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关键人物

A+A-

    皇帝当然不认为一个小小的皇商,为了追逐琉璃瓦的利益,就敢把他指派的差事撇在脑后。

    商人的身份低下,能把生意一步步做大,甚至谋取到皇商资格,怎会如此不知分寸?更不可能缺乏对危险的感知。

    只是,关家主事人麻溜的走了,这是怎么回事?

    皇帝正在和阁部的四位辅臣商量事情,听闻曲江求见,正好事情也商量的差不多了,便把面前批阅过的一摞奏折一推,“好了,今日就说到这里,你们先下去照着办吧。”

    四位阁老对视一眼,曲江这是有什么要紧事啊?皇帝这么随便的就把他们打发了。

    四人退出御书房,还和曲江打了个照面。这是在皇帝的房门外,自然不敢有那么多寒暄问候,两方人各自抱拳,交错而过。

    待到走出一截,走在展康文旁边的高启低声问道:“近日没听说将作监领了什么重要差事吧?”

    展康文也把声音压得很低:“想来还是玻璃技术的事情,若是成功,玻璃一半的收益将会归于国库,皇帝对这件事比较关心。”

    那三人都点头,表示理解。近几年国库有些存银,但这是没遇着天灾,边境也还算平静,好多年没有大的战事。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若是哪一年遇到水患旱灾,亦或是有大的战事兴起,那是有多少银子都不够用的。

    好不容易这几年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多存一点是一点。

    只不过,让四位阁老很受伤的是,皇帝这事进行的也太过了些,他们几个朝廷的中枢辅臣,居然也不能听到半点内幕……唉,很不受重视的赶脚啊!

    刘敏是四位阁老中年龄最小的,很有八卦的心,“从江大人的神色上似乎看不出什么,关家家主就那么走了,也不知事情进行的是否顺利。”

    何守礼斜了他一眼,说道:“看你这心操的,生意人那都精的很呢,趋利避害几乎就是他们的本能。关本和既然敢走,自然是形势一片大好。否则,他哪有那个胆子?”

    御书房里,太监宫女在曲江进门之后,就被遣退下去。皇帝坐在书案前,翻看着曲江呈上来的几份图纸。

    曲江则侍立在一旁,等待皇帝把图纸翻看完毕,再做讲解。

    就像阁老们郁闷的那样,现在的皇帝很谨慎,防的就是万一。经过之前从皇宫中把连续投料的信息泄露出去,皇帝就更慎重了。

    虽然四位阁老的忠诚度很靠的住,绝不会站队成郡王或者江王。但是,在太子早逝的情况下,拥护一下皇长子靖王,这是大家都能接受的。

    夏氏提议的玻璃新技术,那是能充盈国库的项目,决不能被别家玻璃行偷学了去,靖王也不行。

    太后娘家人也着实的没出息,有太后的余威,无论皇家哪个子孙登基,难道还不给他们一份体面吗?

    居然这么着急的想要从龙之功。从龙之功是那么容易得来的吗?危险和富贵同在的事情,尤其他这个皇帝还没发话,这里面的危险就更多了几分。

    可叹天下人多贪婪,谋求的都是繁花似锦,却看不到血雨腥风。

    几张草图翻看完毕,虽然草图中有标注、有说明,依然把皇帝看了个一头雾水。

    他转向曲江:“这些就是你们研究出来的结果?有几分把握能成?”

    曲江看头看了看,见皇帝并未把图纸的次序搞乱,他打算讲解的第一部分,对应的正是放在最上面的一张图。

    他答道:“微臣以为把握甚大。六月中,夏氏晏清在新建的玻璃技术研发处,给微臣等人和关家掌事人讲解了连续投料玻璃技术的研究方向,并附有一份计划书。按照计划书和夏晏清当时的讲述内容,微臣让将作监工匠画出了这几份草图……”

    皇帝再次把视线落在面前的草图上:这什么乱七八糟的?他不是没看过图,可这个,完全就是不明所以。还有把握?难道是他理解错了曲江的意思?

    只听曲江继续说道:“……池窑是从未出现过的东西,且结构复杂,陛下不理解情有可原。陛下且听微臣说说,便能明白……”

    待到曲江讲解完毕,别说皇帝听明白了,连一旁的孙从山也听了个大概。

    “这夏氏……果然有惊天之才?”皇帝看着曲江,很不愿意相信。

    世上从未有过的东西,竟然让这女子构想出来了。而且刚一出手,就如此有条理,居然能把柴火燃尽之后的烟气也利用起来。思维之缜密,可见一斑。

    皇帝不由想起他赐下的那幅匾额,在他看来,“国之重匠”这四个字其实是有些勉强的。

    只是,望远镜的勤绩着实太大,必须奖励。因为要保密,又不能说出来,不得已之下,才冠以隆重之词。

    之前,在他的印象里,夏晏清的玻璃和琉璃技术只是运气好,是巧合之下得到的机缘。

    望远镜的话,仍然是运气成分居多。谁让清韵斋有世间最大的玻璃作坊,谁让夏氏那么好运,拿起两块不规则的玻璃片,就能让她发现其中的巧妙。

    事后,皇帝问过曲江这种可能性有多大,曲江给出的答案很肯定,这种巧合的确存在,运气好的话,巧合发生的频率还很高。

    但是池窑技术,其中牵扯到的技艺如此纷杂,她的思又如此清晰缜密,这就没多少运气成分了。

    而且,他以前以为的运气,只怕也想岔了,人家那是真有本事。

    果然是国之重匠,把她限制在一个民间作坊,整日做些蝇营狗苟的商贾之事,着实可惜了。

    曲江那里,在得到夏晏清关于望远镜制作原理、以及玻璃折射计算的过程中,在他的内心,早已肯定夏晏清的惊天之才。

    这时听到皇帝询问,连连点头:“夏姑娘的才智,世间少有。微臣甚是佩服,难望其项背。”

    皇帝继续翻看着图纸,回忆着曲江刚才的讲解。听到他的回答,不禁笑道:“曲爱卿也不必妄自菲薄。夏氏只是在玻璃制作方面有突出之处,若拿别的技艺来和你相比,那才是真正的难忘项背。我瞧着,即使她给出了计划书,但其中也只是个大概部署和思路。其中的细节,还得你带着将作监的工匠来实现。”

    话虽是这么说的,但皇帝心里清楚,实现细节的人很容易找到,但提出构想的人,才是能够总揽全局,是一件事成功的关键。

    这若是用行军布阵作比喻,夏氏就是那个发号施令的人,是帅才、军师。而众工匠,则是领命拼杀的人。

    有效的拼杀固然重要,但若是命令就下达错了,拼杀再勇猛也无济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