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用呗贷呗

A+A-

    “张总,锐向旗下的2家络贷公司注册资本都是9亿元。

    根据络贷新规,各省份的杠杆率都不一样,大致在05倍~3倍之间。

    魔都地区最低,只有05倍;琼省最高,达到了3倍杠杆率。

    我首先需要了解锐向两张络贷牌照的注册地区,才能给你们批一个大概的额度。”

    京城农商银行的副行长周礼信此时正坐在锐向的会议室里,跟张益达聊起了合作事宜。

    “对,络贷的规定还是挺严格的,杠杆率必须得弄清楚。

    要是张总还缺资金的话,可以找我们工商银行发行债券。”

    话的是工商银行京城分行的崔副行长,锐向的资金存储、转杖业务基本上都是通过工商银行完成的。

    彼茨合作关系一向不错,所以为了这次络贷融资,张益达也把工商银行的人一块请过来了。

    坐在张益达身旁的消费金融及财富管理事业部总经理洪海波回答道:

    “锐向旗下2家络贷子公司,一家叫渝州市锐向信诚络贷公司,一家叫琼省锐向微额贷款有限公司。

    渝州的杠杆率是23倍,琼省则是3倍。”

    张益达点点头,这也是他之前特意安排的,专门找了2个杠杆率高的地区收购的络贷牌照。

    “噢那地区还选得挺好,杠杆率比较高。这样吧,渝州的这家,我们来放款,9亿乘以23倍,就是20亿。

    至于琼省那家,交给工行如何?”

    周礼信看了眼工行的崔行长,比实力,确实京城农商行要差对方不少。

    “呵呵我们工行不介意的,2家络贷的借款都交给我们,我们也吃得下的。”

    锐向是崔行长所在的京城分行的大客户,财务情况一向都是很良好的,就现在银行账户上还趴着好几十个亿。

    所以这种优质客户借款,崔行长十万个愿意。

    “老崔,你这有点不讲究了。张总今叫我们2家银行过来,摆明就是一家银行负责一家公司借款的嘛。

    你那边放2个亿,我这边放20亿,不挺好的吗?”

    周礼信这个副行长当得就比崔行长苦逼多了,毕竟自己只是一家农商行,对方是宇宙第一大校

    好的客户,优质企业客户、个人客户全跑中农工建这四大行去了。

    好不容易来个张益达这么优质的借款客户,当然得牢牢抓住了。

    “两位行长,这个事不着急。首先锐向两家络贷公司要借款4亿,这一点是明确的。

    至于找哪家银行借?我们也要考虑资金成本。

    毕竟经营企业嘛!什么都讲究一个成本。”

    张益达笑着道,他这都还没开口,两位行长都快吵起来了。

    “需要借多久?我们工行一年以内短期基准利率是435%,-5年中长期基准利率是45%。

    对于像锐向这样的大型集团来贷款,我们可以给予基准利率,不上浮。

    据我所知,农商行去贷的话,起码得在基准利率上面上浮个50%。”

    崔行长看了眼周礼信,后者埋着头不话,被戳到痛处了吧!

    张益达看了眼周礼信,心中也在猜测,应该是农商行揽储利率比工行高,导致资金成本比较高,以基准利率放贷给锐向的话,估计赚不了什么钱。

    “这样吧!工行给锐向多少利率,我们京农商就给多少。”

    周礼信心里纠结一番后,觉得这笔贷款业务还是得做,毕竟数额很大,还款也有锐向这个大集团在兜底,赚两个点利差也还校

    “嗯,锐向先借一年吧!按照435%的利率,向京城农商行借款20亿,向工行借款2亿。

    由锐向集团为这两笔借款提供无限担保责任。”

    张益达知道,借这么多钱,要么来资产抵押,要么只有拿集团来增信了。

    两家络贷子公司都是集团全资控股的,提供一下担保也无妨。

    “好,那就这么定了吧!随后我们就安排做审计报告,还有各项审核。

    会以最快速度完成所有业务流程,尽快把款批下来。”

    崔行长见张益达做了决定,也非常爽快的答复道。

    “嗯,我们京农商也会抓紧时间,给锐向开开绿灯也无妨。”

    周礼信见张益达同意到自己这边来借款,心情非常美丽,笑呵呵道。

    “资金不着急,款也不用一次性到位,做成授信额度吧!我们会每个月甚至每提取一部分。”

    张益达可不会傻乎乎一次性把贷款提出来,40多个亿,一又不能全部给借出去。

    搁上,每利息都是五六十万,这都是没必要的成本。

    锐向自有的亿资金基本上要见底了,因为过完年后,锐向又对全体用户开放了一批授信。

    截止目前,锐向的授信人数已经达到了50万人,授信总额高达30多亿。

    授信额度,虽然有部分用户没有动用,或者没有动用完,但每个月的放款额也达到了0亿元以上。

    这还是张益达要求严格把控资产质量后的情况。

    洪海波也一直比较谨慎,虽然投融汇钱包和投融汇借条的模式基本上已经跑通了,但对于用户的额度授信还是一点点在放开。

    锐向3亿的用户量,有借款和信用付款额度的仅仅只有50万人,相当于六百分之一。

    张益达的鸡贼再次刷新了两位行长对他的印象,但也没有多什么。

    毕竟贷款也算是批出去了,只不过不是一次性的,可能今提走3000万,每提走5000万的。

    按每笔借款实际借款日开始计息就行了,银行内部有系统,操作也不麻烦。

    两位行长走后,张益达看着洪海波,问道:“你这业务增速挺快的嘛!这就单月放款突破0亿元啦?”

    “还得感谢魔宝支付的兄弟,他们在线下推广挺猛的,投融汇钱包的业务增速被带动得很快。”

    洪海波也不居功自夸,反而夸起了魔宝支付。

    “信用付产品业务增速很好?资产质量怎么样?”

    去年投融汇首创了线下信用消费额度-投融汇钱包,有点类似于“花呗”,但因为缺乏线上应用场景,不能电商购物使用。

    以前还可以用它来支付打车费,但因为嘀嘀停止了合作,也就断掉了线上支付场景。

    主要使用场景还是在线下,可以在魔宝支付合作的线下超盛便利店使用。

    这个月消费了,积累榨到下个月还。

    因为花呗有一个月免息期,锐向为了让更多用户喜欢和使用,也是设置了一个月免息期。

    如果一个月后还不完,也可以选择进行分期还款,这个分期就要收利息了。

    或者不叫利息,叫分期续费,名称不一样的利息。

    蚂蟥金服也是这么玩的,听起来好像不要利息一样,其实都一个道理。

    “是啊,我每都登录后台看下数据,很多用户都把投融汇钱包设置成邻一付款方式,其次才是账户余额和零钱宝。

    不过超市和便利店的金额还是太少了,有用户抱怨使用场景太少。

    我们已经安排跟沃尔玛、家乐福这些大型超市和国美、苏宁这些家电连锁商在洽谈合作了。

    合作谈成后,相信投融汇钱包的业务又会上一个新台阶了。

    资产质量还是很稳定的,没有随着授信人数的增加和授信额度的上涨而崩掉,还是维持在0%-0%这条线上。”

    洪海波自信满满的道,现在整个集团五大事业群,论业务增速,消金及财富事业群可是数一数二的。

    内容广告事业群垂垂老矣,虽然体量很大,但是业务增速已经放缓了。

    移动服务事业群运营几款独立pp,也基本遇到了瓶颈。

    前沿科技事业群一直烧钱做研发,就云计算项目落地了,除了金融云,其他营收约等于无。

    开放科技事业群还不错,魔宝支付、绿豆信用、策科技业务增速都很快,也就他还能和消金及财富事业群争下业务增速第一。

    “这单月都放款0亿了,到年底起码得翻倍达到20亿吧!

    那今年的放款总额起码要达到50亿~0亿的样子。

    两家络贷自有亿资金,加上银行借款也才65亿。

    按照平均借款期限6个月来算,一年资金滚动2次,撑死了能放30亿。

    这钱还是不够啊!你觉得我们发一期b债券如何?”

    张益达先是算起了账,得出了年度放款总额后,又询问道洪海波。

    “嗯我觉得可以。不过这个申请期挺长的,好像阿狸贷申请了5个月,才被同意发校

    各种审计续挺多的。如果要发债的话,我觉得我们差不多现在就得开始申请了。

    不然时间上怕来不及,到下半年要收缩业务增速才校”

    洪海波建议道。

    “那就去办,你牵头成立一个发债组,开始着安排相关事宜。”

    业务增速是不可能让它降低下来的,一降速,估值和融资就不好搞了。

    锐向一路上的巨额融资,全部是建立在业务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的。假如业务增速放缓,风投的期望值也会大大调低。

    “对了,张总,投融汇借条和投融汇钱包,这两个名字感觉不怎么朗朗上口。

    你看人家的“花呗”和“借呗”,“金条”和“白条”,名字又短又好记,容易提升用户品牌印象。

    我建议,咱们也改个短点又好记的品牌名字。”

    张益达挠挠头,心想,我也没办法啊!好名字都被抢注了。

    难不成桨印子钱”?

    “桨用呗”和“贷呗”如何?”

    洪海波笑嘻嘻提议道,张益达看他那样子,怕是早就想好了。

    “随便你吧!你觉得好用就改。”

    张益达轻念了“用呗”“贷呗”几声,觉得还行,干脆就听之任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