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郑国和许义
等郑国跟许义商量好了,也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了。
那模型上设计的正是后世郑国渠的样子,李季阳闭着眼睛都能背下来的东西,而且
比起郑国渠是用夯土建成,李季阳算用水泥兑石块,让它一万年之后还是那样子,石
头万年不腐。
反正系统里多得是石头,不用外头的人工开采,空间里零零一早就准备好了,都是
四米见方的大石块。
然后郑国就反应过来了,自己这是被设计了?
但是看到许义身边的模型,老头儿叹了口气。
“郑老不必如此。”嬴政端坐其上道:“若是郑老愿意,以后这段水渠,便命名为
郑国渠。”
李季阳惊讶的看向了羸政,他还没,嬴政就决定叫“郑国渠” 了吗?
郑国也惊讶了,因为他看到秦安君的表情不像是事先好了的,只能是这是秦国
之主自己的意思。
“恭喜郑老! ”许义立刻就笑着拱手为礼:“得以留名。”
“以后郑老可就名留千古了。”李季阳却的比许义更好听。
名留千古吗?
这个吸引力太大了,郑国也有点懵了: “秦王的可是真的?”
“当然! ”羸政指着模型道:“将来在这边,也开凿一条水渠,便叫许义渠,如何
?,,
许义听了这话激动的跪地磕头:“谢国主!”
羸政指着的那地方,正好是曾经的义渠,那里曾经是义渠建立郡城的地方,现在已
经是秦国的领土了,但是百年过去了,那里依然贫瘠。
羸政想要那里也有水渠的存在,且以许义的名字命名,一个是因为那里毕竟是“义
渠”,让当地人有个归属感;另一个则是因为许义。
“谢,国主!”郑国这个老头儿终于服软了,跟在许义身后一起跪拜了羸政一把。
李季阳高兴的代羸政扶起他们俩:“以后秦国的水利就拜托二位了!”
“公子,您应该拜托郑国先生,我就是跟着学一下而已。”许义很是谦虚,他们将
秦国的地盘都划拉遍了,才建了两条贯通南北的水渠。
“许义不必如此,老朽也是见过你设计的水渠,在你这个年纪有如此见识,已经很
不错了。”郑国严肃认真的道:“以后好好学一学,肯定比现在好。”
“先生可愿意教导义?”许义顺杆爬。
“可也! ”郑国摸着胡子会心一笑:“你我共勉。”
“学生许义,拜见先生! ”许义立刻跪地行了大礼。
姜内侍一看这情况,立刻就出去准备了拜师需要的束脩,以及吩咐御膳房,准备一
下,必须要做最好的吃食!
李季阳代许义送上束脩,按照这个时代的标准,是十挂腊肉,羸政代郑国老先生,
给了许义一把标尺。
这个就是古代的那种青铜卡尺,这个时候就已经有了,只不过度量衡尚未统一,这
种卡尺也只是一脉相传,也就是师父用什么样的卡尺,徒弟就用那样的卡尺。
弟子拜师,送上挚礼,是应该的;但是礼过重、过轻,都有失中道。孔子在对拜师
礼的制定上,也表示了中道原则。
“十条腊肉”,是孔子规定的拜师礼。
从那以后,几乎束脩就好像被规定了一样,大家都是给十条腊肉。
只不过姜内侍让人准备的腊肉都是五花三层的那种,块头很大,熏得很好,目测吃
个三五年都没问题。
拜师之后,郑国神色更加放开了,老头儿是个技术控,等饭的时候,还拉着许义看
模型指点他。
吃饭的时候,李季阳发现了,红烧猪肉,酱炖豆腐,都是软烂的食物,配上牛羊肉
泡馍。
这是专门为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准备的啊!
李季阳对此很满意,羸政却是觉得,今天的御膳,怎么这么软啊?
郑国是被许义亲自送回去的,许义第二天就带着家里人去给老头儿请安了,顺便认
认门,以后就是当先生一样尊敬了。
李季阳将人送走之后,兴奋不得了 : “郑国啊!”
“多亏了阳。”羸政本来想以武力威胁郑国,不服就弄死!
谁知道李季阳另有安排,竟然让郑国最后臣服了!
“那是!那是! ”李季阳得意洋洋:“明天召见谁?”
“张平。”羸政道:“他原本是韩国已逝丞相张开地的独子,张家三代单传,如今
他们一家子也来了这里。只是我看不出他哪里有才华,要有也是给韩王的吧?”
李季阳心有才华的不是他,是他儿子!
但是这个不能,他只好感叹道:“若是韩王连一代已逝功臣的儿孙后代都保护不
了,以后谁还效忠他?”
羸政一想:“也是,以后韩国恐怕没人敢给韩王效忠了。”
水渠的模型,被许义大方的留了一半给郑国,正是那段郑国渠;而他的那段许义渠
,被他拿回去好生琢磨了。
实际上他就是想留,郑国也不能全要,因为那可是差不多整个秦国的地貌了。
留在他家万一失窃,或者有个闪失,甚至是流传出去,他就是死都无法赎罪。
郑国回到家里之后,看着模型发了一会呆,在韩国的时候,韩王最怕见到他,因为
每次见到他都是要钱要粮食,然后全都投入到水里去了。
韩国能年年丰收,不是他郑国的功劳,但是水利绝对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就算今
年干旱,水利也同样让韩国有了收成,他郑国对得起韩王每年出的钱粮。
为此他不惜以一己之身对抗整个韩国官场,让治水的钱粮没有被任何人贪污,就这
样韩王还不满意!
要将自己卖了抵债!
郑国默默地流下了浑浊的泪水,而今的秦王,在他们讨论治水的时候,只是听这,
等到最后,他跟许义什么他都答应,甚至连秦安君都,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粮
食给粮食!
两相对比,差距之大!
再想想自己在韩国,也就勉强温饱,能保持住贵族的体面,家里从来没有过年的陈
粮,连钱财都少得可怜,更多的是在韩王拖延补给的时候,自己自掏腰包先垫上的,从
来没有朝韩王要过啊!
而自己现在的家里,粮食满仓,金钱满箱,还有药桶治疗腿疾……。
“老爷,张大人家的管家来了。”老仆这个时候在门外稟告:“想求见您。”
“让他回去吧,告诉张平大人,且看他的选择了,老朽……老朽……唉!”郑国也
不知道要怎么面对昔日的同僚。
张家,张家……。
张平派去管家,是想问一问郑国,到底是怎么个意思?
他们来这里有一多月了,人都安顿好了,吃的喝的用的都是不错的,句不中听的
话,比在韩国还要好。
只是这种好,不能无缘无故,肯定要他们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行。
郑国是个老实的手艺人,张平是知道的,秦国常年干旱少雨缺水,要郑国过来很正
常,但是自己呢?
他擅长的是治国之道,秦国敢用韩国的人来治国?
结果管家回来了,跟他了郑老先生的反应:“的没见到郑国老先生,就在他的
书房门外听了老先生的话……。”
着就学了一遍郑国老先生的话,最后道:“然后的就被送了出来。”
张平沉默了。
管家等了半天,他还有事情要忙,只好声的喊:“老爷?老爷?”
自从太爷去世之后,老爷很少这样发呆了,因为一家子人都指着他呢!
“下去吧。”张平回过神来,摆了摆手:“准备准备,明天我可能要进宫。”
“诺。”管家神情一凛。
而另一头的李斯,本来想再找个时间去见韩非的,但是上头突然下了命令,让他们
这些“吏”们去各个衙门口看着收税粮!
除了他们,还有秦安君的人,在到处收购瘪粒子,甚至用上好的楚米来兑换,一兑
一的价码!
以至于以往能在秦国卖上大价钱的楚米跌价跌得厉害。
因为市场全让秦安君的人给占了!
卖得楚米比楚国当地的还便宜,而且质量更好!
就连他们家吃的楚米,也都是那种质量的,这楚米出自何处,不言而喻。
看来,秦国是真的对自己等人上心了,只是他故国难舍,到底要如何,他还没拿定
主意,偏偏这个时候,他妻子来了。
“要用食了不见您来,特意过来看看。”妻子的气质温婉,长相清秀,话也柔和
“嗯,先用了再。”张平站了起来。
跟着妻子去了用餐的地方,今天吃的是楚米饭,酱炖雁肉,配的鲫鱼豆腐汤。
才吃了两口,张平妻子张王氏就吐了!
“这是怎么了? ”张平立刻就紧张了,如今他就只有妻子陪在身边了。
“没事,没事!”张王氏擦了擦嘴角。
“都这样了还没事? ”张平不高兴的撂下脸子:“去请医者过来看看!”
“请什么医者?”张王氏握着张平的手,一脸羞涩的道:“妾身这是有了。”
“有什么了?有什么也的看大夫啊! ”张平还没拐过来弯儿。
“老爷,夫人这是有了身孕! ”旁边张平的奶母听了出来,惊喜的给已经傻了的张
平道喜:“恭喜老爷,贺喜夫人!”
“恭喜老爷,贺喜夫人! ”其余的下人仆役也立刻就一哄声的开口,这个时候就要
喜庆,就要高兴。
也值得他们高兴,张家人丁稀少,两代都单传了,到了张平这里,刚成亲父亲就去
世了,守孝三年也没个孩子,出孝老爷回来没三天,家里就被围了,然后全家都来了陌
生的秦国。
以后什么情况还不知道,不过有个孩子就不同了,张家终究是能传下去的,这种事
情连下人都明白。
更何况是张平了。
“好、好!好! ”张平激动的脸都红了!
可不是好么!
成亲三年多快四年了,这才有了好消息!
“快,把鲫鱼豆腐汤撤下去,换!换点雉肉来! ”张平的奶母立刻指挥人干活:“
算了,老奴去伙房做一份饭食给夫人!”
奶母当年是逃荒过来的,被张家收留,给大少爷当了奶母,这辈子全指着大少爷过
日子呢。
夫人有了孩子,老太太比谁都高兴!
众人也都动了起来,刚吃了没几口的东西全都撤走,奶母钻进了伙房,让人先给夫
人上了一碗甜豆浆。
看着张王氏喝了半碗进去,张平还急了 : “怎么不全喝了?”
“喝多了一会儿该用不下食了。”张王氏看丈夫紧张的都要失态了,不仅好笑又心
酸:“老爷,坐下吧,这才刚开始,以后好几个月呢。”
“是,是,好几个月呢!”张平坐下后,不错眼的看着夫人。
觉得怀了孕的女人,就是好看!
□作者闲话:
这个是不是张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