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想她了吧

A+A-

    “啊?”刘若若诧异,宋远白亲自送来的?他以前不是都不好意思来的吗?

    “那他啥了?”刘若若又问。

    周氏笑言:“他那么闷的一个人,还能啥?见你不在家,更没的了。”

    刘若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他亲自来送兔子,是不是因为想她了?是想来见她的吧?只是可惜了,她碰巧没在家。

    刘若若心里暗暗想着这些,偷偷地笑。

    周氏见她这样,也笑着叹了口气。

    果然啊,女孩儿长大了,心就留不住了。

    “娘,今晚炖兔子吗?我来帮你。”刘若若着话,便要插。

    周氏却如临大敌,赶忙制止了她。上回她差点烧了灶房的阴影,还留在她心里没过去呢。

    刘若若被她撵到了屋里,无所事事,便逗起了牙牙学语的豆豆。

    次日一早,刘若若又坐着牛车进了城。这回,她带上了银子,万一买铺子的事就谈成了呢?

    她又去了赵掌柜的家里,老两口竟像是特意在等着她的到来一样,热络地将她迎了进去,还拿来馃子让她吃。

    他们如此热情,弄的刘若若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明明是她有求于他们,可眼下这情形,咋就像是完全反转了一样?

    “快吃啊,吃馃子。”老妇人抓起一把香香脆脆的馃子,塞到了刘若若的里。

    刘若若尴尬地笑了笑,吃了两口,实在是不明白他们为何这般。

    要他们是热情好客,那未免也热情过头了吧。

    她现在最为关心,还是铺子的事儿。

    刘若若正吃着馃子,赵掌柜便开口了:“我昨儿过去清点了一下,五十两银子,可以把铺子给你。”

    刘若若一愣。

    虽然她料想到了这个结果,但还是觉的惊讶。毕竟,那铺面的地段摆在那里,五十两银子出,实在是赚不着什么钱。

    “带着所有东西?”刘若若心里质疑,问道。

    赵掌柜却点了点头。

    带着所有的东西,那便是毫无赚头了。

    “我们都商量好了,难得瞧着你喜欢,所以只想卖给你。”老妇人笑向她道。

    刘若若也笑了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那她可赚大了。

    “银子吧,多多少少的都无所谓,难得的是碰到个合适的人。”老妇人接着又道。

    刘若若点点头:“我的确真心想把饭庄开好。”

    “那就得了!”老妇人哈哈一笑,“不过,要是哪天我们老两口没饭吃了,姑娘可得管我们两顿。”

    刘若若笑着应和:“那是自然的。”

    这对老夫妻让了这么大的利给她,他们对她好,她自然也会知恩图报。

    “姑娘啊,我倒是还有一个要求。”赵掌柜道。

    “掌柜的请。”

    “饭庄里的伙计和厨子,都是跟了我好些年的,我这饭庄要是不开了,他们也无处去。所以啊,你瞧着,能不能继续用他们?”赵掌柜与她商量。

    “可以啊”,刘若若一口答应了下来。

    反正不用他们,也是要重新雇人的,雇谁都一样,还不如用这些做顺了的。如此,还能让赵掌柜省下遣散费。他为她着想,她便也会为他着想。

    “那行,房契和地契我都准备好了。”赵掌柜着这话,将房契和地契拿了出来,满满的诚意。

    刘若若迟疑了一下,道:“要不,我写一份契约,我们双方都签上字画上押吧。”

    写一份契约,把约定好的事情都写进去,这样对双方都是一种保护。

    赵掌柜一怔,但随即就答应了下来。

    以往买卖铺面,从来都是谁拿到了房契和地契算谁的,契约这回事,虽然有,但大多没人会去写。

    这姑娘,倒是个谨慎的。

    他让老妇人找来了笔墨等物,刘若若便提笔写了两份契约,双方都在上面签字画押,一人保管一份。

    如此,买铺子的事,便算是成了。

    老妇人端详着上拿着的那份契约,道:“这字儿写的真好,跟你这人一样好看。”

    被她如此夸奖,刘若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赵掌柜却笑道:“你又不识字,还能看出个好赖?”

    老妇人嗔怪地瞪他一眼,回道:“我不认识字也能看出来,这字儿写的就是好,比你写的强多了。”

    赵掌柜哈哈一笑,不与她争辩。

    的也是,他会写字,但并不如这姑娘写的好。

    刘若若神色略有些尴尬,她以前的确练过软笔书法,但她很有自知之明,她的字,只能写的还行,并没有多好,勉强能看罢了。

    定下契约,给了银子,刘若若本打算告辞的,但赵掌柜夫妻两个非要留她在家里吃饭。刘若若推辞不过,只能答应了下来。

    饭菜做的十分丰盛,像是在招待一位多么重要的客人一样,弄的刘若若越发不好意思了,她算什么客人?

    “你爹娘多大了?”老妇人似是对她家的事很感兴趣,一边往她面前的碗里夹菜,一边问。

    刘若若回答了她,又听她:“你家三个姑娘,可真好。”

    刘若若笑而不语,但内心深处,对她的好感倍增。人人都想要男孩儿,但她却姑娘多了好,可见并不是那种重男轻女的人。

    “可有亲事了?”老妇人又问。

    刘若若大大方方地点了点头,觉的定亲的事,并没有什么可隐瞒的。

    “我真想瞧瞧,得是啥样的人,才能娶上你这么好的姑娘。”老妇人回道。

    一直被这样夸赞,刘若若不禁在心中怀疑,她真的有这么好?

    “你你还有个妹妹和你差不多年纪?”老妇人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嗯,比我三岁,今年十四了。”

    “定下亲事了吗?”

    “还没呢”,刘若若摇摇头,“她还,这事儿倒是不急。”

    老妇人笑着点头:“这么好的姑娘,当爹娘的肯定不舍得早早把闺女嫁出去。”

    “我妹妹确实很好。”刘若若顺着她的话,也将妹妹夸赞了一句。

    在她眼里,兰兰就是很好,温柔善良,懂事勤劳,是个标准的好姑娘。

    午饭过后,赵掌柜夫妻两个又和她了会儿家常,直到半下午的时候,这才放她走了。

    夫妻两个将她送到了门口,看着她走没了影,这才又进了门。

    “这大姑娘和二姑娘长得倒是一点都不像。”老妇人一边走,一边道。

    “可能是一个随爹,一个随娘。”赵掌柜回道。

    老妇人点点头,又道:“反正不管咋,都是好姑娘,心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