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按兵不动

A+A-

    就在孙策全军如火如荼的按照孙夫人的计策,用芦苇做成筏子时,樊能派遣的流星马到达曲阿,连夜把消息呈递给刘繇。

    刘繇读罢大惊失色,慌忙召集麾下文武商议对策。满座文武听闻孙策领兵来犯,皆愁眉不展。刘繇哀叹一声:“呜呼,岂无可御策之英雄乎?”

    话音刚落,屋内角落突然传来一声:“某愿为前部先锋!”众视之,乃东莱太史慈也。

    刘繇初闻这话,欣喜不已,心想:天不亡我也!但见到是太史慈,瞬间转喜为忧道:“你年尚轻,不可为大将,只在吾左右听命。”太史慈不喜而退。

    这时,一年近半百的儒生道:“校尉张英帅一万士卒屯于当利口,使君可遣张英移兵牛渚,联合樊能阻拦孙策渡江,如此纵使百万雄兵也难渡长江。”声音洪亮,刘繇视之,乃豫州名士许劭,许子将也!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少有名节,善于评价,东汉着名的“月旦评”就是他举办的。他举孝廉出身,出任汝南郡功曹。后拒绝司空杨彪征召,投靠扬州牧刘繇,被奉为上宾。

    言未毕,对面一人道:“孙策有勇有谋,麾下多精兵猛将,张英、樊能之辈绝非敌。今为使君计,宜趁其战船不足,遣樊能、于糜帅水军先发制人,突袭其营寨。”众人寻声看去,只见一面容清秀,身长八尺之人坐在那,乃孙邵也。

    孙邵虽然姓孙,但他并不是孙坚的亲戚,相反他是刘繇的同乡,青州北海国人,表字长绪,曾在孔融麾下任功曹,后来孔融与黄巾军作战失利,他发现孔融并非明主,便跟随刘繇南下扬州,被任命别驾委以重任。

    许劭收回目光,眉头微皱,反驳道:“君言张英、樊能非孙策之敌,今又使二人出击,岂不自相矛盾邪?我军数倍于敌,待其来攻而后击之,皆落长江矣。”

    孙邵面无表情,看也不看许劭,摇头道:“此坐以待毙之策也!”

    “狂妄!”许劭听到这话,顿时火冒三丈,眼光凶狠地看着比自己年轻许多的孙邵。

    作为豫州名士,许劭的地位要比孙邵高得多。然而自从投效刘繇后,刘繇大都听从孙邵的建议,对他的建议置若罔闻,使得周围同僚对他议论纷纷。

    现在,孙策帅兵来袭,这正是证明自己的会,无论如何自己都要赢!许劭暗下决心,对身边友人使眼色。友人见状,立刻随声附和,并招呼其他人为许劭造势。

    看着即将发生争执的二人,刘繇连忙插话道:“二位都是我的左膀右臂,无需因为这件事而伤了和气。现在除了孙策之外,徐州的刘备也在虎视眈眈,二位可有什么对策?”

    其实在樊能派出流星马时,刘繇安插在历阳城内的细作也送来了情报,它详细描写了孙策军人数、历阳城内情况等内容。

    五千人。这点士兵刘繇根本不放在眼里,更何况孙策也没有足够的战船,短时间内根本不会对自己产生威胁。

    真正让他心惊胆颤的,则是囤积在广陵郡的,近三万徐州兵。而且据探子来报,广陵太守陈登一直在打造战船,大有南下长江之意。

    如果刘备趁着自己与孙策争斗时发兵吴郡,自己根本无法两线作战。所以,与其腹背受敌,不如先解决刘备,等处理完这个后顾之忧,再着解决孙策也不迟。

    孙邵闻言立刻道:“刘备素有仁义,昔北海救孔融、徐州退曹操,足以明传言无错。今既据徐,麾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既非可力敌也,与其罪之,不若请他来对策、术。刘备连谦、融皆可救,况与之同源之君?!但遣一使,求助于备,刘备必全力以赴。彼时亦无惧策矣。”

    “孙邵此言可杀矣!”许劭大喝一声,走到刘繇跟前跪拜道。

    刘繇被许劭吓了一跳,连忙扶起眼前这个年近半百的老人,但是在他心里,怎么也想不明白,孙邵的言论有什么问题,以至于要被杀头,于是问道:“先生此话怎讲?”

    许劭抓住会,道:“刘备表面上是仁义之人,实则不折不扣之奸孽人。他辗转各方势力,为四千丹阳兵而叛公孙瓒,此为不义;陶谦病死,本宜后人代其位,然刘备连竺、登之徒篡徐,且屠昔日功臣,此为不仁。如此行径与王莽何异?今大敌当前,孙邵不思破敌之策,反让使君向刘备求救,此何异引狼入室?吾不知孙邵安之何心!”

    “你”孙邵见许劭颠倒黑白,心中又惊又怒。许劭成名已久,是天下士子心中偶像,就连孙邵也曾想拜在许劭门下学习,然而现在许劭的嘴脸彻底击碎了他的幻想。

    面对突如其来的冲击,孙邵一时无法接受,精神恍惚之间,却被许劭借污蔑诋毁,导致刘繇已经下了决定:“吾意已决,令张英移兵牛渚,陈横屯兵丹徙。”

    “使君英明!”许劭见状,马屁立刻跟上,其他人也紧跟步伐。孙邵不愿同流合污,留在这里也无所事事,索性起身告退,这更加助长了许劭的气焰。

    走到屋外,他深吸一口气,让寒冷的空气遍布全身。霎时间,他只觉得神清气爽,自己仿佛一片枯叶,随风旋转,一切烦恼都被抛之脑后,完全没有发现站在一旁的太史慈。

    “长绪兄。”

    “谁?”

    孙邵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原来是太史慈。他松了一口气,拉着太史慈来到回廊,道:“子义为何在此?”

    太史慈闻言,迟疑一下,岔开话题:“方才吾闻诸君讨论玄德公可有此事?”起先,他负气而走,临到门口又觉得自己的行为使得刘繇无法下台,于是折返想要道歉,恰巧听见众人讨论刘备,便留在外面偷听。

    “是的。”孙邵道。“我本以为刘繇是一位明主,但现在看来是我错了。现在孙策这把剑已经悬在每个人的头顶上,刘繇竟然弃之于不顾,吾属今为之虏矣。”太史慈漠然。

    命令传到张英处,张英只留下百余老弱留守当利口,自己则帅兵进驻牛渚,一面构建防御工事,一面打探孙策这边的消息。

    十日后,能够供孙策全军使用的芦苇筏子全部完成,此时,距离军令状的期限已经过半,程普第一时间找到孙策建议道:“伯符,现在战船已经全部完成,不如今夜就发兵渡江。”然而等了半天,只等来了“不急”二字,孙策依旧看着中竹简,一声不吭。

    程普见状,心中急切不安:莫非伯符忘了军令状这事?正打算提醒孙策。突然,孙河在外高呼一声跑了进来,气喘吁吁道:“伯符,你看这是谁!”反掀起门帘,让一人走了进来。

    听到这话,孙策、程普二人目光齐齐看向孙河身后,只见来者姿质风流,仪容秀丽,见了孙策、程普,拱便拜:“伯符、程将军,许久未见,一向可好?”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