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阴阳和合万物俱泰

A+A-

    “原来玉清、上清两位道友还未曾出关,如此一来,倒是我唐突了。”

    跟随玉鼎一同步入昆仑山,经过他的解释,女娲才明白元始和通天还未曾出关。

    表情变得有些犹疑,女娲似乎是在举棋不定。

    瞧着她这样子,玉鼎眸光一暗,随即向着天元传音道:“我看这位娘娘恐怕是别有所图吧?”

    “反正你别管就是了。”

    跟在他们身边,天元直接大大咧咧的站在女娲和玉鼎中间,无形中就将他们两人分隔了开来。

    “对了,却不知这位是……?”

    原本女娲正在道回府和继续留在这里等老君之间迟迟没能作出决定,无意间转头一瞥,她忽然就看见了天元满含杀气的眼神。

    眼角微微一动,感受到对方身上浓郁的天道之力,女娲心中已经有了一个答案。

    “呵呵呵,女娲前辈,注意脚下,我们要上山了。”

    面对女娲的询问,玉鼎扯了个微笑,也不多解释,反而十分自然地将话题引了过去。

    玉鼎这种不想回答的态度,无形中更加坐实了女娲的猜测。

    正是因为彼此心中皆有顾忌,所以玉鼎不,女娲便也不再追问。

    “如此,却是要在昆仑山叨扰了。”

    作为元始目前唯一的大弟子,再加上又出身盘古一脉,玉鼎在昆仑山的地位不言而喻。

    眼下三清之中,两位闭关,一位不在,所以这偌大的昆仑山自然是由玉鼎做主。

    不管怎么,玉鼎也算是主人了。

    在他做主之下,直接将女娲带入了专门用来迎接客人的大殿。

    对此天元并无异议,反正也和他没什么关系。

    他目前要做的,只是默默地看着玉鼎,防止他再被女娲蛊惑。

    “……”

    “……”

    “……”

    因为都不知道要些什么,所以当三人落座之后,气氛一时间变得有些凝固。

    “对了前辈,要不要品尝一下‘龙虎玄茶’?”

    眼见目前的气氛不太融洽,玉鼎眼珠子一转,瞬间计上心头,忙不迭的向着女娲推销起了自家大师伯精心培植出来的茶树。

    “不了。”

    摇摇头,女娲直接拒绝了玉鼎的安利。

    事实上,除了拉拢三清和西王母,女娲这一次来到东昆仑,还肩负着另一重责任责任。

    那就是动三清,与她们一同大力推动人族发展。

    正是因为心里怀揣着这件正事,女娲哪有功夫和玉鼎在这里品茗论道?

    “哦。”

    瞧着女娲如此果断地拒绝了自己,玉鼎重新回到座上。

    反正不就是比拼养气工夫吗?

    这方面他很擅长。

    现在就是熬,熬到谁先忍不住主动开口,那就输了——

    “其实,玉鼎,你应该知道,我曾经创造了一个种族。”

    忍了又忍,瞧着老君一直不曾回来,而玉鼎和天元又是一脸“我们一点也不着急”的表情,女娲终于还是坐不住了。

    他们之所以这般漫不经心,是因为有恃无恐。

    女娲不同于此,她这一次过来是抱着势在必得的决心的。

    呵呵,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了吗?

    就在女娲主动扯出话题的同时,原本低着头的玉鼎嘴角一弯,心里却是发出一声轻笑。

    虽然知道女娲会忍不住主动开口,但这在玉鼎的预料之中,还是晚了一点。

    不过还好,反正都开口了。

    既然开口,那事情就不算太糟糕。

    想来女娲应该也是认清楚了他在昆仑的能量,所以才会算在三位师长还没有出面之前,先行收买他……

    这倒不是玉鼎自夸,实在是有时候他的确能够左右三清的态度。

    女娲也明白这个道理,反正目前闲着也是闲着,想着让玉鼎到时候帮忙加一把火,于是就把话题引到了玉鼎身上。

    “关于人族,我也有所听闻,只是目前他们的境地……似乎并不算很好吧?”

    脸上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担忧,玉鼎状似同情的悲叹道:“哎,起来,后土大神之前一直与东皇陛下针锋相对,连带着众多神祇夹在两边也甚是为难。”

    嘴上着好像是在关心人族,可实际上,玉鼎却是在试探女娲现在的态度。

    毕竟大家都知道,像女娲、伏羲都是天神之中的佼佼者。

    目前在东皇太一离去之后,这对兄妹更是成为了神族不可或缺的支柱。

    当年女娲造人之后,虽然也看护了一段时间。

    但后来为了让人族学会自主自立,女娲将他们放置在东海之滨,而后自己飞天而去。

    虽然人族为其血脉,可是天规在上,不容触犯。

    女娲再怎么心系人族,也不可能将他们通通都带上九重天。

    所以最后将这些人族遗留在大地,可以是没有办法的结果。

    “哎,难为你足不出户,却能知天下事。”

    在听见玉鼎到人族现状的时候,女娲眸光一闪,随即表情就变得有些高深莫测起来。

    也许以往真的是她轻视玉鼎了,没想到这孩子也在不动声色间成长到了这种地步。

    谈笑间,就直接点破了当时神族面对的最大困境——天神地祇之争。

    起来,这也算是神族一段堪称“秘辛”的往事,偏偏玉鼎就直接就了出来。

    如果可以的话,女娲其实并不像回忆当时种种。

    毕竟那时候,大地还是后土统治时期。

    她与后土同为土地之神,曾经身为好友,却也争斗过一阵子。

    而她们两人所争斗的核心,则莫过于是洪荒的大地神格——

    怎么呢,同一领域的神祇可以有很多。

    但是作为统领的掌管者,只能有一位。

    就像洪荒有众多的土地神,但是在后土还未曾化为大地本体之前,这位女神是所有地祇的最高统治者。

    严格来,即便作为天帝,东皇太一,也无权命令隶属于后土统辖之内的地神。

    之所以后土具有如此高的神阶,全是因为她最终争夺到了大地神格的归属权。

    所幸,后土本身慈悲为怀,所以大地众生平时过得也不错。

    可到人族,则不免又扯出了背后的女娲……

    谁让当年女娲曾经和后土为难过呢?

    即便后土慈悲,并不会在这种事情上面斤斤计较。

    却难保其手下的众神不会对人族下手,并且以此来为自家上司出气。

    就算其中有人摄于女娲威名,不敢动狠手,但是暗中使绊子什么的,还是屡见不鲜。

    所以这么些年过去,人族还是挣扎在贫困线上。

    若非体内流淌着一部分女娲的神血,恐怕人族能不能存留至今都是一个问题。

    现在洪荒,不像开天之初那般繁荣,可大地之上,光是飞禽走兽,就不下数十万种。

    这其中有很多都是具有强大杀伤力的存在,随随便便跑过来一支,就可以将人从灭族。

    “起来我曾与帝俊谈论过,他表示,目前一人承担天地之则,有些不堪重负。”

    出于某种原因,女娲不想继续和玉鼎讨论人族为何发展如此缓慢。

    话锋一转,女娲不待玉鼎回答,忽然又道:“所以在我们和帝俊讨论之后,忽然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取天地五行五方,以此立下‘五方五帝’尊位。”

    “五行生生不息,如此立下五方五帝,可是为了五德轮转?”

    随手把玩着混沌珠,玉鼎在听见女娲出“五方五帝”的那一瞬间,眼中瞬间闪过一丝锐光。

    来了来了,这才是正题呀!

    其实,早在数十万年前,女娲在玉鼎的帮助之下,从镇元子手中取得了一部分九天息壤,就此凑集了成道的所有条件。

    随即,她以此作为根本又向着紫光夫人求取三光神水,调和泥土,随即加入了自己的心血创造出人族。

    而今这么多年过去,人族在洪荒之上的境地却并不能很好。

    对于这背后的真正原因,玉鼎以及众神并非不知。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人族自身的力量太过孱弱。

    作为继承了女娲血脉的种族,人族算是神裔。

    是这么,偏偏人族就是没有继承到女娲的神力。

    没有力量,根本就没有话语权。

    洪荒之前一直奉行丛林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人族自身能力不够,无奈处于洪荒底端。

    “只可惜,恐怕众生皆未能料及,日后三界运行,却是以人族为主。”

    回想起自己和天元在命运长河中窥见的那一丝痕迹,玉鼎心中唏嘘,同时也很清楚女娲接下来想干什么。

    五方五帝,五德轮转。

    这一循环如果能够彻底构成,无论是对于神族还是人族,皆有莫大裨益。

    众所周知,盘古开天辟地之时,清浊分立、阴阳运化,如此方才衍生出了现在的洪荒。

    为神者,至清至阳也。

    如果用阴阳太极来作为例子,神族所代表的就是整个阳极。

    正所谓:“阳极生阴”,所以从这一点上也就能够解释为何魔族始祖乃是罗睺。

    神魔本一体,区别只在形质。

    但是,无论是神是魔,其本身都是极为纯粹的个体极端。

    简而言之,要不是纯粹的清气,就是纯粹的浊气。

    在神魔映衬之下,人族就显得有些奇怪。

    因为一开始人族的载体是用息壤之土捏出来的,所以本身性质偏阴,后来即便经过女娲血脉与三光神水调和,却也未能脱去原本的姿态,彻底化为纯阳。

    折腾了半天,反而是落得个半阴半阳的混合之体。

    对此玉鼎原先也是甚为不解,可是后来等他回过神来,才发现,原来女娲是在下一盘大棋。

    先天神族,乃是迎合天地规则而生。

    所以等到天道规则愈发健全之后,这天地间新生的神祇就会随之越变越少。

    一个种族,如果没有新鲜血液注入,同时整体数量也不增长,那可以就距离消亡没有多远了。

    偏偏先天神族性质特殊,又无法以寻常的方法绵延子嗣。

    若非本身法则有空缺,否则即便是神祇相互结为伴侣,也无法生出继承神位的神子。

    换言之,普通的神祇如果结合之后,即便生下子嗣,那孩子也并非是神。

    没有规则之力铸就而成的神格业位,就代表着没有与道合真的资格。

    如此一来,等到他们从父、母辈那里所继承的神力耗尽,这些“神子”也会如同普通生灵一样面临消亡的结果。

    对于这个问题,女娲看得比谁都透彻。

    想要振兴神族,前提就必须解决没有新生力的难题。

    正是因为心里存着这个想法,所以在抟土造人的时候,女娲就暗地里留了一手。

    阴阳混合之体,上可以升为神、下可以堕为魔——

    在女娲自己看来,人族继承了她的天赋,几乎满足振兴神族的一切条件。

    作者有话要:

    玉鼎:“我早就看破了这一切。”

    天道:“这是我和你的。”

    女娲:“和他们交道可真累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