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鹰犬(十二)

A+A-

    崔光召看着顾知昘,温言道:“我们找个会同她讲清楚真相,想来她也不会再继续为贼人做事,你们姐妹一定能够相认的。”

    “对,对,”顾知昘怔怔点头,“找个会,不能仓促!这么看来,今次有锦衣卫搅局倒是好事了。”

    正是这个意思。崔光召心下附和,思及方才剑拔弩张,只觉顾绥退让,林大人由锦衣卫带走,相较而言,也算是当下最佳的情况了。虽廖开更为难缠,但也好过亲人之间再动刀兵。

    崔光召快速顺了顺待会儿要做的事情,转向徐文蓁,抱了抱拳,“徐姑娘,变故突生,我同昘儿还有要事,这便要先告辞了。”

    徐文蓁从二人几句话中,已是瞧出了端倪,心下猜到几分。不过,此刻,她也只能吐出一句,“如此,你们多保重。”

    道别之后,三人分作两拨,各自散去。

    ==========

    一边,崔光召同顾知昘运起轻功,循着锦衣卫离开的方向追去。

    “俞大哥的人随时待命,之前厂卫登门,我们赶去前院的时候,我已经传音使人送去消息。这会儿应当安排妥当了,一路都会有接应。赶巧今夜徐姑娘来了,撞到了一起,我们先前不好露了痕迹。”

    “凭文蓁聪慧,她估计已经有数了。只是她是徐阁老的女儿,她心中有她的计较。我们同她是私交,不好将徐家牵扯进来,大家都只做不知就是了。”

    “徐姑娘是个好人,值得相交。我们同原朝之间的仇怨,我也不想让她沾上干系。

    内阁的位子不好做,尤其是首辅。上有皇帝施压,下有厂卫盯着,朝堂地方这么多事情,方方面面都要周全妥帖。可不好对上原朝,平白添一宗麻烦。”

    “唉,”崔光召顿了顿,叹了口气。

    这一出神,真气为之一滞。崔光召立马足尖一点,内息瞬间接上运转。身形未变,脚下未停,倒也不曾被身边人发现。

    向侧边督了一眼,犹豫一二,还是继续开了口,“所以,昘儿,你妹妹的事情,你其实可以找俞大哥的。俞大哥虽只是江湖中人,可他极为厉害,同朝中也很有些关系。他经营下的俞家堡实力不凡,打探消息还是不在话下的。”

    顾知昘闻言,眉头悄然蹙起,只是想到崔光召在旁,又顷刻松开,“我自个儿的私事,还是算了吧。我原先也没想劳动文蓁,可当初神色没瞒住,被她套了出来,一转眼就帮我给办好了。”

    “不对,我觉得不是这样。昘儿你是不是对俞大哥有什么误会?你信得过徐姑娘,信不过俞大哥。”

    “哪能啊,俞家堡同宗门交情匪浅,连宗主对俞少堡主都是礼遇有加。”

    “也不止是这样。我初入江湖便同俞大哥相识,我二人出生入死不止一回,俞大哥的为人品性是绝对值得信赖的。”

    “是了是了,我知道了。我只是直觉不想告诉他而已,这是女人的直觉,崔大哥你就不要管了。”

    “”

    顾知昘才不会告诉崔光召,她就是信得过徐文蓁,信不过俞盛。理由确实是女人的直觉。

    文蓁几回同俞盛碰上,虽几乎都是匆匆擦肩,可顾知昘还是敏锐感觉到徐文蓁隐隐的怪异。文蓁警惕俞盛,是警惕一个敌人的那种警惕,顾知昘不免多想。

    二人闲话几句,不过一会儿工夫,就见着了目标。

    崔光召扫了眼地形,看准位置,调动起周身先天真气。他施展敛息术,揽过顾知昘,嗖的一下,从上头穿过两条街道,落在一处拐角,掩在其后。

    正是那一行锦衣卫即将到达的地方,此时,已有几名黑衣人等候在侧。

    远远一瞧,崔光召便已经认出是俞盛的人。止住几人行礼,崔光召传音道,“待会儿我动缠住廖开,昘儿你便同几位兄弟趁带林大人走。”

    ----------

    另一边,徐文蓁几个起落,回到了家中。

    她回顾今夜的见闻,脑中最先浮现出来的,竟是那位顾大人、嗯,讲道理的样子。想起崔光召语带讶然,磕磕巴巴地她“还挺讲道理的啊,确实不像东厂的人”,唇边忍不住溢出笑意。

    关于厂卫,崔光召见多了嚣张跋扈直接开打,见多了指鹿为马强词构陷,这般有理有据有礼有度的,只怕还是头一回见着吧。当然,这也是徐文蓁第一回见,真是惊奇。

    然而,令徐文蓁更为惊奇的,是对方这一举动本身还极为漂亮。

    ——以退为进,请君入瓮。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寥寥数语,却是环环相扣,且顺势推进,半点痕迹也不见。

    这人若不是知道她出身东厂,她一句是身负功名的官员士人,估计也无人不信。这段数,让那些个纵横朝堂唇枪舌剑惯了的老油子瞧瞧,只怕也要叹一声后生可畏了。

    可是,顾绥她为何会有这般举动呢?正是知道她出身东厂,知道她以往战绩,才觉违和。

    面对路数差不多的锦衣卫,言语交锋并不会管用,她不至于异想天开到能一言以退敌。而观她昔日行事,也不像是会轻易服软退却的。

    那她的行为要怎么解释?就凭她几句话显露出的才智,徐文蓁便不信这只是巧合。

    再想到她最后得了那一句有圣意在身,莫不是为了好向原朝交代?若是这般,倒也解释得通。若是这般,她搬出皇帝,必是明了皇帝忌惮,看出其间锋,以此来戳原朝,那可谓是才智、变、眼色、决断皆备了。再者,她若是会出自保,那就未必是原朝死忠,日后同昘姐姐见了面,知晓了身世,或许也能少一层为难。

    只是,徐文蓁眉头皱起,还是隐约感觉哪里怪怪的。不,是围绕着林秉章的这整件事情都很奇怪。

    徐文蓁定定神,想着此间天色已晚,便按捺下来,准备待到明日再去寻父亲解惑。

    这一夜,绸缪思量,各自落子,多少看得见看不见的刀光剑影。几人疑惑莫名,几人高卧好眠,又有几人气急败坏,几人暗自得意。

    ==========

    第二日,又是一个好天气。

    程知照旧睡了个饱。起床,更衣,洗漱,出门。趿着步子,拉开房门,却是见到一个侍从打扮的人从外间匆匆而来。略眼生,身上的服饰佩饰却昭示了品阶。

    这是,程知眯了眯眼,来的好快啊。

    “卑职见过顾大人!”那人步快走,一会儿便到了程知跟前,“您起了?这可太好不过。快到午时,督主请您过去一同用膳。”

    是了,以往见的少,这是原朝身边的人,整个东厂也只有督主跟前的随扈才有品阶。

    “大人,督主相召,原管事先前来了一回,只督主有命,若您还歇着就不必叫醒您。”开口的是拨给顾绥服侍的人,缀在那位原管事后头半步进了院子。

    平日里,顾绥回自己的宅子,是不需要这些人跟着的。可昨个夜里,程知歇在了东厂。

    昨晚一完事,程知第一时间回了东厂来向原朝回禀。只是,并没有得到接见,隔着房门几句话被打发走了。程知这便没走,只往不远处顾绥院子里去,随时等待再召见。

    只是,这到饭点了?程知看了看日头,有些呆。正了正衣帽,便赶紧随来人走了。

    作者有话要:

    崔光召蒙圈:女人的直觉,这种题怎么答?

    程知鄙视:这是送分题,当然是选择相信她啊!

    程同学也算是无意间在媳妇面前装逼了一回。下一章,陪义父吃饭。