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嫁不出去就不嫁了

A+A-

    又有一个客人过来了,十分豪气地道:“这些柿子全都给我包起来吧,我都要了。”

    刘若若正怕柿子被沈氏惦记,这人倒是来的正好。

    她答应了一声,动作麻利地将所有的柿子都包了起来。

    “哎哎,这有一个挤坏了的,不能卖了。”沈氏眼尖,瞧见了一个挤坏了的柿子,顿时嚷嚷了起来。一边嚷嚷,还一边要去拿那个柿子。

    刘若若不给她这个会,直接把柿子拿到了一旁她够不到的地方。

    “挤坏了的确实不能卖了,就不算秤了,你要是不嫌弃的话,就送给你当添头了。”刘若若向那卖柿子的人道。

    “哎,好,不嫌弃。”那人笑着回道,不要钱的,当然不嫌弃了。

    沈氏眼瞅着到的柿子飞了,没想到这死丫头连个挤坏了的都不给她吃。她站在一旁,拉着一张驴脸,倘若不是这会儿刘若若已经卖完了所有的柿子,肯定要拿着石头把她赶走。就她这副模样,影响她做生意。

    卖完了柿子,刘若若收拾了东西,打算回家。见她走了,沈氏也跟了上去,啥路上还能有个伴儿。

    然而沈氏却没料到,刘若若并不是走回去,而是坐车回去的。

    这死丫头,有钱了是吧?

    既然她有钱,那这便宜不占白不占,正好她也累了,不想走回去。

    所以,刘若若上了车,沈氏也上了车。

    刘若若看了沈氏一眼,心想:她能有钱坐车?

    但她也没问她,反正那是她的事儿,有钱的话,就尽管做。

    不过,刘若若心中断定,沈氏肯定没钱。就李氏那么抠,怎么可能会给她坐车的钱?

    果不其然,当赶车的人过来收钱的时候,沈氏便厚着脸皮,指着刘若若道:“这是我侄女,我的那份,她帮我一起付了。”

    刘若若闻言冷笑:果然。

    她立即摆出一副惊讶又气愤的样子,像是看傻x一样地看着沈氏:“你谁啊?谁是你侄女?别胡乱攀亲行不行?”

    沈氏没料到刘若若竟然会给她来这一招,顿时急了。

    “哎,你这丫头,咋还六亲不认呢?我可是你亲大娘!”

    刘若若瞪了她一眼,向那车夫道:“大叔,我真的不认识她,她在讹我。”

    “不是,她真是我侄女儿,我真是她亲大娘”沈氏急于辩解。

    但车夫才不管她是不是,反正只要她给不出钱,那就不能让她坐车。

    “没钱就下车,少在这里罗里吧嗦的。”

    沈氏还想辩解,但这车上坐着的其他人都不乐意了。

    “没钱还想坐车,真是想的美。”

    “看人家姑娘年纪,就想讹人家,咋这么不要脸?”

    “就是,赶紧下去吧,我们还等着回家呢。”

    “赶紧走赶紧走,再不走我动了啊!”车夫最后一次警告沈氏。

    沈氏没法子,只能讪讪地下了车。

    她才下车,牛车就走了起来,将沈氏甩在了身后。

    刘若若回头,故意冲她扮了个鬼脸。

    沈氏气得直骂娘。

    刘若若回到家,把钱放好,又和兰兰一起去摘柿子了。

    这会儿正是柿子大量成熟的时候,所以她们每次来,都能摘上不少。

    只是,她们摘柿子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在这两棵柿子树旁边不远处的歪脖树上,有两个孩童一直在那里玩耍。

    姐妹两个回到了家,又忙活了起来。洗柿子,漤柿子,忙的不亦乐乎。

    等到她们做完这些,天也快黑了,刘井田打地里回来了。

    “地里咋样?”刘若若问道。

    “又平出了一些”,刘井田回道,有些愁眉不展,“不过我瞧着,这地力不行,怕是种不出庄稼来。”

    新平出来的地,虽然看上去的确是块地了,但以刘井田多年打庄户的经验,这样的土地,绝对长不好东西。

    “爹,你别担心,只要有地就是好的,就算种不了好庄稼,咱种孬的还不行?”刘若若劝他道。

    刘井田点点头,觉的也是这个理儿。

    好的庄稼能养活人,孬的同样也能养活人。

    不卖柿子的时候,刘若若就下地,和刘井田一起平地。

    她春天开出来的那八分地,收完蜀黍之后就一直没再耕种。别人家蜀黍收了以后,都种上了能越冬的冬麦,但刘若若并没种。

    这块地的地力不行,能长出这么多的蜀黍已经是难为了,冬麦又是吃肥的,就算她种上了,肯定也长不好,只能是白瞎了种子。

    像这种情况,只能先撂荒一年,养养地,等到明年开了春,她打算种大豆。

    大豆不但不吃肥,反而还能养地。

    她估摸着,她和刘井田两人上紧着点儿干,在过年之前,就能把这一片山头全都给平出来。

    将来要用到的肥她已经堆上了,等到明年开春,早就能沤好了。

    两日后,刘若若没去卖柿子,也没去地里平地,而是让刘井田帮着她把沤好的肥拉到了后山刚刚开荒出来的地里。

    卖果子的钱几乎全都用来雇人开地和买肥了,现在已所剩无几,她寻思着撒肥也不是啥重活,又容易干,就和刘井田两个人过来做了。

    撒完肥回家,周氏已经做好了午饭。

    刘若若整日出去劳作,周氏少不得心疼。

    “你你,姑娘家家的,在家里待着多好?干啥非得出去做农活?”

    “你瞅瞅旁人家,谁家的姑娘媳妇不是在家里的?地里的活儿那是给爷们干的。听娘的,以后别去了,让你爹去干就行了。”

    周氏絮絮叨叨,了不少。

    然而刘若若却笑着回道:“娘,我喜欢做这些,你要是让我在家里烧火做饭、洗衣缝补,那我可做不来。”

    和那些事相比,她还是喜欢做农事,和土地打交道。

    谁让她从上辈子开始就喜欢这个?明明家境十分优越,父母都想让她能学学金融方面的专业,将来也能继承家业,但她偏不,报了农林专业,整日跟土地作物打交道,而且还做的专注又开心。

    周氏听她这话,不禁叹了口气:“真是不动你。”

    “你天天在外面风吹日晒的,晒黑了仔细嫁不出去。”

    刘若若一笑,开玩笑似的:“嫁不出去,那我就不嫁了呗。”

    周氏立时斥责:“少胡八道。”

    刘若若撇撇嘴,果然,天底下的母亲都担心自己的女儿嫁不出去。既然如此,那女儿出嫁的时候,咋还又不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