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大蜀进犯

A+A-

    时年三月,开春之际,大蜀进犯,刺渊因军阁军事布防图外泄,边关将士如数阵亡,百姓遭到大蜀蛮夷铁蹄践踏,尸横遍野,无处可安。

    皇帝当立断,组织军大臣派兵前往,白家将领除却老将军和国柱驻守,其余将门虎子,如数被派往战场,收付最严重的渊洲一线失地,并一路部下新的布防防御,充足后方,势要将损失最严重,伤亡也最惨烈的白家失地如数收回。

    随后,摄政王与虎威将军又兵分两路,各自抵抗其余两路兵马,战况紧急,他们连有会和自己的家人明情况都不能,便匆匆上了战场。

    因为前线的状况,紧急到他们话别的时候,不知道就有多少黎民和军防部署被敌人踏碎。

    在他们舍不得之际,也不知道有多少生命,被踏碎在铁蹄之下。

    也不知道敌军会向着他们的国都前进多少米,他们会不会处于更加被动的位置?

    话别,太奢侈了。

    同日夜里,沈芙作为摄政王妃被接进宫中,与东菱公主一起陪伴太后。

    是陪伴,可隐约也让人意识到陛下显然有点不放心白家人,直接押了摄政王的王妃作为人质,以防出什么变故,另一方面也是想让白家人更加出力吧?

    所以整个刺渊王朝之内,隐隐都浮现着一种极度的不安,国势不稳,内部不定,虽然不少人都反对这个时候还对忠臣之后采取这样的防御法,多少有些不尽人意。

    “陛下!摄政王妃虽然是重臣之后,可如今也毕竟是摄政王的王妃,如此,空有不妥吧?”

    支援的军队如数前往前先后,第二天上朝,有大臣对皇帝的做法提出异议。

    可对此,皇帝的态度却是十分坚决。

    “此事无需再议,再,摄政王妃入宫是来陪伴太后的,摄政王与王妃新婚不久,就发生这样大的事,摄政王帅军亲征,帝都之内情形变幻莫测,盗取军阁的叛徒都还没找到,王妃一个人在王府之中实属不安,即便是为了让摄政王安心在前面打仗,也不能让王妃有丝毫闪失。”

    皇帝丝毫不提让摄政王妃入宫是与白家如今主掌大权有关,也让下面的人心有不平,而无法再多,皇帝只道。

    “军阁失窃,我刺渊将士损失惨重,黎民受苦,哪个都是重中之重,各位亲家有这心思,还是多多放在政务上比较实际,大蜀国虽然来势汹汹,战争却未必要持续到什么时候,前方战事要紧,后方也要足以给前方将士支持,这场无妄之灾才能尽快结束。”

    皇帝几乎是强制道。

    “朕下令,现在一切以战事要紧任何政务都不得影响战事的进展,大蜀的军队要赶走,失地要收复,而军阁失窃之事,再不允许!”

    话虽这样,可要大蜀那样的国家要进犯刺渊,即便抓着刺渊内乱不稳的时期,却也非易事的,所以他们才需要军事布防图,而军事布防图既然能成立一次,也能成立两次,所以他们还是需要,毕竟刺渊如今,还没到无将可用的地步。

    所以当夜,军阁再次被人不经批准的擅入,倒不是直接往皇帝放的军事重地而去,可两对侍卫打扮的人,却在不该的时候出现在了不该的地点上。

    两队人马显然都是老,碰面并不话,为首的两人擦肩而过便离开,这时有巡逻的人经过的话还以为是两个守卫的侍卫,可再仔细想就能明白,这边根本不需要守卫。

    所以在那些巡逻的士兵离开之后,那个后来的队伍,便带着人朝另一个方向而去。

    可两队人马并没能走很远,立即被由远及近四面八方的声音包围而来,他们也立即警惕的拔刀备战,却看见是与他们一样的侍卫军,不由一怔,为首的两人脸色僵硬一瞬,立即又将快拔出来的刀放回去,上前两步与带军而来为首的将领道。

    “赵统领,这是怎么了?有动静?”

    统领侍卫军的,今天从发现军阁里有叛徒之后,就被皇上改为御林军统领代为统领了,当然,侍卫军也不是宫中的人员所有人都能认识的,可对于一些特殊的人,在赵统领这样的人眼睛里,却是没那么容易蒙混过关的。

    “在等两位!”

    两个队长一怔,随后注意到后方的高台上,那传中被带入宫中做人质的摄政王妃,从拐角处走出来,好像恭候多时的看着被侍卫军御林军,两支何为一体的军队围住的他们。

    这是在,瓮中捉鳖吗?

    “赵统领,这是何意?你我都是宫中任职这么多年的老相识了,有什么误会要如此兴师动众?”

    赵统领上前,却是寸步不让的。

    “这其中缘由,自然是要问两位兄弟才能明了,毕竟今天本不该两位当值,而近来却十分愿意为旁人当值,这其中因由,还要让两位交待的。”

    两人心头一紧,已经确定,这人果然是探寻到什么,如此才能在这里捉个正着的。

    而此时摄政王妃身后,又走出来个身影,那是随后赶来的皇帝,亲眼看到下面一众寡不敌众的对持,与朝堂上的焦虑完全不同的状态,问身边见他过来,福身见礼的女子。

    “摄政王妃如何能确定,他们必然会在今天行动?”

    沈芙笑。

    “因为陛下派遣了急行军前往前线,又一路按照新制定的军事布防图改了布防,他们也着急,不敢冒险,在前线尽量掌握更多先的情况下,后方也得扰乱的人心惶惶,才能让前线的大蜀军队更能顺利进发呀?”

    皇帝一怔,突然明白她为何要让他高调出兵的用意了,原来不仅仅是要抵住袭击而来的军队,还要将后方这些泄露了军阁的叛徒和探子,一起揪出来?

    除后患吗?

    事情还在他们制定新的布防图的时候,本来基本已经敲定,军队随即便要紧急开拔,姜恕在临走之前还是回来,提醒了一下他。

    “父皇,前方战乱战事未知,后方又有探子又有叛徒未明,白家大将不可妄动,能镇守皇宫的非赵统领莫属,而能镇守帝都的,却非白家军不可,所以无论如何请父皇不要忘记后方同样重要。”

    皇帝问他。

    “你是怀疑,那些人不只是想从前面进攻?还要在后方扰乱我们阵脚?”

    “阵脚他们如今已经扰乱,但恐怕他们还要更阴险的目的,如何这个时候不能让我们的内部出现更多裂缝,让大蜀有可乘了。”

    姜恕谏言道。

    “白将军,儿臣,兵马大将军可拦截这三路强军,而运输粮道的主线烽涌关,却不是谁都可以胜任,如果朝中真没有能让父皇信任的人的话,儿臣推荐父皇启用沈芙,她虽一届女子没有打过仗,却因白家影响深谙排兵布阵之道。”

    “而且儿臣从她每次遇险的反应状况来看,她很懂得扬长避短,来为自己争取时间,赢得生,这些放在防守烽涌关这样易守难攻,又是如今粮草要道的城池上,十分何用,父皇可派她为主将,闵云生为军师,关路亥为先锋,三人一起镇守这三线粮道要塞。”

    皇帝听之,还不敢相信,问他。

    “你确定?这么重要的关隘交给一个女子,可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