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淘气的平儿

A+A-

    平儿渐渐的越来越大了,淘气的花样也在不断的翻新,他跟着村里的几个孩子,一天到晚尽琢磨着,怎么玩的开心,玩的有意思。

    淘气的花样越来越多了,先是领着孩子到村里的瓜地里偷瓜,先让几个孩子大摇大摆的走进瓜地,瓜农一看哟,几个混子,胆挺大呀。

    瞪着眼睛一看,原来是几个孩子,并没有当回事,站在那里吓唬他们,想把他们吓唬跑了,完事。

    那料到,孩子们根本就不理睬他,蹲在那里他喊的越欢,摸瓜也就越多。

    气的看瓜的没有办法,只得瞪着眼睛在后面追赶着,并大声的嚷着:

    “好子们,我抓住你们,非把你们的***扯下来。”

    他一边嚷着,一边瞪着眼睛捡着土块,边扔着,边朝着孩子们追来。

    这些孩子看看瓜人追赶过来,地面大,他们就在那里瞪着眼睛,抹着鼻涕笑嘻嘻的看着,原本想吓唬一下,看他们并不害怕,也不跑。

    看瓜人真是急眼了,朝着他们这边瓜地追赶过来,眼看着就要跑到面前了,这几个孩子才开心的欢笑着,快速的跑散了。

    瓜农站在地边瞪着眼睛骂着,骂够了,这才消了气,扭头往回走时,傻眼了,他回面还有几个孩子,光着屁股,在那里往外运瓜呢。

    气的瓜农再扭过身来,朝着地的这头赶过来,那些孩子一哄又散了。

    看着这些孩子在地里乱跑着,根本就不瓜什么瓜,什么殃的,踏的一塌糊涂,心痛的瓜农,站在那里哭的心都有了。

    反正孩子们也没有啥事干,偷完瓜,再去偷果子,攀到树上,为了摘方便,摘不到的,干脆连树枝一块断开,又方便又快。

    这些孩子,淘气淘冒了烟,恨的每隔几天,便有邻居找上门来,瞪着眼睛朝老包头嚷道:

    “喂,我老包头,你得管管你家的平儿了,他不是领着孩子到地里偷瓜,而是遭塌地,连瓜带殃的一齐拔走。”

    还有人跑来,瞪着眼睛对老包头,不满意的嚷着:

    “你家平儿,咋总是领着孩子偷我们家的果树,偷着吃我们是不心痛的,问题是他们把树枝都瓣断了,这么下去,明年我家的果树还能结果子了吗?”

    看着一个个邻居眼扒皮的找上门来,老包头子两口子,只好陪着笑,这都的多年的老邻居,自己家孩子有错,得些好话安慰人家一下。

    邻居跑到家里来一告状,老包只好颠颠的跑到人家去,给人家赔偿损失,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人家那好意思让他赔呢。

    在邻居面前,他得陪着笑脸,等回到家里,看到平儿,老包可不开心了。

    一进家门,他就唬着脸看着儿子两眼,皱着眉头叹着气,把平儿叫到面前,看他那吓人的样子,老包婆子心痛孩子,怕老头下打他。

    就在旁边声的替儿子求情的对老头子道:

    “咱孩子还,你管归管,别动打他,他头痛,你别打头,要打就打屁股,真要是把孩子打出毛病来,咱这辈子都不安心呢。”

    老包眨着眼睛用心的想了想,觉得老伴的有道理,可孩子这么淘气,不管肯定是不行了,就瞪着眼睛对儿子道:

    “我孩子呀,你不能总是这么淘气呀,这左邻右舍都跑来告你的状,你让我咋和人家呢。”

    老包头一训平儿,平儿也不反驳,低着头任凭父亲训着,一付很听话的样子。

    老包头这个时候,就在默默的想着,平儿到是很听话呀,他跑出去真的象邻居所的,那么不懂事吗?

    苦口婆心的教育了一番之后,离开他的眼前,还是老样子,只是在偷瓜的时候,不再遭塌人家的瓜殃子了,这到让瓜农开心一点。

    感觉老包头家的孩子,现在是越来越懂事了,你看,人家偷瓜现在改好了,不再遭塌瓜殃了,人呀,得知足,改点总比不改强。

    偷人家果子的时候,也不去折断树枝了,只偷果子,被偷的人家,也这么开心的想着,好孩子,现在确实比以前懂事了。

    偷果子,偷瓜总是有季节的,等这些果子和瓜都没有了,他们又想着玩别的花样了,开始把村里的孩子,分成两伙,玩打仗的游戏来。

    有时平儿他们这伙装土匪,有时老房家的孙子装好人,这些孩子在一起,没有深没有浅的,一打起来,不顾头不顾腚。

    玩鸡眼了,两伙便由假打,变成真打了,有是还动起了真格的。

    一不留神,平儿就把人家的孩子打的头破血流,唉唉大哭,孩子的家长不敢了,领子孩子又找到家门。

    一看邻居找上门来,老包赶紧又是陪笑又是道歉,表示自己一定会严家管教平儿。

    不然的话,他不象话了,咋又学着打起架来了呢,这么下去那还了得。

    邻居话也不客气,瞪着眼睛用指着,自家被打的头破血流的孩子道:

    “你家平儿现在就打人,那长大了,还不是地皮流氓,坏蛋一个,肯定教不出好玩样来。”

    老包头红着脸陪着不是,看着被打的头破血流,找上门的孩子,老包再三道歉,好言相劝,总算是把他们送出家门。

    老包婆子站在旁边瞪着眼睛看着,拉着脸的老头子,知道他又要发火了,便声的劝着:

    “我,孩子他爹,孩子是应该管,可咱孩子总是头痛,你别打头。”

    老伴一这话,挂不住脸的老包头子看着老伴道:

    “咱孩子今天变的越来越厉害了,越来越不好管了,我看都是你惯的。”

    老伴自然不领这份情,瞪着眼睛不服气的看着他道:

    “谁管的,这孩子天生就淘气,你又不是不知道,你看看,你看看,咱们村子里,那家孩子五六岁就跑到房子上去了。”

    老包头眨着眼睛一听,感觉确实在这么回事,这可不是谁教的,他自己总是能想出很多的花样来。

    老包就搞不明白了,自己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就没有孩子鬼点子多呢。

    看老伴一脸不卖账的样子,老包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打舍不得,管又不听话,坐在那里干脆低着头,一言不发了。

    他巴哒着树叶烟,用力的往肚子里抽着,合愣着眼睛默默的想着:

    虽这话听起来很难听,自己听的心里也别别愣愣的,细细的用心的想想,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来。

    面对前来告状的邻居,知道自家理亏,老包头所能做到的,还是陪着笑连声的点头应着:

    放心,放心,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好好的管教一下平儿。

    私下里,有些烦愁起来,咋管呢,真就不能让孩子,这么任性下去了。

    看着儿子一天比一天大了,一天比一天不好管了,隔几天给自己惹点事回来。

    搞的老两口子疲于应付,左邻右舍进家门告状的事情,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

    气的老包头瞪着眼睛对老伴道:

    “我,咱家的孩子得管管了,再不管真是不象话了,看把邻居家的孩子给打的,鼻青脸肿的,这也太不相话了吧。”

    看老伴瞪着眼睛看着自己不话,老包头又生气的跟着道:

    “你看看,最初是爬树下河,捉鱼抓鸟,前段时间又改成了偷瓜摸枣,好算消停两天了,一下子又开始打起架来。”

    老伴坐在那里瞪着眼睛看着老头子,一听这话,赶紧又心痛的道:

    “老头子呀,不能打孩子,他还呢,你要是没有轻重的打坏了,那可咋办呀,那可是孩子下半生的事情呀,你跟孩子好好不行吗?咱家孩子是懂事的,只要你一,他就会听的,上次抓鸡爬到房子上,你了之后,他不就再没有爬房子吗?”

    老包头一听,一句话都没有了,气的直鼓气。

    老伴不让打孩子,他每天只要跑出去就惹祸又不能不管,等晚上平儿乐呵呵的跑回来。

    老包就板着脸,瞪着眼睛没好气的对平儿嚷道:

    “你给我过来,给我过来,你,今天又惹什么祸了。”

    平儿看父亲瞪眼扒皮的,那笑嘻嘻表情一下子消失了,眨着眼睛看着父亲低着头也不话。

    他越不话,父亲越生气,用点着儿子的头道:

    “从今天开始你再不准出门了,在家里呆三天,什么时候不惹祸了再。”

    看老包头点着孩子的头,吓的老伴在旁边赶紧提醒道:

    “我孩他爸,孩子可有头痛病呀,你点的时候,一定要轻一点,轻一点。”

    气的老包头子歪着脖子看着平儿,好半天不出话来。

    平儿就有这么一个优点,只要父亲一训自己,就低着头也不话。

    第二天,看父亲扛着工具下地去了,平儿瞪着眼睛偷偷的看母亲在忙啥呢。

    见她不留神的时候,偷偷的从窗户爬出去悄悄的玩去了。

    母亲看窗户有动静,担心儿子是不是在屋子里憋坏了,探着头一看。

    他正爬在窗户往外边爬呢,气的母亲怕一喊,儿子在从窗户上掉下来。

    只能瞪着眼睛看着他又跑了出去。

    等估摸着父亲要从地里返回来了,平儿这才偷偷的,再次从窗户外爬进屋子里来。

    躺在炕上嚷着,自己的头又痛了,边边在炕上打着滚。

    父亲没法,只好把儿子放出来,领着他又去找大夫,大夫拼了命的细心的察看了一遍,晃着头,叹着气道:

    “从脉上看一切都很正常,实在看不出有啥病来,老包一听,只好又颠颠的把儿子领回家里,看着老伴那紧张的问抓药回来了吗?老包头毫无办法的看着老伴道,“大夫查看过了,不知道病在那里。”

    老包婆子一看,就声的对老头子道:

    “那这样好了,让儿子跑出去玩玩,我感觉他和村里的孩子一玩起来,咋就没有听到他起头痛来呢,你看咋样。”

    老包坐在那里一会看看儿子,一会看看老伴,感觉实在没有别的方法,只好应道:

    “也好,那就让孩子下午跑出去玩好了,你真好好的观察一下,看有没有效果。”

    老包婆子点着头应道:

    “嗯,好,好,抽空我就跑出去看看,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