡去了,还是昏过去。

    嫣红伸手探向他的耳后,温热的皮肤下,还在微微的跳动着。

    “老板的没错,杜书彦,果然不是外表那样的弱呢。”

    嫣红一笑,信步走出房间。

    有了在山里发现的粮食,城里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起来,加之造反的头子已经死了,更没有人再提起这件事,就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在暗处躲藏着的某些人,则只能想新的计划。

    南嘉道的事,很快传往京城,不仅压下了各处对凤歌的不满,而且还让凤歌的形象多出了一份神秘。

    有传言称,在南嘉道百姓就要没有东西吃的,快要饿死的时候,山神为南嘉道送来了一批粮食,藏在山腹之中,迷雾重重,有猛兽毒蛇相护,凡人不得见。

    唯有真命天女的使者,才能取出,保佑百姓不用再忍饥挨饿。

    凤歌得知此消息后,忍不住笑出声:“一定是杜书彦编的。”

    杜府,

    府里的人忽然听见圣驾亲临,一时忙乱成一团。

    杜书彦还没来得及起身,凤歌就已经进来了:“听你受了重伤,就别起来了,今天给你带了些药,好好歇着。”

    凤歌摒退了带来的宫人,看着杜书彦:“今天工部的河堤维护记录已经呈上,那段崩塌的河堤,的确是今年雨季之前,刚刚维护过的。负责河工的人已经前去查看崩塌河堤。”

    她看着杜书彦越发消瘦的面孔,叹了口气:“我对不起莫璃郡主,把她好好的夫婿给折腾成这样。”

    “为君分忧,份内之事。”杜书彦气息不稳,声音微弱,却十分的坚毅。

    凤歌起身:“书彦,好好休息,大恒需要你。”

    罢,便要离开,杜书彦忽然出声:“陛下,臣还有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