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这姑娘行不行

A+A-

    刘若若在村口坐了牛车,往城里的方向去了。但她并没有进城,而是在城郊就下了车。

    她还记得上回进城的时候,在行市里见过有人在卖地,当时因为要价太高没能卖出去,不知道现在卖出去了没有。

    这段日子,她家卖葡萄和卖酱菜,也算是攒下了一点钱,虽然不多,但买上几亩地应该够了。

    刘若若站在地头,将这片土地仔细观察了一番。地是好地,绝对的良田,不管种什么都能丰收。而且,位置也好,离着城里近,方便去城里买东西。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地价也贵的吓人。

    她打听到了这块地的主人的住处,便过去了,与他商议要买下这块地。

    “一共有三亩,要是都买的话,一共二十两银子,一亩一亩的买也行,一亩地七两银子。”主人道,上下打量着刘若若。

    他没想到,来向他买地的,竟然是个姑娘。这姑娘行不行?能不能做得了主?

    刘若若并没有立即回答他的话,而是先笑了起来。

    她眼含笑意,看着他道:“大叔,你这地卖的,着实贵了一些。”

    普通的良田,顶多五六两银子一亩,他这足足比别人贵出了一两银子,难怪卖不出去。

    听她这话,那人有些着恼:“你这姑娘,识不识得田地?我这可是上等的良田!”

    他祖上留下了不少土地,可传到他这一代,已经所剩不多了。他自己又不是块种田的料,所以就打算把这些地卖掉,换成现钱。既然要卖,他又不愿贱卖了,这才要了高价。

    “我知道”,刘若若回道,神色温和。她这些年来一直与土地打交道,哪会不识得良田?

    “大叔,我是真心想买你的地的,你看,能不能给便宜点儿?”刘若若与他商议。

    “不行不行,这就是最低价了。”那人立即回道,一副不可商议的语气。

    刘若若又与他讨价还价一番,可他还是不肯做出丝毫让步。如此看来,这个价格,是不能再便宜的了。

    刘若若没再商议价格的事,而是换了个话题:“大叔,你那地里种的都是花生,长大蚜虫了吧?”

    听闻此言,那人顿时紧张了起来:“你咋知道?”

    大蚜虫长在地底下,这姑娘咋知道的?难不成,拔他花生了?

    刘若若明白了他心中的怀疑,立即否认:“不是不是,我没拔你家花生,就是瞧着叶子不大对。”

    那人这才放了心,又在心中暗暗想,这姑娘还真有两下子,不是那种啥都不懂的丫头片子,竟然只看叶子就能知道花生招了大蚜虫。

    “招了大蚜虫,这可不好办”,刘若若接着刚才的话继续,“地底下还不知道被糟蹋成了啥样呢。”

    到这事儿,那人也叹了口气。

    “这能有啥办法?都是靠天吃饭的。”

    也是因为他知道今年收成好不了,所以在土地的价格上,才不肯相让,能赚回一点是一点。

    刘若若像是和他在闲话家常一样,道:“这要是放在往年,这三亩地的花生,至少能卖上个七八两银子吧。”

    那人点头,对她这话表示认可。

    但今年是没啥指望了,能卖上个五两银子就谢天谢地了。

    刘若若也是这么想的,微微一笑,又向他道:“大叔,要不你这三亩地,连带着地里种的花生一起,全都卖给我吧。”

    这人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她是什么意思,怔怔地看着她。这姑娘莫不是缺心眼儿?明知道今年没啥收成,还要买下地里的东西?

    “我出价二十三两银子,全都卖给我咋样?”刘若若又道。

    那人在心里细细地盘算了起来,单单土地就能卖上二十两,那地里的这些花生,就只值三两银子?

    他估计,今年的收成,大约会在三两到五两之间,要是按照三两银子的价钱卖出去了,那他亏了咋办?

    “不行不行,这也太低了,我这好歹也是三亩地的花生呢。”他摇头回绝。

    刘若若不骄不躁,又向他:“那除去雇人起花生的钱呢?”

    那人顿时语塞,不回话了。

    他又不可能亲自下地去干活,还不是得雇人?光是雇人的钱,就得一两银子。也就是,他这三亩地的花生,净利润在二两到四两之间。

    三两银子,倒的确是个实在的价格。

    刘若若见他松动了几分,抓住时,接着道:“大叔,我是真心想买下这块地的,三两银子买下这些花生,我也是担着风险的。依我看,你这花生病的不轻,能收上多少东西,还当真不好。”

    那人没有回话,仍在皱眉沉思,面上一副十分为难的样子。

    刘若若也不再话,静静等待着他的回复。

    良久,他才狠了狠心,道:“行吧,二十三两银子,一点都不能少。”

    就算在花生上赔点钱,在土地上也赚回来了。何况,万一今年的收成确实很差呢?他不就赚了?

    “好,成交。”刘若若痛快地答应了下来。

    然而,她忽而又道:“大叔,我现在没那么多银子。”

    “啥?”那人立时瞪眼看向她。

    没钱?没钱来买啥地?还啰嗦那么多,耍他玩?

    刘若若忙解释:“我现在的确拿不出这么多钱,二十三两银子呢,不是个数目。”

    她现在是有些积蓄,但也没有二十多两。

    “我先给你十两,你也不用急着给我地契,咱们先写一份契约,等我啥时候把钱给足了,你再把地契给我。大叔,你看这样可行不?”刘若若笑着与他商量。

    那人自然不大乐意,迟疑着没有回话。

    “大叔,我瞧着你这地也卖了许久了,反正也卖不出去。”她又声道。

    “谁我卖不出去的?”那人又恼了,大着嗓门喝道。

    但他声音大归大,这话的却明显没多少底气。

    这姑娘的一点都没错,这三亩地,的确是许久了都没有卖出去。

    “大叔,你要是觉的行的话,我明儿就把钱给你送来。”刘若若接着。

    那人沉默了片刻,不情不愿地答应了下来:“十两银子,一个子儿都不能少。”

    “那是自然!”刘若若信誓旦旦。

    她从来都是个诚实的人,从不弄虚作假。

    买地这事儿,就算是定下了。刘若若在路口拦了辆牛车,坐着车回家去了。

    此时还不到晌午,这事儿办的倒是利索。

    刘若若在村口下了车,往自家的方向走去。才刚刚走到巷子口,就瞧见烟囱上飘着袅袅的炊烟。走到门口,又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饭菜香味。伴随着这香味,还有热闹的话声。

    刘若若不禁心想:家里来人了?

    她快步走到门口,推开门进了去。

    跨过门槛,她一抬头,竟然看见了一个陌生的男人,正在她家井边打水。与此同时,那陌生的男人也往她这边看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