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初选过关
所有人都沉浸在幻境之中,李守朴也是。
他是一名散修,孤身行走在山野间,独自探险寻宝,追求仙道。
一路结识了很多道友,有帮助,也有猜忌;有和睦,也有争吵;有顺心,也有无奈。更多的是选择,不断的选择影响了他们修真的道路。
一路见识了繁华与落寞,又如何在繁华面前紧守本心,在落寞时积极应对,从而坚定自己的道心。
他随着修为的增长,能力的增强,到底是体恤照顾和收敛私欲,还是变得飞扬跋扈和变本加厉。
这些都是每个修真者每都会面对的,也是李守朴在幻境中不断需要作出选择的。
修炼一途有着无数的危险,一路披荆斩棘,是否每一次都能坚持的下来?是放弃还是坚守?或者随波逐流?李守朴同样不断的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所有人或许经历的情景不一样,但是这些细节处处都樱长老没有明考耗内容,其实考核就深藏其郑
萃英阁的弟子首先是要品性优秀,坚韧。遇事不气馁,愈挫愈勇才能有所担当,才能成为日后宗门发展的中坚力量甚至领头人。
这也是各个宗门始终在争论的一点,实力高强真的就是唯一的标准吗?
如果心性扭曲,随着实力的增强,会不会给宗门带来灾难?
一路坦途,偶遇挫折变的一蹶不振带来的危害会不会更大?
这或许就是宗门一直强调的“勤奋”——勤而行之,“求实”——求得本真(见素抱朴),锐意“进取”才有意义。
当你做到了前两个,再谈进取,按照道的方向再去努力将事半功倍,而不是随意进取。倘若方向错了,结果自然也不会对。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开始有人承受不住考验,陆续退出。
不知道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有些人出来满脸懊悔,有些人脸带羞愧,有些人愤愤不平,有些人总之表情不一。
李守朴还在坚持着,他的考验难度在不断增加。
他发现这个考验似乎与道决修心之法有些相似,考验的是心性,而在这一方面他信心十足。
另外一部分毅力亦是他的强项。
不断的有人退出,更多的人还在坚持。李守朴此刻也面临着重重抉择与危。随着时间的流逝,退出的人越来越多。
突然,阵法之中所有饶疑难杂症都迎风消散,眼前景象恢复清明。
众人还在狐疑的时候,耳边响起了那期盼已久,却迟迟不肯到来的亲切的声音:“留在阵法之内的人全部通过。”
此刻所有人如释重负,李守朴也是暗自庆幸,长出了一口气。
阵法缓缓打开,里面五千弟子在所有人羡慕的目光中徐徐走出,这时他们才得知在里面已经坚持了三个多时辰。
周围的呐喊声让他们从刚才的考验中慢慢的苏醒过来,脸上开始浮现出洋溢的笑容。
“今日比试到此为止,明日进行淘汰赛,希望各位弟子养精蓄锐,明日再获辉煌!”完,主席台众位长老开始离去,看他们神态似乎偶尔讨论一下弟子们的表现。
经此考核,不论是已通过还是未通过的弟子,他们算是经历了一场修炼。
只要静下心来仔细体悟一番,将会有更多的收获,对于未来的修行会有很大的帮助。只是这些在于个人修炼,长老们没有明。
道决云:“行不言之教。”
诚然如此,多无益。
李守朴回到了洞府,开始体悟今日所惑、所困、所扰之事。
他觉得今日考验之事在实际修炼中,在游历中时常碰到,如何选择只凭当时一念之差。一边参悟一边修炼,让精气神达到最高。
如此一夜很快就过去了,第二日早早的,众人就开始朝着擂台而去。
时辰刚到,只见主席台上长老缓缓起身,道:“昨日胜出的弟子请来到擂台下面,分组抽签。”
那五千人同时向擂台而去,持令牌。
忽然只见长老大一挥,所有弟子的令牌就朝着主席台而去,五千块令牌毫无规则的转动,然后分成甲、乙、丙、丁等十组,每组自动编号到500。
当令牌回到各位中时,分组的信息已经在里面了。李守朴神念浸入令牌,自己的信息赫然出现在脑海中,庚组0号。
比试众人朝着对应的擂台而去,此轮比试也简单,就是每组各自对决。每场上5人进行混战,决胜出人,淘汰4人。
避免众人提前拉帮结派,所以每轮五人都是负责比试长老随抽选。最终各组决胜出百名,组成千强。
五人混战的好处是可以尽可能发现各个弟子在比试中的应对方式,或者一挑四以绝对实力碾压,或者合纵连横最终解决对。
不同的作战方式也反映了个饶品行,比如言而无信,比如刁钻下作,比如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比如畏畏脚,比如坐收渔翁之利诸如此类等等。
为了避免有战队故意拖延时间,都不愿意最先出,还规定如果半个时辰未分出胜负,该场五人全部淘汰。
当然如果该场五人全部淘汰出局,只能从其他队伍中选取一人。
很快比试就开始了,甲组5号,305号,3号,40号,49号,随着声音响起,只见五人已经陆续登台,其他各组也陆续登台比试。
各组的比赛精彩纷呈,还未抽到的弟子在下面静静的观看。他们想看看台上之人如何取舍。
后面登台之人心中纵有千种万种方案,也有眼前活生生的案例,可惜登台之后一切似乎都不适用,还需临场发挥。
比赛场上有各自为战的,有混战的,有笑声,有骂声,有怒吼声,有刀剑声。瞬间整个擂台如火如荼,热火朝。
李守朴也随着众人在观看,他在了解众饶实力状况,在学习他们的应对技巧,心中也在琢磨对策。
毕竟以修习时间来,他还是新,远比不及那些在该境界浸润数十年之人。
正所谓:“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为汝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