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苟利社稷

A+A-

    这场不愉快持续到了晚上,宴会开始后,石赞当众宣达新君德音,颁赐金帛慰劳诸将,这帮骄兵悍将怀着不满领了赏赐,居然忘了谢恩!石赞带着嗣君恩赐而来,不但没讨得好去,还尴尬得不行,私下里又了几句重话,直斥责邺军没把新君放在眼里,将来新君正位后必不会给这帮人好果子吃云云。

    有名无实的薄赏并未安抚下各位丘八胸中的梗介与不满,反而推动了愤慨情绪的持续发酵,到了夜间,军中大肆流言四起:弟兄们攻陷了京师汴梁,城中官民皆被荼毒,咱们犯下滔天大罪,如果姓刘之人做了皇帝,一旦清算罪行,弟兄们还有好下场吗?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各种流言猜测纷起,邺军内部出现了空前绝后的恐慌和暗流涌动!

    话邺军军中有三位猛人,分别是何福进、王彦超以及李筠。

    何福进被称作五代第一“战神”、以骁勇闻名,乃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前贴身保镖,过去击退辽军收复镇州威名赫赫。

    王彦超参与攻灭前蜀,平定河中时,他随师出征,乃是行营马步左厢都排阵使。

    北军先锋指挥使李筠精于骑射,臂力过人,后晋时拜左骁卫大将军,与何福进乃是战友,二人合谋了击退契丹军队收复镇州的军事行动,也是军中悍将。

    这三大猛人在汴京破城后,也没少放任士兵施暴,如今一听新君准备秋后算账一并清算,禁不住十分忐忑,对未来也深表忧虑。

    有道是上阵搏杀,纵有死伤也可以博个封妻荫子。但如今满营将士同刘氏皇族结了这样大的仇,即便击败辽军也只能将功折罪。万一战事不济,回来少不得历牢狱之灾、受鼎镬之罪!再去前线拼命还有何意义?

    一想到如今已经渡过了黄河,明日即将开拔前线,还真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凉,眼看离家乡亲人越来越远,有些士卒私下商量,干脆不如咱们逃了吧!

    下人骚乱,将官们也开始紧张,这兵卒可以跑,带兵的将领可跑不了,家眷老可还在汴京呢,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啊。

    有人抱着希望,言道汴京兵谏乃是替郭帅等人伸冤,这才惹祸上身,相信他们定会庇护我等云云。

    有人直接啐了一声,“啊呸,新帝正了大位,郭帅再大又大不过皇帝,他自己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要真能保得住咱们,之前他也不至于全家惨死了!”

    将官们的议论传进三大猛人耳朵里,他们也禁不住犯了嘀咕,这往后该怎么办,还得听明公指挥。于是三人忍不住进澶州驿馆准备面谒郭威,问个清楚明白。

    不过此刻,驿馆里郭威房间内空无一人,卫兵对外只称道元帅身体微恙,无力召见,三人无奈只得退了出去。

    ——————————

    驿馆外,黄河边。

    对外称恙的郭威此刻正对着巨浪滔天的滚滚黄河沉思不语。

    九曲黄河万里淘沙,滔滔一泻千里,带着震耳欲聋之声,有如从天而降奔流到海,又似千军万马咆哮而过,正如郭威此刻的心境,澎湃而又起伏不定

    “你尽快回邺都去吧,你在这里呆得也够久的了,谋划了那么多事,我看见没,并不表示就赞同,邺都没了你坐镇,危四伏,希望你不要视军令为儿戏,否则将来军法处置你吃不消!”郭威严厉地对身后跪着的柴荣话,语气中却似乎听不出愠怒。

    “邺都除了对外防御契丹,也是河朔锁钥,西扼相州彰德军,北控镇、定二州成德军和义武军,乃是“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的战略要地。彰德节度使张彦成是先帝刘承祐的国丈,而成德主将武行德和义武统帅孙方简是首批归附高祖刘知远的开国功臣。论兵势,三镇不及北军;论资望,三帅与义父相若。义父命阿荣震慑邺都,使三镇心存忌惮,阿荣自然明白其中深意,不敢有误。”柴荣谨慎道。

    “哦?我的意图?你明白什么了?”郭威听他这么,这才转过身来,面色很有些意味深长。

    柴荣埋下眼,表情让人看不分明,只语气平淡道:“阿荣明白的是,邺都地位险要,乃是咱们如今的大本营大后方!而义父若是甘愿服软继续做这后汉的臣,就不会悄悄留下这条后路了,义父既然发动汴京兵谏,应也会想到有朝一日会走上这条道路!如今藩镇林立,江山无主,天下恐怕又要陷入一场你争我夺的浩劫!义父若是没考虑过代汉自立,恐怕也不会默许阿荣暗中筹划这么多,更不会催着阿荣回邺都守好大本营了!”

    他的话语平平淡淡,好似在谈论一件再普通平常不过之事,然而郭威听在耳中,却猛地一阵心跳,仿佛这些话一语中的,戳中他心底最隐秘的那个念头!

    “咱们老郭家被无辜屠尽满门,如今人丁凋零,你是我唯一的儿子,有些事我也不想瞒你,代汉自立我的确考虑过,然而风口浪尖上,人心异变难测,刘氏皇朝死而不僵,各方势力利益彼此交织,贸然行事的话,一来难以服众,二来留下千古骂名”

    郭威着,抽出佩刀来,朝着身旁奔流不息的黄河劈去,水花四散飞溅,打在佩刀上发出叮当铿锵之音,恰如他的心声:

    “其实到头来,大丈夫立志存世,除了功名,还有理想!我曾经以为,安邦定国保太平,便是毕生追求的最高理想,然而我发现我错了,在这个乱世,和平需要战争流血作为代价,历代帝王将相用人命垒起的历史丰碑,不知含着多少累累血债!这与安民的初衷相悖,并非真正的太平!于是我开始寻找另一种可能,有没有办法息兵止战,用和平的方式去实现这个理想目标,从而惠利苍生呢?通过汴京兵谏,我的确发现了这种可能,一个国家或者社会,倘若制度从内部腐朽崩溃,很多时候不会败给敌人,而是败给自己!倘若站到顶端掌握实权,从内部改革弊政,实现增强国力和军事实力,那么周边列强便不敢虎视眈眈,依靠这样的崛起,震慑天下!只有群英四伏,才能不兴兵戈,最后真正惠利于民,带来永久的和平与伟大复兴!虽然这个目标很远,但我想过从现在开始尝试,为后人百年千年后达成这个理想开创先河,做一个先驱者!”

    郭威话的时候,目光中透出一种坚毅和决心,为着这个理想能够实现,他早就明白自己将会是那个走上代汉立国道路之人,只不过在时不利下只好装出愚忠的样子,无视军队劫掠京城,立刘赟为嗣君,然后任凭镇州邢州放出假消息,随后远渡黄河,假意北击辽军,其实他只是在默默等一个时,一个真正可以一飞冲天的会!

    柴荣听他完,意味深长地点头,眸底闪过一丝锐意,郑重其辞道: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义父大人等了那么久,如今正是最佳时,当流言四起之时,三军哗变之夜,相信离您掌权上位,只差一身黄袍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