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将军:你知道检讨怎么写吗

A+A-

    将军帐中。

    阮靖晟盘腿坐在矮塌前,借着明亮烛光,一封一封翻看着信件。

    这些信件来自暗火盟,皆是这段时间各省密报。

    刀一无声候于暗处。

    等阮靖晟将这一批信件处理完,他要用暗火盟的渠道,将其安全运送出去。

    阮靖晟神色沉凝。

    这次暗火盟的密报内容,大部分与上一次大同异。

    却有几封值得注意。

    第一封来自山省。

    ——养寇自重一年的山省道台,半月前立下奇功——剿匪三百,并得到朝廷嘉奖。不日或将左迁至京城。

    阮靖晟面色冷沉。

    这位山省道台是庞仲门生,背后必有庞仲指点。

    但他拿不准昭仁帝的态度,是被闭目塞听毫无所知,亦或是姑息养奸,再或是暂时按捺,以诱蛇出洞?

    他将此事按下。

    第二封来自辽省。

    ——高丽国王大肆豢养兵士,私自打造兵器,恐要叛离大周朝,自立称帝。

    阮靖晟指轻点桌面。

    大周朝之前,中原共主乃是大成帝国,其开国皇帝文韬武略,极善征战。

    大成帝国图曾覆盖整个大陆。

    高丽、突厥、苗疆都是其属臣。

    绵延二百年后。

    大成帝国崩于内乱。

    大成朝末年各王割据中,大周朝太祖揭竿而起,经过几十年征战,创立大周朝。

    高丽。

    苗疆。

    突厥都趁分立。

    现如今,突厥已彻底独立,成为大周朝心腹大患。

    苗疆固守一隅。

    向大周朝俯首称臣的高丽,现下也有自立倾向。

    大成帝国大一统时代已逝于岁月了。

    第三封来自云省。

    ——苗疆圣女已至京城,不日将面见昭仁帝。至京城初日,拜访了庞相之子妾室。次日,拜访明珠郡主。二人一见如故。

    阮靖晟沉吟。

    苗疆偏安西南,这些年态度算得上保守,既不主动挑衅大周,亦不向大周称臣。

    若非此次被击败,苗疆恐怕仍要藏在乌龟壳里。

    苗疆圣女已入京,昭仁帝能否令其称臣。

    试目可待。

    庞仲之子纳的第十三门妾,是苗疆圣女之姊。圣女前去拜访亦无可指摘。

    但燕明珠?

    和苗疆圣女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他批示了两句话,令刀二好好看着这苗疆圣女。

    燕明珠对娇娇敌意很重。

    不得不防。

    第四封来自江南。

    ——江南粮价事成,平阳侯已至江南。

    阮靖晟略一点头。

    因暗火盟强大情报,江南粮价之事,他很早就知道了。

    江南百姓水深火热。

    朝中却始终无声息。

    他能察觉到朝堂平静水面下,暗藏的暗涛汹涌。

    他原是打算再观望片刻,看看谁是背后黑的。

    贸然出易引火烧身。

    但一场突厥进犯,打乱了他的计划。

    他不得不让暗火盟的人,通过外省粮商,将江南粮价之事,暗中传播出去。

    粮价之事不得耽搁太久。

    百姓,终是最高的。

    他想到了娇娇,在笔下写了一行字:派人贴身保护侯爷。

    第五封来自京城。

    ——昭仁帝借口筹备皇后寿宴,对宫中进行了一场清洗,放出了一千五百名宫女。

    其中,善医药巫蛊者死者众。

    阮靖晟表情平静。

    他知公主是为巫蛊害。

    这是触怒昭仁帝逆鳞了,昭仁帝事后清算无可厚非。

    一一批复完所有内容,令刀一将其运送出去。

    阮靖晟刚放下笔,就听帐篷外,刀五忽然求见。

    放了人进来,阮靖晟问:“何事禀报?”

    刀五恭敬禀告道:“将军,夫人让人送来的一万件棉衣到了。”

    夜晚。

    风雪依旧。

    狂风吹得一顶一顶帐篷微微摇晃。

    放哨兵面庞冻得通红,马儿挤在一团取暖,马倌爬上马厩,扫着顶上的雪,免得雪越下越大,将马厩给压塌了。

    自下了全军推广的命令后,马倌们就都忙起来了。

    一个个帐篷被搭了起来,马倌们马不停蹄地给马掌上着蹄铁。

    大战在即。

    骑兵马上要担重任,丝毫不可耽搁。

    风刀子似的刮。

    一个一个马倌面上上都被吹得开了裂。

    忽然。

    姜大夫拖着一车行李,深一脚浅一脚地过来了。

    马倌见到他,都停下了动作问候:“姜军医。”

    姜大夫一开口,一口雪呛进了喉咙。

    他呸呸两下,才道:“这是将军朋友给的棉衣,将军分给了你们,你们快换上吧。”

    “这天真是冷得邪门了。”

    几个马倌面面相觑,互相看了一眼,都没有动。

    若是军中军饷便罢了。

    可将军朋友送给将军的,明显是将军私人物品。

    他们并不是将军府的人,也能得到这棉衣吗?

    姜大夫看得出他们想法,嘿嘿笑了两声:“将军了,只要上了战场,都是大周朝的好士兵,不在乎是谁麾下的。现在天气冷得厉害,要把这群衣服,送给最前线的人。”

    “快拣了自己的尺寸,穿上吧。我还得去给放哨的人送去呢。”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惊喜地拿了棉衣。

    棉衣厚实的很,触蓬松温暖。

    绝对用得是好棉花。

    比他们身上军中统一配发的棉衣要厚实许多倍。

    不少人立刻就穿上了。

    真暖和。

    姜大夫笑了两下,又拖着一车棉衣,朝哨所方向走了过去。

    一群马倌望着他背影,想起了威武将军。

    那个面庞刚硬俊美,墨发如飞,黑色甲胄冷酷如铁,红色披风如火如血的杀神。

    一骑一枪纵横于沙场,他所到之处无活口。

    不仅善打仗,且领兵公平待兵士宽和。

    将军,是个好领袖。

    将一万件棉衣发放下去,姜大夫回到帐篷,狠狠灌了一大口浴春酒,脚才暖和起来。

    再一看。

    将军仍坐在塌边读信。

    随一万件棉衣到边疆的,还有夫人的一封信。

    薄薄几张纸,将军都抱着读了半个时辰了。

    也不知道上头写了什么。

    姜大夫朝刀五使了个询问的眼色。

    刀五眼观鼻鼻观心。

    他可没那么大胆,敢偷看将军的信。

    姜大夫撇了撇嘴,想起抱了一路的榴莲,终究没勇气上去问。

    他回了自己帐篷。

    紧接着,阮靖晟也放下了信,神色古怪。

    他背着出了门。

    刀五紧随其后。

    等二人身边再无其他人旁观了。

    阮靖晟用遮着嘴,压低声音道:“咳咳,刀五,你知道那个什么检讨,怎么写吗?”

    刀五:

    他惊恐地望着将军,那眼神如活生生看见了一只史前巨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