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他只会秦篆

A+A-

    军校,在这个时代是一个新的事物,虽然李季阳建立了墨者学院,但是墨者就是一

    群做学问的人,当然,其中也有刺客是墨家出身,但是那样的毕竟是一个学派的学院。

    军校就是专门给军中众人开设的学校!

    王颌老将军第一个找上了李季阳,老爷子一辈子坦坦荡荡,磊磊落落,这次见到李

    季阳却有点别扭的样子:“你那军校……那什么……有人教吗?”

    李季阳差点绝倒!

    “老将军,学校怎么可能没有先生呢?”他开的是需要,怎么可能没有老师?那他

    还开什么学校啊?

    “那什么……给老夫也找个活儿呗? ”老将军挫折手指头:“干点什么都行,哪怕

    看个大门呢!”

    “别! ”李季阳赶紧摆手:“您老怎么能去看大门呢?”

    有他这位老杀神在,谁还敢来上学啊?

    吓都吓死了好么!

    军中人不怕,但是军中的家属们来一趟不容易,看到门口这么一尊煞神……。

    那画面太美,李季阳简直不敢想象!

    老将军蔫儿了 : “看来,老夫只能回去带重孙子玩儿了。”

    他曾孙子都参军了,可不就只能玩一玩曾孙子了么!

    曾孙子也玩不了多久了,因为他大曾孙子都上学堂了……。

    李季阳一看老人的精神都不好了,立刻就道:“您看大门不是屈才了么?您看您的

    威名,全天下谁不知道呢?正所谓‘天下谁人不识君’?您来军校就职,那是军校的荣

    耀,嗯,依子看,您能当个教育主任!”

    这老杀才往那里一站,哪个子敢不听话?

    老头儿不用动手,光是他那一票孙子就能将对方锤成面瓜!

    “教育……主任?”老将军还不知道这是个什么职位。

    “是的,分为教务主任、训育主任、事务主任。您老就是那训育主任! ”李季阳道

    :“就是负责教训那些不听话的学生,带着教导他们的老师也是要听您的训导……那什

    么,我是事务主任。”

    李季阳给自己也安排了个职称。

    “事务主任? ”老头儿今天听的都是新词汇。

    “就是主管各教师的教课任务、目标、进度及计划,学生的学习要求、目标、计划

    及考试等教与学各方面的事务!”李季阳解释了一下。

    老将军一脸恍然大悟,李季阳正高兴老头儿接受新事物还挺快的时候,就听老头儿

    了: “就是杂的呀!”

    李季阳:“……! ”

    “您要是这么的话,您那训育主任可就没了啊!”

    “兔崽子,敢给老夫免职? ”老将军眼睛一瞪:“当心老夫活撕了你这身板子

    !,,

    李季阳哭唧唧:“以后就是同事了,要友爱!”

    第二个找上门来的是蒙骜老将军,老头儿气势不比王颌老将军差多少,就是岁数比

    他了些。

    “老夫听,王颌老将军都是训育主任了? ”老头儿一上来就明了 : “老夫也要

    当个官!”

    李季阳赶紧道:“您看,三个主任,您当个教务主任如何?管老师们和学生们学习

    的,这个您在行啊!”

    “老夫……怎么在行了?”

    “您看您的儿子,蒙武大将军啊!再看看您家那俩孙子,都是将军,您家那孙子

    蒙毅也错不了!”李季阳又开始忽悠:“您这样成功的祖父可不多,当教育主任,正好

    !,,

    “的不错!我蒙氏三代事秦,忠心可鉴! ”蒙骜老将军高兴了: “这个教育主任

    ,老夫当了!”

    李季阳刚松了口气,泾阳君老爷子来了!

    这位年岁更大,身份更高!

    老头儿来了还挺担心:“老朽这么做,会不会让国主多想啊?”

    “大概……不会吧?”李季阳也心翼翼:“您来是?”

    “老朽听你这里开军校,家里好多孙子都想来上学……。”老头儿想了想:“老

    朽也想来……当个老师?”

    “您来哪儿能当老师呢?”李季阳心前头那俩老人渣都特别凶狠,看看人家泾阳

    君,不愧是宗室啊!

    “当不了老师啊? ”泾阳君很失望。

    “您给我们当……客座教授啊! ”李季阳一拍大腿:“而且您这身份正合适!”

    “客座……教授? ”老头儿想了想:“那还不是学校的呀!”

    客座,可不是就是客人么?

    “您这身份,在学校长时间是不行的,但是短时间可以啊! ”李季阳道:“一个月

    来讲一堂课,不用讲别的,就讲一讲已经去世了的那些老将军,例如武安君白起?”

    这活得久也有好处,他什么人没见过?

    “好! ”老头儿想到那些老伙计,就眼泪叭叉儿的:“这个好,还有老朽的哥哥,

    那是在位最长的秦国之主……。”

    李季阳赶紧点头。

    就这样,学校还没影儿呢,光是主任就三个了,还有一个客座教授!

    最后李季阳干脆去请了甘磊、张平他们:“我想啊,开一个军校也是开,不如干脆

    一起开学校吧!”

    “一起开学校?”众人不解了。

    “我那里有学堂,中学堂,和大学堂,大家知道吧?”

    众人点头,这秦安君别的本事没有,有钱是真的,而且舍得花钱,看看给自己治下

    那些人养的,一个个不止溜光水滑,讲究卫生,还很有学问!

    好多孩子长大了都成了国之栋梁,国主跟吕不韦抢地盘的时候,没少用他培养出来

    的人去基层。

    吕不韦再厉害,他是一个人,而那些人只听国主一个人的!

    “我想讲学堂做大! ”李季阳雄心勃勃:“面向大秦,招收学生!”

    众人:“……丨”

    “全大秦的孩子都来上课,还要分男女校,当然,从初中分,学就不必了,一个

    个才多大!”李季阳严格按照后世的标准,分了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个阶段。

    只有初中毕业了,高中的时候就分班了,等到了大学,就可以读专科了!

    众人一头雾水,李季阳解释的口干舌燥。

    最后还是他们回去想了好几天才想明白!

    这是要全民接受教育啊!

    但是问题又来了!

    半大子吃穷老子。

    这个时期,七八岁的孩子就要做家务,十几岁的孩子就当大人用了!

    甚至十六岁就可以参军了,秦人勇猛,几乎是十几岁就能去当兵了。

    按照李季阳的安排,五岁入幼儿班,八岁进学,就算是学三年,十一岁进初中,

    三年十四岁,进高中,十七岁进大学,大学三年毕业,二十岁,举办冠礼,成人!

    那么在这十五年里,谁家能供得起这样一个学生?

    他还不是全部,他还要很多孩子都一个待遇,家里的压力很大呀!

    “不用一直上课,春耕的时候,有春耕假啊!”李季阳早就安排好了 : “每上五曰

    ,放假两日,在家也一样能干活。”

    “学基本上每个村子都有,主要是教导他们认字,中学的时候就要学数术,总不

    能出去不识数吧? ”李季阳侃侃而谈:“高中就看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了,想参军就去军

    校,想学手艺就去技校,想发明就去墨者学院!”

    现代教育的手段就是填鸭式,没办法啊,那个时候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但是现在这个时候,没那么多知识,都是启蒙阶段啊!

    学的就少了,也不用那么拼,而且李季阳也要结合实际来安排。

    他最早安排的学堂,是实验,这么多年下来,早有成效,如今只不过是铺设大了一

    些,学是要每个村子都要有的!

    初中也要每两个村子一个,或者三个村子一个,若是偏远的村子,中学也得每个村

    子一个!

    高中就只能在县城里上了,没办法,这个时候就涉及到分科了。

    大学就省事了,那个时候他们是想干什么干什么了,基本上已经有了人生目标,那

    个时候就不用他操心了。

    “那得需要多少钱啊! ”甘磊惊呼:“当年孟尝君门下三千食客,花费就已经很惊

    人了,你这……你这可是全大秦的孩子们!”

    “我相信,我支撑得住! ”李季阳兴致勃勃:“我还做着买卖呢!赚钱不是问题,

    那些人家要是怕孩子不干活,大不了我给学生们……发……嗯,奖学金!”

    一个学生,一年一个刀币撑死了!

    再给两石粮食,一年四季四匹布料!

    中学生就一年十个刀币!

    加给四石粮食,一年四季八匹布!

    高中生就一年给一金!

    粮食布币不变。

    等到了大学,给十金!

    保证这些孩子玩命的学!

    十金啊!

    相当于这些孩子半个人生的收入了!

    保证家家户户乐不得的将孩子送来上学!

    其实他知道,主要是大家生产力低下,怕种田的时候没人工,到时候粮食产量上不

    来,税粮交不交上先不,饿死怎么办?

    众人都为李季阳的大手笔感到震惊,这得多有钱啊!

    但是想到李季阳为宫里建设的东西,大家也就理解了,恐怕秦安君还真是有钱!

    宫里已经改建的差不多了,建了这么久,拔地而起的那座高塔,他们可是看到了!

    一直等着国主邀请他们去看呢!

    他都这么了,大家也只好点头,而且甘磊提议:“也不能让你一个人花钱,我们

    也都有点积蓄,每个人每年拿出一些粮食和钱财,支持你的学校。”

    “这个也好,成立一个助学基金! ”李季阳也想到了这一点:“而且出资最多的人

    ,必须是国主!”

    众人纷纷点头:“得对!”

    于是羸政在第二天就知道了,自己“被动”赞助了李季阳好多钱和粮食!

    “钱财无所谓,可是这粮食,一旦遇到天灾,可不好啊! ”羸政担心这一点。

    “放心吧,我的师父就要回来了,他回来什么事儿都能解决!”没办法,只好先将

    锅甩给了太白。

    羸政不知道为什么阳对他的师父那么相信,不过既然他没问题,那就没问题吧

    ;

    李季阳开始捣鼓学校,这第一个,当然是学了!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必须找人帮忙!

    找谁呢?

    李季阳瞄上了两个人,韩非和赵估!

    韩非有身份,高官。

    赵估又心细,关键是,他爱书,爱学习!

    好孩子一个!

    跟羸政提了 : “就要他们俩,主要是让他们俩巡视一下所建立的学是不是合格?

    还有就是要派驻学堂的先生,这一点用我那些学堂里的学生们就行。”

    他的学堂里可还有起码上万学生!

    都是熟背秦律,知道加减乘除的人!

    “可以! ”羸政点头。

    李季阳凑过去声告诉他:“这些人,他只会秦篆。”

    羸政:“……! ”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