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逸世凌虚

A+A-

    叶暮月觉得,自己这次进的秘境一定有哪里不对。

    虽在开始之前就被提醒了可能会遇到令人惊讶的事情,但现在的情况也和正常的秘境相差的太多了吧?

    谁家的秘境背景情况会设定成秦朝时期啊!

    而且这个秘境做的是不是太真实了一点?发现这点的时候叶暮月忍不住开始思考自家师尊最近的时间是不是都耗在上面了……不对,能够做的这么真实细致仿佛当真置身于秦朝时期,难道师尊是从秦朝活到大唐的吗!

    这种猜测实在是有些荒诞,但叶暮月觉得可能性其实还是挺大的。虽是关系比较亲密的师徒,但这这方面叶暮月跟大唐的其他人也没什么差别,叶暮月和他人一样都是把自家师尊吕纯阳当作活神仙来看待的。

    而且由于家庭条件,叶暮月知道的还要更多一点。

    所以,既然是神仙,亲身经历过秦朝时期的事情,似乎没不能理解的?

    唯一的问题只在于这个秘境做的实在是太真实了一点,不论是那种类稀少味道奇怪的蔬菜,还是实在简单的烹饪手法,又或是风土人情交流方式,都让她一个大唐子民适应的非常辛苦。

    语言有差,风俗不明,不解情势,不知所在。

    开局就抓着这么一把烂牌,能够安安全全的走到现在,叶暮月自己回想的时候都觉得运气好。

    不过对叶姑娘来,唔,最幸运的果然还是有机会近距离的瞻仰始皇帝这位传奇人物这一点吧?哪怕他只是个秘境里的人物也无所谓,始皇脑残粉才不管这么多呢!

    虽然有个坚定的始皇黑舅舅,但叶暮月却意外对这位开创了大一统时代的先贤怀抱着相当高的敬意——请相信,这并不是受到了父母的影响。

    不论是叶英还是柳云裳,在这方面都是吃瓜路人中立立场没错。叶大庄主觉得自己没资格对历史上的伟人下评价,后者则是觉得没这个必要在黑和粉之间站队——来自父母双方的影响近乎于无,叶暮月对于秦始皇的敬意来自于他的功绩。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长城,开筑灵渠……不论哪一件,都是绝不可否认的光彩。

    据叶暮月了解,如今正是秦王二十七年,去年天下方才一统。叶暮月回忆了一下自己读过的书,想起来这一年的大事应当是始皇帝巡陇西、北地二郡,出鸡头山、治驰道,赐民爵一级。

    明年便会派徐福出海。

    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过彭城,之衡山,乘舟至湘山祠,自南郡由武关归咸阳。

    叶暮月觉得自己还是能够加入一下的,关于装神棍这件事情。

    好歹她也是纯阳祖师爷亲传弟子呐,有名师教导,自己也学的认真,在加上几分天资,该有的水平还是有的。

    先贤学识固然值得敬仰,这个时代固然诸星璀璨,但叶暮月也并不觉得自己水平不够。

    哪怕不算很优秀,但至少水平线以上的还是有的。

    去始皇陛下面前自荐、又或是走走其他渠道,总之,神棍这种本职,叶暮月驾轻就熟。

    确定了目标之后欠缺的便是实际行动,叶暮月行动力不低,但奈何秦时地理情况和唐朝差距有点大,迷路也就不是什么令人奇怪的事情了。

    ……话是这么,但当知道想去咸阳的自己走到了黄山之后,叶暮月的内心简直想要捂脸了。

    从前怎么没发现自己还是个路痴来着?

    “道长欲往何处去?”因为叶暮月做着女冠扮,那位同她明了此处地名的老人也并未用对待寻常女子的方式来对待叶暮月,至于她那身与如今标准有所出入的道袍形制和较之他人过于繁多的饰物,则被当作了个人爱好。

    顶多也只是再多一个家大业大不缺钱的标签而已。

    哦,能顶着这么一身在外面逛,想来胆子也不。能够一个人安全的走到这里,看来也不是什么弱女子。

    这位白须白发,看起来颇有道骨仙风之态的老人轻抚长须,笑道:“吾在此多年,对附近的情况,还是熟悉的。”

    指路自然也不成问题。

    叶暮月读懂了这样的潜台词,她道:“在下欲往咸阳去。”

    老人问:“为何而去?”

    叶暮月坦然而答:“闻陛下广招良才,在下虽不才,却也欲想一试。”

    老人道:“往后宫而去?”

    “操弄后宫,实计矣。”叶暮月并不觉得后宫能够影响朝政,举个近点的例子,宣太后影响朝政的时候也是在扶持幼主之后的事啊——哦,曾经盛宠杨贵妃甚至为此大肆提拔杨家人、也不管有无才华的唐玄宗那只是个例,把他和秦始皇相提并论并不合适——至少在秦始皇这里是行不通的。

    而且给后宫妃子当神棍什么的,完全显不出她的水准嘛!

    “吾愿做徐君房。”同样是神棍,给后宫妃子当神棍的待遇自然没有给皇帝当神棍的待遇好啊。

    老人问:“为出海寻仙?”

    叶暮月道:“非也。吾于寻仙并无所求,此行,只为一验所学。”

    老人又问:“不为入世?”

    叶暮月道:“非是主因。”

    老人复又问:“心意已定?”

    叶暮月复答:“的确如此。”

    “且去、且去!”老人大笑道,他挥着衣袖,转身大步的走开了,声音却仍不断的传来。“友且去罢,前路自有人。”

    叶暮月并未抬步前行,她站在原地,注视着老人离去的背影,大声问道:“先生可是黄石公当面?”

    此地乃黄山,此时乃先秦。在此间此刻出现的谈吐不凡,又显然分属道家的大贤,叶暮月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黄石公。那位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与鬼谷子齐名,写《素书》和《黄石公三略》,传留侯《太公兵法》,被道教纳入神谱的隐者。

    “此乃黄山,自有黄石。”老人洒脱大笑,且歌而走,“一千三百三十六言,六篇通读……”他走的远了,那歌声便也逐渐细不可闻。

    叶暮月驻足良久,方才转身前行。

    她叹了口气。

    黄石公……果然名不虚传。

    叶暮月忍不住去想,这样的气度,这样的见识……这真的只是一个秘境之中的人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