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秦川或有旱
顺便犯愁,该怎么面对秦国?
秦国的那些条件,简直是要了韩王的命啊!
不过有人给韩王提了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秦国不是喜欢人才吗?那就将人才给他
们好了!
“给谁呀?”韩王对秦国既怕又恨,怕的是秦国的强大,恨的是秦国的骄横。
“韩忠一家子在宗室之中白吃白喝的,不如丢出去的好;郑国不是一直水利的事
情吗?既然这么有用,不如给秦国合适……。”那人了许多个人名,都是朝中又臭又
硬的硬骨头,平日里对韩王多有辖制。
韩桓惠王老了,偏听偏信,于是被动,于地二日早朝宣布了决定。
韩忠老爷子都傻眼了!
逐出宗庙,驱出宗族,剥夺一切名誉,成为平民,待到时机成熟,便送与秦国抵债
;
韩方更是愤怒的红了眼睛!
郑国听了之后直接晕了过去。
还有几个也同样如此。
看着给自己添堵的几个晕的晕,哭的哭,韩王心里舒坦啊!
另外派了自己宠信的大臣,带着上千辆车子的“战争赔偿款”再次出使秦国。
在盛夏时节到来,秦国上下一片欢腾……带了好多金钱财宝啊!
李季阳站在城头上看着他们入城,跟旁边一样跑出来的嬴政道:“估计韩国的国库
得空了吧?”
“一半吧!”羸政道:“好歹当年分了晋国国库呢!”
李季阳:“……也是!”
使臣来了,秦国也不虐待,好吃好喝提供商,好地方住着,三曰之后,才安顿妥当
,主要是带来的东西太多了,而且都是贵重物品,光是看管就用了一万禁军。
整座王城才有十万禁军啊!
朝臣们一个个红着眼睛上朝,昨晚都太兴奋了,一夜没睡啊!
韩国带来的光是金钱财宝就有上千车,还不算粮食和布匹!
早朝之上,连平日里不怎么发言的王颌老将军都兴致勃勃!
韩国国主在意料之中向秦国低头了,秦国要求的东西,悉数奉上不,还真的用人
才抵债了!
不过甘磊是讲价高手,再加上吕不韦商人的出身,俩人对韩国使臣连懵带侃,最后
把人侃晕了!
韩忠老爷子一家,一共一百九十八口人,只用了五千金就买了下来;郑国一家子一
共一百三十二人,也用了一千金就到手。
李季阳看到人员名单,里头有一个人名,让他胆战心惊,那个人,叫张平。
张平,大家可能不太知道他是谁,但是他儿子很有名!
张平,字天祐,号友量,乳名张德,为张开地的长子,辅佐过韩釐王、韩桓惠王,
官至相国。
于公元前二五零年(韩悼惠王二十三年)卒,这是史记的法。
另一是,他见秦灭韩,就含恨而终,这是张氏后人的法。
他的夫人陈氏生有两子,张胜与张良。
《史记》之中的《留侯世家》记载: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
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厘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
一门三父子,辅佐了五代韩王,号称“五代相国”。
就这样的人,竟然被送来了!
羸政拿着人才名单要看看,没当廷就给答复,韩国使臣也不在意。
不过大臣们的眼睛更是红了,这么多东西!
尤其是军中的宿老名将们,一个个走路都带风了。
下朝之后,议政殿议政之前,羸政给李季阳看了看名单:“这些人也都要吗?”
“这些人我不知道怎么样,但是张平一家子,必须要! ”李季阳激动的揪着羸政的
衣柚……个头不够高,揪不了脖领子:“要了他们保证咱们不吃亏!”
“好,要着,要着! ”羸政扶着李季阳的身体:“你别摔着着!
个头本来就矮,还死抱着自己不放,也不怕抻着。
“跟韩国之主讲价! ”李季阳道:“让吕不韦去!”
商人嘛,最适合砍价了!
“他去? ”羸政明显不乐意:“还不如让先生去呢!”
“俩人一起去! ”李季阳道:“都是能会道的主儿。”
“好吧!”羸政也明白,吕不韦绝对不会错过这次机会。
不过他没想到李斯也想去!
可惜,李斯资历不够,军中的人也信不过他,就没去成。
这几曰天气太热,众人又开始谈判,一个个鼻子不是鼻子眼儿不是眼的,大殿之上
放了好几个冰鉴也没能让他们凉快点。
李季阳看甘磊整日的嘴上起燎泡,就给大殿谈判的人一人一翁用金丝菊泡的水,晚
上临走之前还来一瓮绿豆汤,给他们消毒败火。
已经十天没有下雨了,天气倒还好,不凉不热的,只是这么下去,人受到了田地里
的庄稼也受不了。
许义就找上门来了 : “这么下去不行,秦国本就少雨缺水,地里的庄稼都要旱了。
”
李季阳一愣,难道是因为干旱导致的饥荒?
“公子?公子? ”许义在李季阳跟前晃了晃爪子。
“哦,许先生啊,那干旱怎么办啊?”李季阳挠头了 : “我也不是很懂这个,井
行么?”
“一个庄子上井倒是可以,可全大秦那么多地方,怎么井? ”许义愁眉不展:
“而且也不是什么地点都能井的……。”
“李家庄缺水吗?”李季阳记得自己家前头是一条溪,连着一个很大的河流。
而且当年也建立了水渠流淌,很方便的呀!
“李家庄是不缺水了,但是别的地方缺啊!”许义道:“您名下那十万户,王陵那
里,都缺。”
尤其是王陵,因为不能选择离水道太近的地方埋葬先王,陵寝是不能渗水的,所以
基本上陵寝所在地都不能有水经过。
所以王陵那边平时看着还可以,但是一旦不下雨,立刻就干了。
“行,我想个办法!”李季阳想了想,这是个问题啊!
不下雨就没收成,没收成吃什么?喝什么?没吃没喝的,军队还个什么?
许义忧心忡忡的提议:“不如修建水渠?”
李季阳惊讶了,瞪大眼睛看着许义。
许义被吓了一跳,但还是壮着胆子道:“秦地少雨,不能每次干旱都这么挺着啊!
“不错不错!”李季阳欣慰的拍了拍许义的胳膊……肩膀没够到,发现许义身上肌
肉也不少嘛:“这个想法很好,你回去整理一下,看看要怎么挖水渠,我也跟国主提一
声的,到时候国主有可能召见你啊!”
“国主?”许义脸通红,兴奋的,搓着手不敢相信:“国主会召见我吗?”
“当然。”李季阳心你要是真是个人才本公子就不要郑国了,以后郑国渠改名叫
许义渠。
许义飘着走了出去,李季阳回头就去找了甘磊,秦地大旱不是什么好兆头。
“你看出来旱了? ”甘磊很惊讶,李季阳平日里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喜欢享受和
发明一些有趣的东西的样子,什么时候关心农事了?
“是许义来找我的。”李季阳介绍道:“他就是许行的后人,擅长农学。”
“怪不得。”甘磊也犯愁呢:“秦地干旱少雨是出了名的,国主还不知道,我在想
怎么跟国主呢,一旦干旱,恐怕韩国后续的粮食布匹等赔偿就要难了。”
虽然两地相隔很近,但是韩国地方已经有了许多水,干旱是没他们的份儿了,倒是
秦国这边恐怕就要不好了。
李季阳也没什么好办法,第二天甘磊在议政殿的时候,就了,恐怕要旱。
羸政脸色也不好,这边刚了一场大胜仗,本国就遇到了旱灾,好不好听啊!
吕不韦却道:“不是有韩国的补偿吗?将黄金换成粮草。”
“嗯? ”羸政眼睛一亮:“看。”
“拿出那么多金子,韩王看恐怕也不舍得,但是粮草不同了,今年没有了,明年还
能得。”吕不韦摸着胡子道:“韩王老了,除却权利他最爱的也就是金钱财宝了。”
羸政低垂眼目,李季阳扫了一眼吕不韦,心不愧是商人出身,看看这人心揣摩的
多透彻啊!
“那就依相国所言,我秦国也不缺那点金子,还是粮食重要。”羸政难得听了一次
吕不韦的意见。
让吕不韦颇为得意。
甘磊什么都没有。
李斯?
这种大事情轮不到他开口。
不过随后议政殿散了,羸政就坐在那里发呆。
“怎么了?”李季阳过去跟他并肩坐在了台阶上,盛夏的骄阳酷暑让人都能看到远
处的热浪了。
正是下午消暑的时候。
“吕不韦很会揣摩人心。”羸政看着远处道:“很厉害,也很可怕。”
“没什么可怕的!”李季阳却满不在乎:“不就是揣摩人心吗?只要会换位思考,
我也能揣摩人心。”
“换位思考? ”第一次听这四个字。
李季阳给他解释了一下什么是“换位思考”,白了就是当自己是另一个人。
羸政听完若有所思,这些东西,甘磊先生没有教导过。
其实不是甘磊不教,而是甘磊觉得还没到时候,国主现在还,主要是培养国主的
心胸和气度,等他过了二十岁,性格定型了,再培养他看人的眼光和御下的手段。
不然早早的教导了如何揣摩人心,容易让国主性格多疑,或者太过犀利,这样的君
主无疑是独裁的,是刚愎自用的,是对臣下严格要求的,很容易成为一代暴君。
但是李季阳不知道甘磊的苦心啊!
还以为古代没人了呢,自己就给羸政上了一堂课,讲课的兴致来了就刹不住,以前
也给导师带过课,那个时候是在大学学堂里,考古的学生少,但是带来作为教材的古董
是真的,秦汉时期的古董,哪怕是一枚圜钱,那都是国宝啊!
于是每次讲课都有保安哥哥跟随,甚至稍微高大上一点的还有武警随行。
现在他有机会教导秦始皇,一激动,到了吃饭的时候还意犹未尽。
“要不住在宫里继续聊? ”羸政试探性的发出邀请。
“还是算了吧!”李季阳抹了一下嘴巴:“我要是住在宫里,第二天就得多两车的
竹简,都是弹劾我的!”
“弹劾? ”羸政疑惑。
“凡中外百僚之事,应弹劾者,御史言於大夫。意思就是由本国的专门人员对违法
失职或职务上犯罪的官吏采取揭发和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换一个人对这歌词儿可能
只是知道却不知道具体的解释,但是李季阳不同。
“弹劾”一词最早是出现在《晋书》的《阮孚传》:“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
李季阳选择的解释是《旧唐书》中记载的《职官志三》中关于弹劾的记载。
于是,嬴政又学会了一个词汇:弹劾。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