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突如其来的变故
梁氏和赵福生走后,周氏问刘若若:“你买那三亩地,当真花了二十多两银子?”
刘若若点了点头。
周氏却叹了口气:“贵上天了你也买!”
她这闺女,是能挣钱,但也是个败家子儿。
“娘,那三亩良田离着城里近,往后不管种啥都好卖,你就擎好吧。再了,二十三两银子,可是连着地上长着的三亩花生一并买下来的。”刘若若解释。
“还带着花生?”周氏诧异,即便还是觉的肉疼,却也好受了不少。
“唉”,她又叹了口气,“还差十三两银子,啥时候能还的清?”
刘若若笑着回道:“很快。”
“我这里还有几两,要不你先拿去。”周氏又道。
刘若若却摇头。
周氏那里的银子,全都是她平日里给她的家用钱,本就没有多少。是她会过日子,这才省出了一些。
挣这些钱,不就是为了让一家人吃好穿好?所以,家用钱不能短了。
刘若若心中自有盘算,葡萄还能再卖上一些时日,再加上卖酱菜的钱,应该用不了多久就攒出来了。
这日傍晚,李氏又来了,为的自然还是刘春萍的亲事。
周氏就按照刘若若想的,把那些辞给她听。
“自从他爹娘没了以后,他就到处给人干活,到现在也攒下了些银钱。他事先不知道这么快就能上媳妇,所以把钱都拿去买了地,现在头上也没闲钱了。”
一听没钱,李氏那张脸顿时拉了下来,阴云密布。
没钱?断然不行!
周氏没管她是啥表情,接着道:“人家也不愿意委屈了春萍,就了,愿意拿那地抵了彩礼。”
“那可是三亩良田啊,咋不能值个一二十两银子?还离着城里近,不定以后还得更贵哩!”
李氏不为所动,还是想要钱。在她看来,只有沉甸甸的银子拿到里,才最能让人踏实。
“娘,你想啊,这三亩良田拿在里,想种啥不行?种啥长啥,年年都能有好收成,年年都能收个十两八两的,多好啊!”周氏继而又道。
经她这么一,李氏再一想,的确也是这么回事。反正下地干活也不用她,她就坐等着吃现成的就是了。关键是,有这三亩良田,年年都能进钱。实在不行的话,卖出去也能卖不少钱。拿一个没用的赔钱货闺女换这一块地,很值。
周氏就知道她眼里只有钱,压根不会去想春萍嫁的那个人是好是坏,所以,她也没提,反正提了李氏也不会听,只她自己心里明白就好。
“那你让他赶紧的把地契过给我。”李氏命令道。
周氏见她答应了,心里也放松了不少。
“行,我去和他。只要地契一下来,我就让他送来。”
周氏完这话,忽然话锋一转:“不过,我听我兄弟媳妇,还有一家给他亲的,万一他再答应了别家咋办?”
一听这话,李氏面上也现出了几分慌乱。
沉静片刻,周氏又道:“要我啊,不如就趁早,先过了大茶礼,把这亲事定下来算了。”
“那大茶礼的时候,一定得把地契给我送来。”李氏道。
周氏点头回应:“应该没啥问题。”
妥了这事儿,李氏喜滋滋地走了。
她才一走,周氏立即变了脸色,少不得又将她冷嘲热讽上一通。
刘若若在写方子配药,打算明日去一趟城里,把药买齐,灌到花生地里。那三亩花生确实招了大蚜虫,要是在花生刚开始结果的时候就灌药,并不会影响收成。然而都到现在了,再灌药的话,效果肯定不怎么好。
不过灌了药,总比不灌的好,能挽救多少是多少。
刘春萍的事儿倒是办的快,三日后,赵福生便来过茶礼了。一应礼数周到,送来的东西也大方,让村里人顿时对他有了好感。
谁都没想到,春萍这个老姑娘,到头来竟然嫁了个好人。长相不孬,性情也好,肯定也是个有钱的,要不然,也不可能让李氏那个老财迷点头答应。
然而,刘春萍的茶礼过后没几天,这件事的热度还没散,又一件事儿发生了。
刘若若正在葡萄园里采摘葡萄,忽然就见刘兰兰跑了过来,慌慌张张地道:“姐,不好了,姑出事了!”
刘若若心一颤,立即问道:“咋了?出啥事了?”
“姑,姑她,上吊了!”刘兰兰着这话,急的眼泪都要出来了。
刘若若完全愣住了,姑上吊了?这怎么可能!
她哪里还待着住?撒腿跑出了葡萄园。
她去了老宅,见门口已经围了不少人。此刻,刘春萍正躺在床上,昏迷不醒。
她是午饭以后回自己屋里上的吊,幸亏沈氏到她房里找针线发现了,将她救了下来。要不然,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李氏为了那三亩良田的彩礼,给她请了大夫。
然而,那大夫却,刘春萍的情况不容乐观,能不能醒来,当真不好。
一时间,村人议论纷纷,都道刘春萍命苦,好不容易要出嫁了,好不容易有了盼头了,却忽然发生了这种事。
不过,她好端端的,咋就忽然上了吊?听吃饭的时候还好好的,到底是咋了?
刘若若也很想知道,姑身上,到底发生了啥事?
是谁给她委屈了?
但也不应该啊,这些年来,她受的委屈还少?要是忍不住的话,早就忍不住了,断然不会在苦日子即将到头的时候选择轻生。
刘若若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在一旁焦急地等待着,等着她醒来,问问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然而,刘春萍这一昏迷,就是一天一夜。等她睁开眼睛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傍晚了。
更糟糕的是,她醒来以后,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不言不语,痴痴傻傻的,还经常会傻乎乎地笑。
至于先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为何要上吊轻生,谁都不知道。
人人都她是撞了邪,这才会好端端地去上吊,又她这是被邪祟夺去了心智。反正一时间,村里传的风风雨雨,啥的都有。
对此最伤心的,莫过于刘若若一家。他们从来都是把刘春萍当成自家人,这一出事,如何能不难过?
大夫倒是给治了两天,但一点用处都没有,她还是痴痴傻傻的。见她始终不见好,李氏彻底死了心,不再请大夫给她医治了。
这死丫头就是个赔钱货,本指望着她能挣三亩良田的,这下可好,谁还愿意娶她?良田没了,她还搭上了不少钱给她请大夫看病。
李氏越想越气,少不得将这通怨气全都发在了刘春萍的身上,整日对她不是打就是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