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儿女情长?
沈芙一行兵马连夜急急出城,个个都是骑马黑衣前行。
一路从简,他们连行装粮草都是简便带在身上,与大队的人分成两道而行,一行化妆成黑衣马队,大部队化妆成镖行护镖。
马队先行,方向直逼烽涌关,却在前往烽涌关的管道上向北偏道上而行,那是前往天险关的近道,能够抄道敢在先行一天,急行军的支援天险关援军的前面。
“王妃,走这条路会绕远。”
先锋官率先提醒,而沈芙马不停蹄,头上裹着黑斗篷的风帽,脸上裹着与众人一样的黑巾,一刻不停的往那个方向走。
“我知道!”
“可”
先锋官又要出口的话被旁边的军师阻住,眼见旁边女子虽然极力压制,却难掩焦虑的神色,也不忍再多话了。
摄政王与王妃,毕竟新婚燕尔,这刚有个好结果,这边就发生战争,同命鸳鸯再次被拆开,命运着实多舛。
紧赶慢赶,总算在天亮之际在临风崖上赶上下面刚刚经过的军队,可临风崖虽不如百丈崖,却也难以再有近到超过去了,所以马队便在封口正盛的临风崖上陪着这个女子。
而下面正在急行军的部队,也很快注意到这一队根本没想做隐藏的马队,立即向还在马上对旁边的队伍布置任务的将领姜恕道。
“殿下,有人。”
姜恕抬头,那些,马队背光而立,还是晨起清厉却不明亮的光芒,所以只能看出人影眼熟,而最前面与其他相比,单薄很多的领队。
按理这等辨别不出不出样貌的光线下,是很难看出来人样貌的,何况沈芙还已经换下女装,一身与旁人无异的马队男装,粗布麻衣,身上罩着斗篷,脸上蒙着黑巾,就是她亲弟弟沈济州隔着这么远也未必能看出她是谁来。
可姜恕盯着她那双藏在光影中的眼睛,眼看到寒骨的入春寒风掀起她斗篷的一角,露出貌似与旁人无二,却感觉倍感熟悉的一角衣玦和发丝来。
怎么可能一样?
他心潮喷涌。
她还是来了,他就知道,他不告而别,她一定会追过来的。
快行两步他往她这边来了一些,当发现他们这个距离不是他可以逾越的时候,才十分失望的驻足,笑着看着上面的人。
他看不清她表情,可他知道,她那个位置绝对能看得到他,起码,他的心意可以传达。
可以让她不必过于担心?可以让她理解他们如今的处境?
“殿下?”
旁边的副将被姜恕的随军副将解忧待忧一起拦住,即便上面的人不出声,即便姜恕不提及,他们也看出来了,这夫妻俩到底还是要在恶战开始前,必须见上一面的。
千言万语在心头,相对却是两无言。
不知道该什么,更不知道该如何,可心思好像是透明的,完全毫无影响的出现在对方眼前,所以
也不必。
“王妃,如果你真想见一面殿下的话,我们可以再等一等,回头找些近到与公主汇合就可以了。”
军师在旁边提醒,傻子也能看出两人都十分的思念对方,毕竟战场之上刀枪无眼,纵然两个人都不是弱者,可
谁能知道会不会有个万一呢?毕竟在两天之前也不会想到会有这么突然的战事发生。
“不必了!”
沈芙声音淡淡,没有丝毫想要强求的迹象。
“这样就很好,与他再见不见,其实都一样,他不会为了我一个抛下他肩上的单子,我也不会允许他这么做,只要能让他看到我与他共进退的决心,就已经可以了。”
果然,下面的人好像也听到她的声音了一样,抬笑的灿烂的对她摆了摆,马头已经往原来的方向继续前行,只是目光还舍不得从她身上移开,也像是在告诉她。
他很高兴她这个决定,更高兴她来看他,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却已知晓彼此心事,他最高兴的还是这个一般。
沈芙无奈,也抬,无奈的对他招了招,那是送别,也是无言的转告。
一路顺风,平安归来。
她的回应让姜恕更激烈的摆了两下,好像在回答。
“会的,你也同样。”
沈芙深吸一口气,眼见他的身影已远,部队也快走出视线,恍然回神发现人早已经不是肉眼能够搜寻到的位置,她又叹了一声,无奈道。
“走!去汇合。”
着调转马头,而身边的军师闵文生道。
“从这里绕道申城,虽然远了一点,却正好能避免管道上的眼线,王妃先打头阵将那些人的视线转移开来了,公主的大队人马伪装成的商队必然能够安然通过,至于我们这匹马队,可从路在申城后面的东悦城汇合,再进行进入烽涌城事宜。”
沈芙点头。
“就走这条路。”
闵文生暗暗吐了一口气,刚才见她一心追着摄政王的军队而来以为她到底是个女人,还是舍不下儿女情长的,可刚才见她拒绝他的提议,他方惊醒,或许她不是他之前揣测出的儿女情长?
她想来见摄政王一面是真,可同样的,她也不会容许自己的儿女情长影响大事。
再仔细将这条路能够到达的路线过了一遍,加上现在刺渊国内除了皇宫不知道还藏了多少的探子。
想要按后方,又岂是皇宫能够按得住的?按不住,他们就只能自己见行事,以最大的安全来化解危,甚至,将危化为胜利的转。
加上他们的行军部署,他刚才试探的一自己的建议,她毫不犹豫便同意了,可见一斑,这女子在他能想到之前便先计划过当前所有的情况,以及他们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了。
包括公主那方她,她要平安到达烽涌城,她还想要公主的那批人马也安全的到达烽涌城。
这若不是现在的战乱时候,若不是这样必须对敌军心再心的时候,她这心思若是用在其他地方,他都想不到还有谁能够窥探她的所图?
平陵郡主所图比他人更多,心性也远比一般所图权势者更为深沉,现在他倒是多少能够了解,摄政王为什么会在那么多女人之中,选中一个她,又为什么在这种动乱时候,服皇帝将最重要的要地,交给她来驻守了。
这,远远不仅仅是信任的因素。
同一时间,皇宫之内,皇帝做了这样的决定,同样也被太后娘娘念叨着。
“打仗的事是男人的事,你可好,将平陵那丫头派过去也就算了,还将东菱也派出去,东菱会什么?你这是打仗呢?还是趁让那丫头过去添乱呢?”
皇帝有苦难言,只对自己的母亲十分恭敬道。
“母后,平陵身边缺一个和她年纪相仿性情相投的人,赵家的丫头先随沈家那子去了冀州一线,孩儿这番临危受命不是也没办法了吗?”
“毕竟要可信之人,他们才能相互辅佐顺利接管烽涌城,现在满朝上下不知道有多少是明里暗里浮动不安的,谁知道他们的女儿有几个可信?”
“东菱虽不是打仗人选,也没有接触过行军布阵,可却不是其他侯门贵女那般不知世事,有她的聪明,平陵的胆识和谋略,烽涌城交给她们,朕安心。”
“话虽这样。”
太后娘娘还是十分不安。
“两个姑娘都不是愚笨的姑娘,平陵那丫头几次解东菱与哀家的危难于危险之中,可打仗的事,毕竟不是救一个人两个人那么简单,更不是过家家,你确定,两个姑娘可以?”
皇帝到这个,虽然不十分自信,却也无法再做质疑自己这个决定的。
“这个疑问儿臣在恕儿那里听到建议时也一直保留着,就算是相信他的眼光,也同意了这个建议,儿臣依然没有放下这个疑问,可在见到平陵毫不犹豫的反应后,就有点怀疑,自己这个疑问其实是多余的。”
太后更困惑。
“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